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重要庆典 >
中国佤族木鼓节--中国年鉴
位于云南省普洱市西部的西盟佤族自治县[ZiZhiXian],是一个以佤族为主,拉祜族、傣族等少数民族[MinZu]聚居的边疆民族[MinZu]自治县[ZiZhiXian],少数民族[MinZu]占全县总人口数的94%,其中佤族占72%,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佤族自治县[ZiZhiXian]之一,素有“木鼓之乡”的美誉。
在佤族传统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中,木鼓是最神圣的器物,人们拉木鼓,跳木鼓房,祭木鼓,祈求五谷丰登。木鼓,是阿佤人与神灵对话的通天神器。而在现代阿佤人的生活中,木鼓则成为阿佤人载歌载舞,歌唱新生活的最佳伴奏乐器,佤族民间到处流传着“听到木鼓响,脚底就发痒”的说法。
佤族木鼓,大致有三个作用:其一是用于[YongYu]祭祀,1958年以前,佤族猎人头祭木鼓(58年后国家禁止),猎到老虎、豹子等大型动物也祭木鼓。山寨里魔八砍牛尾巴做大鬼,把木鼓房里的人头送出木鼓房,祈求山寨平安,谷物丰收;其二是用于[YongYu]报警。山寨受外来侵犯或发生火灾时敲响木鼓,召集寨民抵抗外来侵犯或扑灭火灾。其三是用于[YongYu]歌舞娱乐的乐器,这是解放以后至今木鼓最主要的用途。
木鼓节是阿佤人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是由佤族民间古老的拉木鼓、跳木鼓房、祭木鼓、剽牛、祭祀等一系列[XiLie]宗教活动以及从生产生活中发展演变而来的,是集中展示[ZhanShi]阿佤文化的重大节日。
中国佤族木鼓节及其系列[XiLie]活动于每年的4月10日至13日在中国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ZiZhiXian]举行。节日期间主要举办热闹隆重的拉木鼓、镖牛祭拜司岗里、朝拜龙摩爷、民族[MinZu]体育竞技、民风民俗展示[ZhanShi]、民族[MinZu]歌舞表演、大型篝火联欢、千人品尝阿佤水酒以及舂米、织布、民族[MinZu]工艺制作等展示[ZhanShi]活动品及农副产品展销等一系列[XiLie]活动。木鼓节期间,浑厚悠扬的木鼓声响彻佤山,整个佤山沸腾了,人们和着欢快的节拍,踏歌起舞,忘记[WangJi]了年龄、忘记[WangJi]了身份、忘记[WangJi]种族,尽情舞动、舞动……。木鼓敲醒了佤山、敲出了佤山新希望、敲出 “团结、勇敢、勤劳、奋发向上”的民族[MinZu]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