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放眼世界 >
中美两国从没有宣战:抗美援朝为何叫志愿军--中国年鉴
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中国出兵朝鲜[ChaoXian]同美国[MeiGuo]军队作战,既要师出有名,又要使中美两国从国际法意义上不进入战争状态,确实需要费一番心思。
最初,毛泽东想以“支援军”的名义出兵,而在征求民主党派意见时,民主人士黄炎培向毛泽东、周恩来提出[TiChu]:“自古道出师有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这个仗就不好打。”
周恩来说:“我们叫支援军,支援朝鲜[ChaoXian]人民嘛。”
黄炎培说:“支援军那是派出去的。谁派出去支援?国家吗?那不等于是向美国[MeiGuo]宣战吗?不如用‘志愿军’的名义,可以更准确的表达军队的非政府性质,这是中国人民志愿组成的军队!”
周恩来说:“对,世界上有许多志愿军的先例,马德里保卫战就有各国的志愿兵。”
毛泽东听后说道:“有道理!我们不是跟美国[MeiGuo]宣战,不是国与国的宣战,是人民志愿帮助朝鲜[ChaoXian]人民的,这是民间的事。”
说完,毛泽东拿起笔,在一份文件上,将“支援”两字改写成“志愿”。
事实证明,以“志愿军”的名义参战,在与美国[MeiGuo]斗争中取得十分有利的位置,即便是这么一场大战,交战双方从来没有宣战过,因为,面对“志愿军”,美国[MeiGuo]似乎找不到宣战的借口。
三八[SanBa]线与朝鲜[ChaoXian]战争密切相关,那么,它究竟是怎么划定的呢?
朝鲜[ChaoXian]是从亚洲东北大陆伸出的一个狭长半岛,南北长800多公里,东西宽170至340公里,面积约22万平方公里。早从公元1世纪起,朝鲜[ChaoXian]半岛就出现一个统一的王朝,14世纪时定国号为“朝鲜[ChaoXian]”,20世纪初的日俄战争后,日本于1910年在朝鲜[ChaoXian]实行殖民统治,使它成为一个被征服的省份。
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时候,在1943年11月的开罗会议上,罗斯福、蒋介石和丘吉尔共同签署的《开罗宣言》对朝鲜[ChaoXian]问题是这样说的:“我三大国轸念朝鲜[ChaoXian]人民所受之奴役待遇,决定在相当期间,使朝鲜[ChaoXian]自由独立。”
在紧接着召开的德黑兰会议上,罗斯福又与斯大林[SiDaLin]讨论朝鲜[ChaoXian]的前途问题。斯大林[SiDaLin]说他看到《开罗宣言》,并说朝鲜[ChaoXian]应该获得独立。他还同意在朝鲜[ChaoXian]能获得完全独立以前,需要有那么一段准备时间,也许需要40年。
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再次谈到朝鲜[ChaoXian]问题。2月8日罗斯福与斯大林[SiDaLin]举行会晤,在两人谈过苏联[SuLian]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以后,罗斯福提出[TiChu]讨论领土托管问题,并向斯大林[SiDaLin]提出[TiChu],在朝鲜[ChaoXian]人民做好自治的准备之前,“朝鲜[ChaoXian]要由一个苏联[SuLian]代表、一个美国[MeiGuo]代表和一个中国代表实行托管。”
杜鲁门继任美国[MeiGuo]总统后,于1945年5月底派特使霍普金斯去见斯大林[SiDaLin],斯大林[SiDaLin]表示没有改变四国托管朝鲜[ChaoXian]的政策。
1945年夏季,同盟国首脑举行波茨坦会议,发布《波茨坦公告》,在朝鲜[ChaoXian]问题上重申《开罗宣言》的内容。会议期间,苏联[SuLian]方面通报将于8月8日对日开战,并探询美国[MeiGuo]是否有与苏联[SuLian]在朝鲜[ChaoXian]半岛实施联合登陆行动的意向。美国[MeiGuo]当然希望自己独占朝鲜[ChaoXian],但不愿意承担在朝鲜[ChaoXian]登陆可能出现的重大伤亡。因此,美、苏两国只划定空中和海上对日作战的分界线[FenJieXian],并没有划定地面部队作战的分界线[FenJieXian]。
出乎美国[MeiGuo]预料,苏联[SuLian]政府第二天就对日军发动强大攻势,并取得神速的进展。10日,日本内阁决定投降,美国[MeiGuo]从有关情报上获知:“苏联[SuLian]军队正大批进入朝鲜[ChaoXian]。如果美军进入这个地区,全体日本军队就可能向美军投降”。
时任美国[MeiGuo]陆军参谋长的五星上将马歇尔获知这种情况后,立即召见作战局长赫尔及林肯准将,命令[MingLing]他们划出一条苏联[SuLian]攻入朝鲜[ChaoXian]时南下的界线,并指示美军也要即刻制订向南部朝鲜[ChaoXian]进军的计划。林肯准将接受命令[MingLing]后回到办公室,偶然地从《纽约时报》上得到划定三八[SanBa]线的启示。因为,《纽约时报》在报道苏军进攻情况时刊登的那幅地图,只画出三八[SanBa]线以北的地区。于是,这位美国[MeiGuo]将军的偶然发现,便成为美国[MeiGuo]提出[TiChu]以三八[SanBa]线为界的根据。这是关于三八[SanBa]线由来的版本之一。
之二,日本的突然投降促使美国[MeiGuo]迅速起草关于投降程序的“总命令[MingLing]第一号”,而这个命令[MingLing]的第一段便涉及到受降区域的划分问题,陆军部作战局为尽快搞出一份文件,一直工作到8月10日深夜。讨论的结果是盟国应在远东分几个区域受降,并且明确规定这些区域在地理上的界线。
政策组的负责人博尼斯蒂尔上校只有30分钟来起草命令[MingLing]第一段,国务院-陆军部-海军部协调委员会正在急切地等待着结果。最初,博尼斯蒂尔曾设想按朝鲜[ChaoXian]的行政区划来划分受降界线,但身边一时没有资料。后来他注意到,北纬38度线差不多从朝鲜[ChaoXian]中部穿过,而且,汉城及其附近的集中营都在三八[SanBa]线以南,于是,他决定用三八[SanBa]线作为受降区域的分界线[FenJieXian]。
之三,还有一种说法是,在得知日本决定投降和苏军已对日宣战并大举“涌进”朝鲜[ChaoXian]半岛的消息后,8月10日深夜,美国[MeiGuo]国务院-陆军部-海军部协调委员会在五角大楼举行紧急会议。主要议题是在朝鲜[ChaoXian]的受降问题。出席会议的有助理国务卿邓恩、陆军部助理部长约翰·麦克洛伊和海军部高级官员巴德等五人。会上,邓恩提出[TiChu],美国[MeiGuo]军队应赶到尽可能北面的地区去受降。但马歇尔的一位年轻参谋人员迪安·腊斯克上校指出,军方缺乏可供立即投入使用的兵力,加上时间和空间的因素,美国[MeiGuo]军队在苏军进入朝鲜[ChaoXian]北部地区之前抵达北部纵深地区有困难。
这时,麦克洛伊便请腊斯克和另一位上校查尔斯·博尼斯蒂尔到第三休息室去,要求搞出“一条尽可能向北推进”,但又不致“被苏联[SuLian]拒绝”的界线。于是,三八[SanBa]线就这样在一次会议上,匆忙地由两位美国[MeiGuo]上校提出[TiChu]来了,并迅速得到美国[MeiGuo]军方和国务院的同意,并于8月14日被杜鲁门批准。
次日,杜鲁门便给斯大林[SiDaLin]发出密电,即关于受降程序的“总命令[MingLing]第一号”,提出[TiChu]以三八[SanBa]线为分界线[FenJieXian],确定美苏双方在朝鲜[ChaoXian]半岛的受降区域。8月16日,斯大林[SiDaLin]复信表示,“基本上不反对命令[MingLing]的内容”,对于有关朝鲜[ChaoXian]分界线[FenJieXian]的问题也没有提出[TiChu]任何异议。
9月2日,麦克阿瑟在东京湾密苏里号舰上举行的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后,发布“总命令[MingLing]第一号”,其内容根据斯大林[SiDaLin]提议略有修改。命令[MingLing]提到:“驻北纬38度线以北的韩国、满洲、库页岛、千岛列岛等地的日本军高级指挥官以及陆、海、空军和辅助部队,应向苏联[SuLian]远东军最高司令官投降;日本帝国政府大本营和驻日本本土及其周围诸岛以及驻北纬38度线以南的韩国、琉球列岛等地的日本军高级指挥官以及陆、海、空军和辅助部队,应向美国[MeiGuo]太平洋地区陆军最高司令官投降。”
就这样,三八[SanBa]线作为美苏两国在朝鲜[ChaoXian]受降和实行军事占领的分界线[FenJieXian]便被明确地规定下来。
受降命令[MingLing]传到战地时,分兵进击的苏联[SuLian]军队已经越过三八[SanBa]线,正沿着公路向汉城运动。但他们一接到关于分界线[FenJieXian]的命令[MingLing],就迅速撤回到三八[SanBa]线以北。
9月8日,首批抵达朝鲜[ChaoXian]的美国[MeiGuo]军队第7步兵师在仁川登陆。这是美苏两国在朝鲜[ChaoXian]半岛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名副其实的合作。
北纬三十度八线长约300公里,斜穿朝鲜[ChaoXian]半岛,,截断75条小溪和12条河流,以不同的角度越过重山峻岭,并穿过181条小路、104条乡村土路、15条道际公路和8条高级公路,以及6条南北铁路线。 显然,对于行政管理、经济发展以及地理角度看,三八[SanBa]线都是一条极不合理的分界线[FenJieXian]。
但是,这并不表明匆忙划出的这条分界线[FenJieXian]没有政治上的考虑。尽管美苏两国军队进驻朝鲜[ChaoXian]半岛时曾一致声明,三八[SanBa]线仅仅是两国军队在朝鲜[ChaoXian]驻扎时所划定的界线,并不具有政治意义,但事实上,特别是后来历史的发展表明,三八[SanBa]线对于所谓受降的军事意义只是表面的和暂时的,美苏两国对三八[SanBa]线的确认本身已经包含着深远的政治意义。
8月15日以后,苏联[SuLian]军队在金日成领导的朝鲜[ChaoXian]人民革命军(朝鲜[ChaoXian]人民军的前身)的配合下,迅速解放朝鲜[ChaoXian]“三八[SanBa]线”以北的全部领土,随后,苏联[SuLian]帮助朝鲜[ChaoXian]人民建立自己的人民政权机关,得到朝鲜[ChaoXian]人民的拥护。
9月8日和9日,美国[MeiGuo]从朝鲜[ChaoXian]的仁川和釜山登陆,开始占领朝鲜[ChaoXian]“三八[SanBa]线”以南地区。
美军进入南朝鲜[ChaoXian]之后,立即解散已有的人民政权——各级人民委员会,重新启用日本的殖民统治机构来维护美国[MeiGuo]的新的殖民统治,并借助联合国的招牌,强行决定在南朝鲜[ChaoXian]举行单独选举,组成以李承晚为总统的“大韩民国”政府。
在这种形势下,朝鲜[ChaoXian]北方也进行选举,并于9月9日,组成以金日成为首相的朝鲜[ChaoXian]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
从此,原本统一的朝鲜[ChaoXian]半岛就被“三八[SanBa]线”人为地一分为二,南北朝鲜[ChaoXian]人民骨肉分离,两个政府长期并存,两国的武装力量长期对峙。
在朝鲜[ChaoXian]北方政府的要求下,苏联[SuLian]占领军于1948年底之前,全部撤出朝鲜[ChaoXian]。美国[MeiGuo]占领军则迟至1949年6月底才全部撤出朝鲜[ChaoXian]。
1950年6月,朝鲜[ChaoXian]内战爆发,北朝鲜[ChaoXian]军队越过三八[SanBa]线,直逼釜山,差点把李承晚政府赶下大海。9月15日,美国[MeiGuo]介入朝鲜[ChaoXian]战争,并在仁川登陆,收复汉城。中国政府迅速提出[TiChu]严正警告,不允许美军向北越过三八[SanBa]线。然而,麦克阿瑟有恃无恐,不顾中国政府的警告,于10月1日,命令[MingLing]美军悍然越过三八[SanBa]线,向鸭绿江推进。10月25日,中国政府命令[MingLing]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将以美国[MeiGuo]为首的联合国军赶至三八[SanBa]线以南。
1953年7月,朝鲜[ChaoXian]战争结束,三八[SanBa]线基本成为南北朝鲜[ChaoXian]的军事分界线[FenJieXian],连一只鸟儿都难以飞过。
1965年8月,美国[MeiGuo]介入越南战争。当时,中国政府明确地警告美国[MeiGuo]政府,你们的步兵在北纬十七度线以南(即南越)干什么都行,就不许向北越过这条线,否则,中国政府绝不答应。这回,有了朝鲜[ChaoXian]战争的教训,美国[MeiGuo]政府乖乖听从中国政府的警告,步兵到了十七度线以后,再也不敢向前迈出半步。所以,正是因为有了浸满鲜血的三十八度线,才有后来的铜墙铁壁一般的十七度线。由此,中国人民才获得长期的和平生活,直至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