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放眼世界 >
二战时中国帮英国破译密电 成功挫败日本空袭--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
太平洋战争中,一架日本[RiBen]战机被击落后坠海。
中国破译日军[RiJun]密电成效显著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取得战争主动权,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聘请美国密码专家做顾问,成立专门的情报[QingBao]机构,破译日军[RiJun]密码。1940年4月,蒋介石把在重庆从事密电侦收和破译工作[GongZuo]的7个机构合并,成立了军事委员会技术研究室,目的是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提高情报[QingBao]工作[GongZuo]的效能。
技术研究室及其分支机构的工作[GongZuo],成效十分显著。在日军[RiJun]大举轰炸重庆期间,它们及时掌握敌人动向,避免了不少损失。
率先侦知英国军舰被击沉
1941年10月下旬,技术研究室派往成都的侦译队,发现了一个异常现象:日本[RiBen]空军[KongJun]通讯联络在短期内突然繁忙起来。通过破译密码得知,日本[RiBen]驻华空军[KongJun]正在大批南调。这次调动历时一个星期,然后无线电信号归于沉寂。这预示着日军[RiJun]在未来将采取大的行动。国民政府对这一情况十分重视,通过各种途径通报给盟国,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结果不出所料,日军[RiJun]于12月7日偷袭珍珠港。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侦译工作[GongZuo]队的侦收搜索范围进一步扩大,集中注意距离远、声音微弱的日本[RiBen]空军[KongJun]电台信号。12月10日凌晨8点多,侦译人员发现日本[RiBen]海军航空队的一架侦察机,在新加坡东北海面进行搜索。根据该机发往基地密电内容判断,它正在监视海上一艘舰艇的行动。9点多,这架飞机的讯号完全消失。从下午1点多开始,侦译人员突然听到日本[RiBen]海军航空队轰炸机群的讯号,并截获十六七份密电。通过破译获悉:日本[RiBen]驻西贡方面的海军航空队,出动重轰炸机群,在马来半岛以东的海面上,炸沉了英国战列舰“威尔士亲王”号和战列巡洋舰“却敌”号。
这些非同小可的信息,被迅速送达国民政府,蒋介石不敢怠慢,立刻派人通知英国驻华大使馆。傲慢的英国人并不相信皇家海军这两艘无敌战舰会轻易被日本[RiBen]空军[KongJun]炸沉,更不相信中国人能截获距离那样遥远的情报[QingBao]。然而不久,日本[RiBen]东京广播电台就播发了他们击沉两艘英国战舰的“辉煌战绩”,英国人目瞪口呆。
英国政府寻求情报[QingBao]合作
日军[RiJun]击沉了“威尔士亲王”号和“却敌”号后,在马来半岛登陆,先后攻占了新加坡和缅甸,直逼印度。英国政府慌忙组织防御。英国官员认识到,要实施有效的空中防御,必须加强电讯侦译工作[GongZuo],掌握日本[RiBen]空军[KongJun]的情报[QingBao]。然而,战争开始后,英国政府并没有做这方面的工作[GongZuo],在短时间内建立一个电讯侦译系统,是不可能的。于是,他们想到了在这方面有过重要成绩的中国情报[QingBao]部门。1942年5月,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提出请求,要中国政府派遣电讯侦译技术人员赴印度加尔各答,与英印情报[QingBao]部门合作,共同加强印度的空中防御。
蒋介石考虑到盟军的共同利益,答应了英国政府的请求,指定军令部第二厅厅长杨宣诚负责与英方具体协商。杨宣诚代表中方,与英印空军[KongJun]总司令部情报[QingBao]厅反复会谈,达成了多项协议。
1942年8月,中国驻印度电讯侦译工作[GongZuo]队正式成立,隶属于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10月24日,全队人员携带电讯器材以及侦译参考资料,从重庆直飞昆明,再由昆明分两批飞往加尔各答。
成功瓦解日军[RiJun]的空袭行动
中国电讯侦译工作[GongZuo]队办公地设在加尔各答市东北部一幢两层楼房里,刚刚安顿好,他们就开始工作[GongZuo]。
印度遭轰炸的威胁主要来自缅甸,因此,工作[GongZuo]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于驻扎在缅甸的日本[RiBen]陆军航空队。然而,在这里对付日本[RiBen]空军[KongJun],要比在中国战场上难得多。在中国战场上,日军[RiJun]深信国民党军队没有破译其空军[KongJun]密码的能力,所以发送密电,采用简易的移位密码法;而在缅甸,面对美英两国,日军[RiJun]担心密码被破译,采用了加乱数密码法,这无疑增加了中国侦译人员的破译难度。中国的侦译人员却不畏艰难,经过短期努力,成功破译了这种密码。
从1942年11月到1943年10月,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工作[GongZuo]队共侦获日本[RiBen]驻缅甸陆军航空队的情报[QingBao]300多件。这些情报[QingBao]都被及时送达英印空军[KongJun]总司令部。英印方面根据这些情报[QingBao],对军队的部署进行了适时调整,并经常派出飞机准确地袭击日军[RiJun]车队和船舶,取得了重大战果。
最值得一提的是,英印空军[KongJun]根据工作[GongZuo]队的情报[QingBao],瓦解了一次日军[RiJun]对加尔各答的空袭行动。那是1942年12月初的一个晚上,工作[GongZuo]队的侦收机上出现了日本[RiBen]轰炸机群与基地互相呼叫的信号,侦译人员判定,这是仰光以北的同古机场轰炸机群起飞前与基地的联络信号,这个机群大约有9至12架飞机。10分钟后,信号消失,说明机群已经升空。过了一会儿,飞机电台讯号再度出现,其飞行方向是西北方。工作[GongZuo]队一面将这一情况及时报告给英印空军[KongJun]有关部门,一面继续监视机群的行动。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飞机电台讯号突然消失,同古基地电台不断呼叫,始终得不到机上电台的回答。最后,同古基地的电台呼叫也停止了。这天晚上加尔各答上空平安无事,侦译人员都搞不清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第二天上午,负责与工作[GongZuo]队联系的英国空军[KongJun]上校福尔克纳和他的副官,兴冲冲地来到工作[GongZuo]队,向中国侦译人员报告了昨天晚上发生的事情。原来,英印空军[KongJun]总司令部接到工作[GongZuo]队的情报[QingBao]后,立即派出优势的战斗机对日本[RiBen]轰炸机群进行拦截,打了日军[RiJun]一个措手不及,将日本[RiBen]轰炸机全部击落,自己却无一伤亡,取得了一次完全的空中胜利。当中方侦译人员问到英印方面情报[QingBao]机构有什么收获时,福尔克纳惭愧地说:“我们侦译日本[RiBen]空军[KongJun]电讯没有基础,对昨天晚上的日本[RiBen]轰炸机群没有丝毫察觉。我们没有想到,中国搜集日本[RiBen]空军[KongJun]情报[QingBao]的经验如此丰富。”
对于这次空战的胜利,英国和印度的媒体都没有报道,主要是出于对中国情报[QingBao]工作[GongZuo]的保密考虑,因而这一事件长期不为人所知。
从1943年下半年开始,太平洋战局发生变化,日军[RiJun]已经无力入侵印度,英印方面对印度的空中防御松弛下来,中国电讯侦译工作[GongZuo]队也就完成了它的使命。10月初,人员开始分批撤回重庆,10月下旬,全部撤离完毕,中国和英印空军[KongJun]的情报[QingBao]合作就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