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放眼世界 >
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苏联为何捧着金饭碗挨饿?--中国年鉴(2)
苏联[SuLian]的社会主义[SheHuiZhuYi]大厦在1991年轰然倒塌了,可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SheHuiZhuYi]国家,苏联[SuLian]曾对20世纪产生过重大影响,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20世纪是在苏联[SuLian]的标志下度过的。在十月革命发生之时,不仅俄国人,连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工人阶级、先进分子都对它寄予厚望,但苏联[SuLian]社会主义[SheHuiZhuYi]实践的结果却令人失望,苏共实际上被广大民众抛弃了。为什么苏联[SuLian]没能实现十月革命的理想,未能满足人们对和平、土地、面包、自由的要求?我们应该从苏联[SuLian]模式社会主义[SheHuiZhuYi]的失败中吸取什么教训?值得每一个共产党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SheHuiZhuYi]的建设者思考。在此,我想利用为本书作序的机会,就有关问题谈谈自己的思考与看法。
首先,苏联[SuLian]的社会主义[SheHuiZhuYi]实践为什么失败?这是一个需要长期研究的问题。
众所周知,十月革命后,苏俄实践过两种社会主义[SheHuiZhuYi]模式,一个是军事共产主义,一个是新经济政策。二者的实质区别在于:从并不符合当时俄国实际的理论出发建设社会主义[SheHuiZhuYi],还是从俄国的实际出发寻找社会主义[SheHuiZhuYi]建设的途径。列宁从军事共产主义失败的实践中认识到,俄国要建设社会主义[SheHuiZhuYi],必须满足占人口绝大多数农民的需要,用农民熟悉的办法,为此,他认为新经济政策是正确的方法和途径,应该长期坚持下去,共产党员要学做“文明的商人”。不幸的是,列宁早逝,俄共(布)大多数领导人还沉浸在左倾激进情绪之中,幻想很快建成按国家计划生产和分配的社会主义[SheHuiZhuYi],于是,在1929年实现了“大转变”,重新回到了军事共产主义的老路上去,消灭了个体农民和私有制,建立起了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实践表明,这种背离国情、不顾民众利益、冷冰冰的社会主义[SheHuiZhuYi]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苏联[SuLian]的危机实际上是斯大林[SiDaLin]体制模式的危机,动摇了人们对社会主义[SheHuiZhuYi]和苏共的信心。应该承认,苏联[SuLian]的社会主义[SheHuiZhuYi]也曾取得很大成就,在消灭失业、发展社会福利、实现免费教育等方面,取得了不少进步,但是,从总体上看,苏联[SuLian]没有建立起一个公正、和谐的社会,自由和民主只停留在纸面上,理论与实践的巨大反差是苏联[SuLian]社会主义[SheHuiZhuYi]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