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文化2010 >
《流浪者之歌》林怀民:创作缘起菩提树下的顿悟--国家史册
一身休闲的黑衣,黑裤,一个[YiGe]人挎一个[YiGe]小背包悠然的走进剧场。作为台湾云门舞集的创始人兼艺术总监,林怀民看起来低调到骨子里,但他的出现却引发了广州媒体和舞蹈爱好者们一次集体的狂欢。本月8至9日,林怀民的著名舞作《流浪者[LiuLangZhe]之歌》将在广州大剧院上演。昨天下午,林怀民在演出[YanChu]的发布会和艺术讲座上,以绘声绘色的讲演,向大家讲述了这部舞作产生的背后,一个[YiGe]个或感人、或搞笑、或深沉的故事。
创作缘起:菩提树下的顿悟
“人生是空的,一切都是空的,所以你拥有的永远只有当下。”
信息[XinXi]时报[ShiBao]:《流浪者[LiuLangZhe]之歌》讲什么?
林怀民:这是一个[YiGe]你从来没有看到的舞蹈,也不能说它仅是一个[YiGe]现代舞,它带给你的是很不一样的东西。它是我以印度文化当做跳板,所做的一个[YiGe]想象力的飞驰。具体的它改编自诺贝尔奖获得者赫尔曼·黑塞的小说《悉达多》(即《流浪者[LiuLangZhe]之歌》)。剧中最主要的舞美是3.5吨的稻谷,你可以看到当中有印度朝圣者的形象,他们拿着一根根棍子,在稻米[DaoMi]上行走,起舞,但所有这一些并不是在讲一个[YiGe]香客的故事,更准确的说它将是一个[YiGe]状态,宁静的状态。
信息[XinXi]时报[ShiBao]:您去了很多次印度,这部作品也是在那里旅行中获得的灵感,是什么启发了你?
林怀民:印度这个地方我前后去了10次,我所有的朋友都不喜欢,因为那里总是给人脏、乱、差的印象。但是那里的一切都非常真实,所有的生老病死都在街上发生,在恒河边,人们把漂浮在河面上的尸体火化,洒进河里,而就在那里下游不到200米的地方,你又会看到人们把新生的婴儿放到水里,随手捧起水来当成圣水喝到肚里去。突然之间我变得十分感动,我觉得恒河就像一个[YiGe]母亲,她养生、送死,生命在这里成为一种特别自然的状态。
印度还有很多的乞丐,在那里,你每一天都是很大的煎熬,很大的考验,我们[WoMen]都觉得自己是好人,有慈悲之心啊,我们[WoMen]应该怎么办?最后我去问佛祖,在佛祖得道的那棵菩提树下静坐,突然之间一切都变得那么安静,他告诉你人生是空的,一切都是空的,所以你拥有的永远只有当下。那一刻一切都变得特别安宁美好,我把这份安静带回了台湾,和云门舞者打坐的安静结合起来,就有了这个作品。
幕后故事:3.5吨稻米[DaoMi]是最重要的演员
“因为是演员,所以它们也是经过化妆的,每次演出[YanChu]后都会一颗不留地带走。”
信息[XinXi]时报[ShiBao]:重达数吨的稻米[DaoMi]是这次演出[YanChu]的重要道具,怎么会想到用稻米[DaoMi]?
林怀民:最初我在一处公园里看到一群小孩在玩沙玩得很开心,也曾想过用沙子做道具,但是沙子太脏了,沾到舞者身上不合适。我又联想到童年时自己成长的台湾南部平原,每年谷子收获的季节,自己和一帮小孩子最爱看的事就是在谷堆里嬉闹。但谷物是神圣的,农人生气地把我们[WoMen]毒打一番。弗洛伊德说小时候的创伤都会在日后发作,我想用这3.5吨稻谷做道具,就是我发作的一个[YiGe]方法吧。
信息[XinXi]时报[ShiBao]:这么多的稻米[DaoMi]是怎么保存使用的?
林怀民:稻米[DaoMi]是这部作品很重要的一个[YiGe]演员,因为是演员,所以它们也是经过化妆的,通过选米、筛米、染色、烘晒一道道工序加工而成,所以演出[YanChu]中不用担心它会因天气而发霉、长虫。稻米[DaoMi]在每次演出[YanChu]后都会一颗不留地带走的,有些观众会在演出[YanChu]后抓一把离开,原则上如果不是太多,我们[WoMen]不会制止。关于稻米[DaoMi]的故事是说不完的,最有趣的是我们[WoMen]在美国演出[YanChu]时,有个剧场是在森林里面的,演着演着舞者突然发现舞台上有松鼠在吃谷子,让他们非常焦虑,就怕把松鼠毒死了。
如何看懂?乡间大娘都很喜欢
“我希望的是当一两千个观众散去,会有一两千个版本的感悟。”
信息[XinXi]时报[ShiBao]:许多观众看现代舞的印象是,美则美矣,对于舞者想要表达的内涵却毫无把握,怎么看懂这部作品?
林怀民:《流浪者[LiuLangZhe]之歌》去过巴黎、纽约很多繁华的欧美城市,也到过台湾南部的乡间,那里有知识分子,更有大量的农民、工人,我想一部乡间大娘都很喜欢的东西,广州的朋友理解应该没有问题。其实我们[WoMen]到剧场里,不是去看懂一个[YiGe]故事,音乐、舞蹈都是流动的东西,它不需要你去对号入座,去不断回答问题,我希望的是当一两千个观众散去,会有一两千个版本的感悟。
信息[XinXi]时报[ShiBao]:《流浪者[LiuLangZhe]之歌》问世以来演了17年,到现在还是一直维持着最初的样子吗?
林怀民:17年了,怎么可能没有变化?最大的不同是舞者们通过打坐、静修产生了内观的变化。如果你在演出[YanChu]之前去看后台,会发现云门的舞者不是在压腿,而是安静地在地板上打坐。他们要蓄,要含,要让身体里面有东西,才能把这些东西带给观众。
信息[XinXi]时报[ShiBao]:您曾说过“如果只能留下一个[YiGe]作品,我希望就是《流浪者[LiuLangZhe]之歌》”,为什么是它?
林怀民:因为它的保鲜度可以很高,我们[WoMen]可以看到人类社会布满了太多的天灾人祸,利比亚的战乱还在持续,日本地震造成的核辐射至今仍然布满了阴云……我们[WoMen]希望在剧场里头给大家一个[YiGe]安详、安静的空间。
在舞作里你可以看到一个[YiGe]僧人在舞台上站了七八十分钟,在他的头顶上方,稻谷源源不断地流泻下来,谢幕时还有一个[YiGe]舞者用20分钟在舞台上画了一圈又一圈的同心圆,我想他们就是对这部作品最重要的注脚。
链接
林怀民和“云门舞集”
作为著名编舞大师、“云门舞集”的创办者,林怀民1947年出生于台湾嘉义,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台北文坛瞩目的作家。1973年,他创办“云门舞集”。30多年来,云门的舞台上呈现160多出舞作,被誉为“亚洲第一当代舞团”,其中包括有《九歌》、《家族合唱》、《流浪者[LiuLangZhe]之歌》、《水月》等等经典,其中《流浪者[LiuLangZhe]之歌》走遍18个国家,演出[YanChu]接近160场。信息[XinXi]时报[ShiBao]记者 谢奕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