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放眼世界 >
肯尼迪上任前与死神近在咫尺 凶手想给美国上一课--中国年鉴网
当选总统[ZongTong]离死神近在咫尺
1960年12月16日,美联社的一篇报道写道:“一位满脸皱纹的退休邮政员说,他不喜欢肯尼迪[KenNiDi]当选总统[ZongTong]的方式。他因计划刺杀当选总统[ZongTong]而被收监。今年73岁的理查德·帕夫里克计划把自己当成人体炸弹,与肯尼迪[KenNiDi]同归于尽。”
这是怎么回事呢?美国特工处的一位高级官员后来透露了内情:1960年12月11日,即被捕前4天,帕夫里克开着车靠近肯尼迪[KenNiDi]在棕榈滩的住处。车上的炸药足以炸毁一座小山,他的计划是等肯尼迪[KenNiDi]的豪华轿车离开官邸时引爆炸弹,与总统[ZongTong]同归于尽。当时没有人意识到,肯尼迪[KenNiDi]离死神近在咫尺。
俄亥俄州的《力刃报》绘声绘色地讲述了整个经过:那天是星期天,阳光灿烂,帕夫里克开着自己的别克车驶近棕榈滩的那个地中海式官邸,他那布满老年斑的右手握着引爆器。他的目标一美国当选总统[ZongTong]肯尼迪[KenNiDi]正在为礼拜做准备。帕夫里克就停在离那个小楼不远处,等着肯尼迪[KenNiDi]出来。
大门开了,肯尼迪[KenNiDi]出现了,但帕夫里克的手指却松开了。是什么救了这个未来总统[ZongTong]的性命?不是安全人员的干预,也不是爆炸装置失灵,而是帕夫里克突然良心发现。他并不是对肯尼迪[KenNiDi]怀有慈悲之心,而是不想伤害肯尼迪[KenNiDi]夫人和两个孩子,因为肯尼迪[KenNiDi]是和妻子孩子一起出来的。
机会转瞬即逝。帕夫里克后来没有放弃刺杀计划,只是,他再也没有机会了。
“我想给美国上一课:总统[ZongTong]是非卖品”
帕夫里克脾气暴躁,是个孤独的人,没有家人陪伴其生活。从邮局退休后,他无所事事,经常参与公众聚会。看到美国国旗没摆好他会大吼大叫,他经常抱怨政府,也经常诅咒天主教和肯尼迪[KenNiDi]家族的财富。据政府官员讲,当肯尼迪[KenNiDi]击败尼克松当选总统[ZongTong]后,帕夫里克更加愤世嫉俗了。对他而言,肯尼迪[KenNiDi]代表了两种邪恶:一,肯尼迪[KenNiDi]是个天主教徒;二,肯尼迪[KenNiDi]获胜得益于他父亲的影响力和金钱。所以,他要“除恶”。就这样,某一天,帕夫里克突然开着一辆别克车消失了。
合该帕夫里克倒霉。在他的家乡,有一个名叫托马斯·墨菲的邮局局长。这位局长经常听到帕夫里克对肯尼迪[KenNiDi]的指责,在帕夫里克失踪后,仍收到他发到邮局的明信片,告诉人们很快就会从他那里听到“大事”。墨菲是个有心人,他发现,只要肯尼迪[KenNiDi]出现在某个城市,明信片上的邮戳就是那个城市的,而且时间也在同一天。比如肯尼迪[KenNiDi]在圣路易斯演讲,有人就会收到帕夫里克从那里发出的明信片。敏感的墨菲立即把情况通报给当地警察局,后者又跟美国特工处取得联系。1960年12月15日,正坐在一辆装满甘油炸药包汽车里的帕夫里克在棕榈滩被捕。
帕夫里克被捕后,《时代》周刊这样写道:“上个月的一天,理查德·帕夫里克决定做一些值得载入史册的事情:他打定主意刺杀当选总统[ZongTong]。他拿了10包炸药、一些雷管和导火线制造炸弹。之后,他就开始跟踪肯尼迪[KenNiDi]。他先是对马萨诸塞州的肯尼迪[KenNiDi]庄园踩点,然后侦察了肯尼迪[KenNiDi]在乔治敦的住所,最后一路向南追踪到棕榈滩。帕夫里克说:“肯尼迪[KenNiDi]用钱买进了白宫。我想给美国上一课:总统[ZongTong]是非卖品。”事实上,在实施计划前,帕夫里克给美国人民留下了自杀遗言:“希望我的行动能够带来一个更好的国家。”
假如肯尼迪[KenNiDi]上任前被杀……
由于12月15日那天帕夫里克没能接近肯尼迪[KenNiDi],所以他被捕一事没有引起关注,而且,他被捕的消息跟一场可怕的空难“撞”在了一起—两架商业飞机在纽约市上空相撞,造成134人死亡。这一灾难成为各媒体报道的头条新闻,帕夫里克被捕的消息几乎被掩盖了。
据说,帕夫里克在跟踪肯尼迪[KenNiDi]期间,一度离目标只有10至20英尺。他对肯尼迪[KenNiDi]的官邸拍过照,观察过警卫人员的动向。就在12月11日之后的那几天,他还去肯尼迪[KenNiDi]做礼拜的那个圣爱德华教堂“考察”过。后来有人向肯尼迪[KenNiDi]简要汇报了帕夫里克被捕的事,但肯尼迪[KenNiDi]一点都没有在意,没有后怕的表情,似乎有点茫然。
被捕后,帕夫里克一直没闲着,他不停地给国会、最高法院、报刊等写信,要求重获自由。据他自己讲,他寄了1万多封信,花费了1.2万美元。最终,他于1966年获释。回到原先居住的城镇后,帕夫里克把一腔怒火转向了墨菲。他跟踪墨菲的家人,坐在车里盯着墨菲的住房。当然,他并没有做出违法的事,但这种举动也足够令人胆寒了。
多年以后,一位叫罗宾·厄尔布的记者在《刀刃报》上发表文章说:“假如帕夫里克成功了,奥斯瓦尔德的暗杀行动以及他被杰克·鲁比谋杀的事件就永远不会发生。假如肯尼迪[KenNiDi]被杀,那么林登·约翰逊就会在1961年1月宣誓就任总统[ZongTong],那么他又会如何处理美国参与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或者美国南方的民权运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