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由国务院办公厅、新闻出版署批准并发证,新华通讯社主办,以中、英文两种版本在北京和香港同时向国内各省市及海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开发行。国务院办公厅曾发文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创刊以来,在国内外的影响日益扩大,已成为反映社会主义中国的改革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综合性年鉴”是了解中国、研究中国、投资中国的权威工具书和重要决策参考。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国家记忆 > 中国记忆 >

建国前斯大林屡次不接受毛泽东主动访苏请求--中国年鉴

  

  1947年,人民解放战争迅速朝着有利于人民的方向发展。

  毛泽东[MaoZeDong]断定蒋介石的失败已经成为定局。按照他的设想,用五年左右彻底消灭国民党军。五年时间,对于人生来讲,不短;但对于建国来讲,又太短。中共中央的首脑们不能不考虑加快建国的准备工作。因此,毛泽东[MaoZeDong]在部署人民解放军转入全国进攻后,就开始考虑如何取得苏联[SuLian]的理解与支持,学习苏联[SuLian]的建国经验。在这种背景下,毛泽东[MaoZeDong]便有了亲自到苏联[SuLian]并赴东欧国家考察各新建人民民主国家的有关情况的心愿。

  访苏的要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访苏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向“老大哥”学习。苏联[SuLian]也在关注中国革命的进程。

  斯大林[SiDaLin]也在关心毛泽东[MaoZeDong]的安全。

  当西方通讯社报道,国民党军于1947年3月21日占领延安,俘虏大批中共将领时,斯大林[SiDaLin]为毛泽东[MaoZeDong]等中共领袖的安全担忧,他急电毛泽东[MaoZeDong],表示可以派专机来陕北地区接毛泽东[MaoZeDong]等中共领导人暂避苏联[SuLian]。

  到苏联[SuLian]去避难,这是毛泽东[MaoZeDong]不愿意的,但是到苏联[SuLian]去访问倒是可以考虑的。

  毛泽东[MaoZeDong]通过当时苏方在中共中央的联络员阿洛夫医生致电斯大林[SiDaLin],提出了希望访问莫斯科的明确要求。6月15日,斯大林[SiDaLin]复电表示同意,并说明:“苏联[SuLian]共产党(布)中央委员会认为他不宜就莫斯科之行走露任何风声。如果毛泽东[MaoZeDong]认为需要这样做,那么我们觉得最好是取道哈尔滨。需要的话,我们将派飞机去接。”

  斯大林[SiDaLin]希望毛泽东[MaoZeDong]访苏不要声张。

  这一考虑有从毛泽东[MaoZeDong]的安全考虑的因素,但更多的是从苏联[SuLian]的国家利益考虑。

  斯大林[SiDaLin]还是从国家利益考虑的,两个星期后,斯大林[SiDaLin]来电说:“鉴于即将举行的战役,鉴于毛泽东[MaoZeDong]若离开,会对战事发生不良影响,我们认为暂时推迟毛泽东[MaoZeDong]出行为宜。”斯大林[SiDaLin]建议毛泽东[MaoZeDong]推迟访苏的理由是,中国的国内战争需要毛泽东[MaoZeDong],毛泽东[MaoZeDong]离开岗位对中国革命不利。

  毛泽东[MaoZeDong]也觉得斯大林[SiDaLin]的考虑有一定的道理,所以推迟了访苏。

  时间到了1948年四五月间,中共中央已经离开陕北,到达河北境内。这时,陕北的局势已定,延安又回到了人民的怀抱。中共中央前委和中央工委已经会合。这时,毛泽东[MaoZeDong]访苏的心情变得迫切起来。本来,中共中央已经与苏共中央商定,毛泽东[MaoZeDong]在7月访问莫斯科。但是,4月26日,毛泽东[MaoZeDong]致电斯大林[SiDaLin]说:

  我决定提前到苏联[SuLian],拟5月初从河北石家庄北100公里处阜平出发,在军队掩护下过平张铁路……可能于6月初或中旬到达哈尔滨。然后从哈尔滨到贵国……我将就政治、军事和其他重要问题同苏联[SuLian]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同志们商量和请教……此外,如果可能,我还想往东欧和东南欧国家一行,考察人民阵线工作和其他工作形式。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图网 中国国情网 中国年鉴网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