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行业崛起 > 体育 >

弄堂里的足球记忆:上水公房里的基层足球故事--国家史册

  

  十年前,中国男足冲出亚洲之时,全国都沉浸在足球的欢乐气氛中。

  十年后,当年的盛景,难以再现。搜寻上海的角落,有这样一片足球场,一群可爱的孩子曾经在这里为足球疯狂。对于足球发自内心的喜爱是他们的动力,有爱就有希望,特别是在中国足球处于最低谷的时候。本版的这篇上水公房足球场故事的报道,让我们看到了只有当人们从心里真正喜爱足球,足球场上重新能看到孩子挥汗如雨的身影,到处是欢声笑语的声音,中国足球的春天才有望到来!

  董全华,76岁,张嘴时,满口只剩下“守门”的两颗牙。每天早晨7时半,他和老邻居会准时出现在公房里一片标准的“私家”足球场。人多就搞一场对抗赛,人少就朝着墙壁踢两脚。

  老董家的房子是一栋两层的石库门建筑,周边居民习惯性地把这里叫做“上水公房”(上海自来水厂公房)。

  最热闹时,公房里住了六七百户。人人踢足球、家家爱足球。五六十年代,这里出了10多位上海,乃至全国知名的“足球先生”。“小字辈”范志毅等人也是公房的常客。一片公房足球场,滋养了一批批足坛名将。

  英式足球登陆

  上世纪二十年代,上海涌来了国外“淘金者”,远涉重洋,寂寞难耐。一到上海,他们便迫不及待地要舒展拳脚。上水公房离码头很近,弄堂里的一片空地,就成了不可多得的“乐园”。最早来的是英国人,他们把第一个足球带进了上水公房。

  英国人之后,足球场又来了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法国人……一月一次的洋人足球赛,成了弄堂里的“世界杯”。“上水公房足球场”就这么叫开了。它的建造时间,比1933年开工的江湾体育场还要早。

  披星戴月踢球

  好奇是最好的老师。看多了,居住在弄堂里的青年人开始筹划和洋人比试球技。“尽管屡战屡败,但大伙都很高兴。至少,居民开始有球踢了。”今年已经81岁高龄的王锡文回忆说。

  洋人走了,上水公房足球场还是热闹非凡,喜欢踢足球的居民凑到一起,对着青石墙练脚头。后来,他们还玩出花样,在墙壁上画小方格,比准星。再后来,队伍壮大了,开始组织“3对3”,“7对7”的小型比赛。

  居民苏永发是同济大学的教师,他说当年的小孩子晚上踢好球,回家取来凉席,干脆就睡在球场。早上天刚蒙蒙亮就爬起来,席子一卷,又开始踢球,直到家长喊去上学才算罢休。

  建国初期,物质匮乏,公房里的大人们想方设法,给孩子们买球鞋。知道球鞋来之不易,小朋友不舍得穿,都是赤脚上阵。球鞋要到最重要的比赛才拿出来穿。

  球场走出球星

  白队、红队、东华队、青龙队、大中华橡胶厂队……新中国建立后,上海滩掀起了一股足球热。“上水公房足球场”也迎来了自己的鼎盛时期。

  姜均根,1941年出生在公房里,是坐小板凳看洋人踢球长大的。17岁,他被招入上海足球队,是第一届全运会男子足球赛最佳射手。“里弄踢球的越来越多。后来,公房以中线为界,组成了‘前弄堂’和‘后弄堂’两支球队。”“公房足球对抗赛”应运而生。

  上世纪50年代末,热心的街坊组织起了第一支公房足球队——“健青队”,寓意健康青年。起初还邀请沪上高校的留学生当陪练,实力提高飞快,逐渐成为打遍上海滩无敌手的强队。上水公房从那时起也走出了王锡文、赵光华、陈卫民等一批在中国、上海滩叱咤风云的足球人物。他们每次外出比赛后回到公房,各家各户排队请客,希望能给自己的孩子多点指教。

  期间,“上水公房足球场”的名字和“健青队”一样,越叫越响,成了虹口、江湾一样有名的足球场。

  移植足球文化

  上水公房火爆的球市,在七十年代从“盛夏”瞬间转入“严冬”。公房里的年轻人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离开了朝夕相伴的足球场。

  1971年,17岁的陈建平到北大荒“建三江859农场”插队。陈建平回忆说他到农场前,当地只有一个普通的篮球场,四十几支连队甚至没几个人见过足球。从小在足球文化里长大的陈建平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把上水公房的足球文化“移植”到北大荒这个偏僻的大农场。

  没有场地、没有球门、没有球衣、球鞋,甚至没有足球……在当时的情况下,陈建平决定写封家书回上海。

  陈建平的父亲陈卫民是原上海体委群体处处长,他很支持儿子的想法。过了一段时间,陈建平不仅收到了家里寄来的足球,还有一堆建球场需要的资料。

  此后,陈建平组织起了农场有史以来第一次足球赛。二三十支球队,来自全国各地的知青齐聚一堂。后来,足球还成了农场里的第一运动。

  希望再现盛景

  转眼间,当年公房里的“足球小将”已经子孙满堂。90年代,退休后的王锡文被返聘成了“上水公房足球场”的管理员。每天,他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守护这片球场。老人家还大兴土木,垒起了一个看台。几十年来,老街坊们一直希望做但又没做到的一件事,让老王完成了。

  现在,上水公房里的老住户大部分都搬走了,他们很少在子孙面前提起这个球场曾经的辉煌。少数留下来居民的后辈,如今尽管生活条件已今非昔比,却没一个爱踢足球。

  现在,老王也搬出了公房。球场前些年还借给了附近一所学校上体育课。

  去年,多年没有“比赛”的足球场,请来了名宿方韧秋、王后军,举办了一届“上海市老年人足球赛”。回忆当年事,老将们感慨万千。耄耋之年的王锡文说,他有个心愿:未来的一天,还能看到“上水公房足球场”能出现成群的孩子,在绿茵场上享受足球带来的快乐。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经营管理工具包,让经营管理像拼图一样简单容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18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