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放眼世界 >
日本偷袭珍珠港是罗斯福向美国人施的苦肉计?--中国年鉴
自从1814年美英战争结束后,独特的地理环境因素使得美国[MeiGuo]享有天然的安全。这种安全感使得美国[MeiGuo]人可以舒服地躺在孤立主义的温床上享受繁荣与优越。然而,到了20世纪30年代,这个温床受到了纳粹德国的挑战。作为美国[MeiGuo]的最高决策者,为了应对这个挑战,摆脱传统孤立主义的束缚,参与反法西斯战争,罗斯福[LuoSiFu]的狐狸性格表现得是那样突出与优秀。他精心设计了一个陷阱,等待着猎物掉进来。
1932年,罗斯福[LuoSiFu]以“新政”演说竞选成功,成为美国[MeiGuo]第32任总统。他推行的新政受到美国[MeiGuo]民众的广泛支持,使其得以连任。然而,在其第二任期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受国内孤立主义的影响,美国[MeiGuo]一开始并没有参战。直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人的飞机突然袭击了美国[MeiGuo]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美国[MeiGuo]才对德国、日本等法西斯国家[GuoJia]宣战。
这样,就导出一个谜一般的问题:日本人偷袭珍珠港究竟是美国[MeiGuo]人的对日本的野心估计不足所致,还是富兰克林所施的苦肉计?
传统的观点认为,珍珠港遭到日本偷袭的根本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MeiGuo]奉行以“绥靖主义”为实质的中立政策。当时美国[MeiGuo]的民意调查显示,仅有10%的美国[MeiGuo]人主张立即参战。美国[MeiGuo]政府想像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那样,再次坐山观虎斗,以逸待劳,待时机成熟后再参与角逐。结果导致对日本的侵略野心估计不足,以致战端一开便陷入极为不利的境地。
这种观点有着较强的生命力,一直是史学界分析珍珠港事件美军失利原因的主流观点。
然而,这种观点回避了两个最重要的基本史实。一个是二战爆发后,罗斯福[LuoSiFu]政府先后通过了两个重要法案:《中立法修正案》和《租借法》。前者允许遭受法西斯侵略的英法等民主国家[GuoJia]按“现款自运”原则购买美国[MeiGuo]的军火等战争物资,这实质上是采取了偏袒英法的政策;后者是前者政策的继续,罗斯福[LuoSiFu]政府在英国无力“现款自运”的情况下,通过租借形式向英国提供战争援助。罗斯福[LuoSiFu]形象地把这个法案比作向房子着火的邻居出借水管救火。
二是美国[MeiGuo]政府指示军方于1939年7月以后先后出台了5个“彩虹作战计划”。这5套作战计划,特别是第2、第3、第5号计划,体现了美国[MeiGuo]对日作战决策的基本内容。比如,全称为《美国[MeiGuo]陆海军联合作战基本计划》的第5号计划,规定了一旦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MeiGuo]在太平洋战区的作战任务划分和目标。
对这两个基本史实的回避或忽视,很容易导致在美国[MeiGuo]没有直接参战的情况下,把美国[MeiGuo]政府的策略与战略混淆。我个人认为,其实,美国[MeiGuo]政府的中立政策不过是一个策略,而不是战略。
既然罗斯福[LuoSiFu]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明显采取偏袒英法等被侵略国家[GuoJia]的政策,声称美国[MeiGuo]要成为民主国家[GuoJia]的兵工厂,那又为什么没有参战呢?这是因为美国[MeiGuo]外交政策的基石孤立主义思潮对美国[MeiGuo]战略决策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美国[MeiGuo]历史上有一位总统,叫约翰·亚当斯,他有一句著名的孤立主义经典口号:“美国[MeiGuo]用不着到国外去搜寻怪兽并将其消灭。”孤立主义思潮并不是要真的完全与世界隔绝,其实质是追求“让美国[MeiGuo]以最小的风险和成本参与世界事务”。这种思潮深刻影响着美国[MeiGuo]的外交政策。当时,美国[MeiGuo]民众尽管对法西斯的侵略政策表示反对,但是绝大多数人认为,如果战争不蔓延到美国[MeiGuo],就不应该参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