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放眼世界 > 国际博览 >
日本再陷债务泥潭 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提出警示--国家史册
日本再陷债务泥潭
日本到底有多少个二十年可以失去?中国又能够从日本这面镜子中汲取哪些教训呢?
文/张茉楠
日本国债降级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短暂而轻微,发达国家中最糟糕的债务状况早已对市场预期形成缓冲。然而,日本的债务风险影响更在长远,日本到底有多少个二十年可以失去?中国又能够从日本这面镜子中汲取哪些教训呢?
去年以来,日本的债务风险频频报警。从全球范围看,无论是债务总额与GDP之比、财政赤字与GDP之比,还是国债依存度,目前的日本都是全球发达国家中数据最难看的成员之一。日本财务省和日本银行资金循环统计表明,截至去年12月底,包括国债、借款和政府短期证券在内的日本国家债务总额共计919.1511万亿日元,创历史纪录,达到GDP的两倍。以人口计算,平均每个日本人负担721.6万日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如果加上地方政府负债,到2011财年,日本国家负债总额将达到997万亿日元,债务总水平可能会达到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227.5%。
今年初日本已失去了3A评级,当前全球经济低迷,美欧债务风险恶化,日元升值导致出口严重受阻以及大地震元气大伤等,都使得日本的债务融资能力下降,因此,穆迪调降日本主权信用评级至Aa3似乎也早在市场预料之中。再加上日本国债结构比较特殊,九成以上为日本国民持有,因此,日本国债市场波澜不惊,而评级下调也没有阻止日元继续走强。这样看来,日本并没有受到降级的影响,危险似乎并没有想象的可怕。
然而,真正的风险是日本经济已经在越滚越大的债务中慢慢下沉,日本还有多少个“二十年”可以失去?
自从凯恩斯创立经典西方经济学以来,关于总产出或总收入决定这一宏观经济学中心命题被分割成两大部分,一是解释短期总产出为什么会出现周期性的衰退和扩张,二是解释潜在总产出水平如何增长,前者被称为经济周期理论,后者被称为“经济增长”理论。由于凯恩斯认为在达到潜在总产出水平之前,总需求的变动特别是投资需求的变动对总产出起决定性作用,他是用总需求的变动来解释经济周期波动,因此,凯恩斯主义又被称为需求管理,这一需求管理被认为是应对危机的良策。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将日本经济拖入衰退泥潭,为应对危机,日本实施力度空前的经济刺激计划,加大了举债力度,然而大规模扩张性财政政策使日本由来已久的财政脆弱性问题日益凸显,导致主权债务风险不断积聚。金融危机以来,日本连续出台四项经济刺激计划,总支出规模达75万亿日元,占GDP的5%左右。
在实体经济陷入衰退、私人部门收缩信贷与需求的过程中,财政政策用以遏制经济衰退期由产出下降、信贷紧缩和资产价格降低所带来的影响,对于缩短经济衰退的持续时间,确实尤为奏效,然而其巨大的负面性也显现出来:这相当于政府把本来分散于各个经济主体(如金融机构)的风险集中于政府一身,把分散的资产负债表风险上升为集中的政府主权资产负债风险,其直接结果是赤字水平及融资成本的提高,公共资产负债表持续膨胀。
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日本的赤字是累积性的,既有周期性赤字,也有结构性赤字,而这些赤字和负债与日本长期推行赤字财政密切相关,可以说,日本堪称凯恩斯主义赤字财政的典范。赤字财政作为一种需求管理政策,其功能时效具有短期性。一旦把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长期化,就会造成严重的经济后果。
20世纪90年代初,资产泡沫破灭严重打击了日本经济。“泡沫经济”崩溃以来日本经济一直处于资产价格收缩状态,为应对泡沫时期大量设备投资的减少,经济体系需要对资本存量进行调整。为挽救经济,日本政府在1992~1998年间通过减税、增加公共投资、购买土地等方式,密集推出财政刺激计划,投入超过GDP 的15%,其中约半数作为公共投资。1992年后的十年,日本又实施了十多次经济景气政策,其规模也是越来越大。但这些经济对策并没能使日本经济走上依靠内生需求主导的增长之路,相反却使经济增长对财政和负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旷日持久的财政刺激计划超越了日本政府的财力限度,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反而因巨额财政赤字助推利率上升,对私人投资产生了严重的“挤出效应”,实际GDP和潜在GDP(充分利用一国产能能够生产出的GDP)缺口始终处于高位,导致较低的人均产出。同时也使日本财政状况严重恶化,国债总额不断膨胀。由于日本政府赤字或是通过税收融资,或是通过债务融资,或是通过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融资,这也就不难理解日本经济为何多年来一直陷入债务型通缩,即“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高负债”状态了。
尽管从目前情况看,较低的融资利率、较稳定的国债持有人结构以及较高的外储资产都让日本尚处于债务危机的“缓冲地带”,但是人口老龄化、储蓄减少、经济徘徊不前以及长期债务增长“失控”等风险已经让日本的债务依赖型模式走到了尽头。
日本深陷债务泥潭的教训令人警醒:什么才是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当前的情形与日本当年有些许相似,货币环境宽松,本币加速升值,房地产泡沫……中国能否逐步摆脱靠扩大政府支出刺激经济的发展模式,进而加快培育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促进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可能是日本债务危机的最大警示。□(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