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地区崛起 > 甘肃 >
求职受骗投诉:执法部门称处理有难度--国家年鉴
4月2日下午,记者[JiZhe]来到工贸大厦15楼的“人事部”要求退还全款时,一名工作人员[GongZuoRenYuan]告诉记者[JiZhe]:“你们的工作可以参加培训,也可不参加培训,这由你们自己选择,要退钱确实没那么容易,这就叫‘上树容易下树难’。”听完这话,记者[JiZhe]对这家公司是不是“皮包公司”提出了质疑。不想,该工作人员[GongZuoRenYuan]不仅承认了事实,还道出了更深的内幕:“你怎么这么聪明,我们这就是‘皮包公司’!既然说到这个程度了,我就实话告诉你们,这里的工作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外面路边的广告不要再看了。再说,送货工哪有那么高的工资?天上能掉馅饼吗?标明的送货工2800元的工资,实际上能拿到2200元就不错了。”
通过暗访记者[JiZhe]了解到,这类“皮包公司”除了参与招聘工作的“人事部”工作人员[GongZuoRenYuan]之外,上面还有老板,每招聘到一个人,工作人员[GongZuoRenYuan]只能提成20%,其他的钱要全部交给老板。该工作人员[GongZuoRenYuan]笑着告诉记者[JiZhe]:“你们才交了280元,人家都有人交380元呢,这都不一样,说白了就是看人下菜,要不你们入伙,咱一块干呗。”此人意外道出的实情让记者[JiZhe]哭笑不得,事情怎样发展,怎样处理,怎样收尾,早就被这些人设计好了,而求职者[QiuZhiZhe]一旦交了钱,就只能跟着他们转。
招聘为由一道一道剥求职者[QiuZhiZhe]的钱
暗访中记者[JiZhe]还了解到,参与招聘的一些工作人员[GongZuoRenYuan]也是被招聘进来的。经过几次沟通,记者[JiZhe]知道了其中一名工作人员[GongZuoRenYuan]的电话号码。2日晚,记者[JiZhe]拨通了该工作人员[GongZuoRenYuan]的电话,表示也想“入伙”,攀谈中,这名工作人员[GongZuoRenYuan]不仅劝说记者[JiZhe]不要去北京,还直白地告诉记者[JiZhe]:“他们就是以招聘为由一道一道剥求职者[QiuZhiZhe]的钱。”
“你们去火车站的那天下午,我就想把一些事情告诉你们,但是没办法,我们的电话在上班时间都是被监控的,不能乱说。其实我就是劝你们别去北京。你们也不想想,他们为啥要把你们安排到北京去?北京4000元到5000元的工资都是假的,哪有那么高!说实话你们去了北京就是让你们去当保安,并不是跑北京的专线押运员。”这名工作人员[GongZuoRenYuan]向记者[JiZhe]道出了原本不敢说的真相,“招聘的其他工作,例如话务员、业务员什么的全都是走形式,等你以后加入这一行就知道了。”
“直聘”广告随处可见且套路相同
从暗访第一天开始,记者[JiZhe]就在路边电杆、广告栏上搜寻这些所谓的“招聘信息”,跑了数十家单位后记者[JiZhe]发现,其中大部分套路相同,甚至介绍工作事宜的话都一字不差。而工贸大厦、西关什字和东方红广场则是虚假招聘的“重灾区”。
记者[JiZhe]在天水路的路边电杆上和广告栏中发现,一些“牛皮癣”和广告栏中张贴的招聘广告如出一辙,例如:公司高薪聘押运员4000 /月,配送员 2000/每月,话务员1600/每月……记者[JiZhe]发现,这些广告大都打着高薪的幌子来吸引求职者[QiuZhiZhe],上面除了大大的标题和岗位工资,就只有一个联系电话,没有单位名称,有些广告甚至直接写到:本单位直聘。
在暗访中,每打通一个应聘公司的电话,另一头的工作人员[GongZuoRenYuan]就会询问求职者[QiuZhiZhe]的年龄、家庭住址和工作经历。在求职者[QiuZhiZhe]说明求职意图后,工作人员[GongZuoRenYuan]就会告诉求职者[QiuZhiZhe],你坐某路公交车,到某处下车给我打电话来参加面试,其他事宜电话中说不清楚。
在暗访过程中,记者[JiZhe]还遇到不少求职者[QiuZhiZhe],一些有经验的求职者[QiuZhiZhe]告诉记者[JiZhe],他们所应聘的是文员、开票员和司机等职位,招聘单位一般都会收取数百元的置装费和办证费,这些费用大都不能在工资中扣取,不少求职者[QiuZhiZhe]在面试完后直呼不靠谱。求职者[QiuZhiZhe]袁先生告诉记者[JiZhe],他也有过被骗的经历,应聘的次数多了,招聘单位是不是正规单位现在一眼就能看出来。对于不少求职者[QiuZhiZhe]上当受骗的过程,袁先生说,招聘单位开出的优厚待遇极其诱人,在高薪的吸引下,求职者[QiuZhiZhe]往往会觉得几百元的置装费和办证费并不多,而等他们意识到上当之后再想要回钱时却并不容易,招聘单位在遇到求职者[QiuZhiZhe]要求退钱时,一般只会退其中一部分,而劳动部门[LaoDongBuMen]繁琐的受理过程也让许多人放弃了投诉。
文图/ 本报采访组
上当投诉 执法部门“爱莫能助”
根据求职者[QiuZhiZhe]普遍反映的受骗后投诉程序繁琐的问题,记者[JiZhe]以求职者[QiuZhiZhe]身份向兰州市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了求职被骗的遭遇。然而,按照要求写好投诉材料后,记者[JiZhe]却得到了“处理有难度”的答复。该大队工作人员[GongZuoRenYuan]表示,劳动部门[LaoDongBuMen]解决此类经济纠纷的途径都是通过走司法程序,如果没有相关的证据,投诉者的诉求目的最终也不可能达到。
投诉程序繁琐,想要退钱无法保证
4月1日上午,记者[JiZhe]以求职被骗为由拨通了兰州市劳动监察大队的电话,一名工作人员[GongZuoRenYuan]告诉记者[JiZhe],需要写一份投诉材料送到劳动监察大队。写好投诉材料之后,记者[JiZhe]于当天下午以求职者[QiuZhiZhe]的身份来到了劳动监察大队信访办。
信访办一名工作人员[GongZuoRenYuan]听取了记者[JiZhe]的求职过程后,要求出示身份证复印件、交钱收据和招聘单位的全称、法人代表、发证机关等的材料。她告诉记者[JiZhe],这种情况绝对是上当受骗,如果没有交钱收据,劳动监察大队也没办法处理。像这种“黑中介”骗取求职者[QiuZhiZhe]钱财的事情需要公安、工商和劳动部门[LaoDongBuMen]联合查处,劳动部门[LaoDongBuMen]只能受理有劳动协议、押金条和无故拖欠工资的投诉。
当记者[JiZhe]询问该工作人员[GongZuoRenYuan]是否能要回所交的钱时,她告诉记者[JiZhe]:“我们要找的是公司的法人代表,没有公司的具体信息我们也没办法,你们的钱能不能要回来无法保证,如果你们实在想要,就再写份材料,还要附上个人身份证或暂住证复印件、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书、投诉举报所需的押金收据和工资凭条等证据。”
记者[JiZhe]了解到,要在劳动部门[LaoDongBuMen]得到最终处理结果需要经过多个程序。首先,信访办接待;第二,转送到业务科室;第三,领导审批;最后回到业务科室,再由业务科室去查。
“黑中介”应对有方,执法部门无计可施
在将求职被骗的遭遇向兰州市劳动监察大队做了相关投诉后,4月2日,记者[JiZhe]再次来到兰州市劳动监察大队对暗访一事进行了说明。该大队副大队长陈公雷告诉记者[JiZhe],向劳动部门[LaoDongBuMen]投诉,需要提供招聘单位的名称、发证机关及法人代表名称等基本相关信息,如果材料不齐全,他们拿这些“黑中介”也没有办法。
陈公雷说,目前兰州市“黑中介”的数量不在少数,而且每年劳动监察部门接到的此类招工被骗的投诉也很多,但是,很少有人能拿出相关的书面投诉材料。因为劳动部门[LaoDongBuMen]最终解决此类经济纠纷的途径都是通过走司法程序,如果没有相关的证据,投诉者的诉求最终也不可能达到。
据他讲,兰州市的许多“黑中介”互相串通,往往刚查了一家,其他“黑中介”就都关门了,劳动部门[LaoDongBuMen]也无计可施。而且这些“黑中介”在行骗时很善于钻法律的空子,求职者[QiuZhiZhe]被骗的额度都很低,构不成犯罪,再加上缺少证据,所以这些年来,相关部门每年都会组织公安、工商、劳动等部门联合打击,但“黑中介”的问题依然未能得到彻底解决。
4月7日下午2时30分许,就此问题,记者[JiZhe]来到兰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管处,一名工作人员[GongZuoRenYuan]告诉记者[JiZhe],他们主要管辖的是无证无照经营的中介,而像这种以招工为名行骗的“皮包公司”都是有证的,应由劳动部门[LaoDongBuMen]负责,因为所有职业介绍单位在办理营业执照之前都必须出示由劳动部门[LaoDongBuMen]审核通过的职业介绍许可证,没有职业介绍许可证是不能办理营业执照的。
“有关部门只管发证不管经营行为?”
对于劳动部门[LaoDongBuMen]的说法,有不少市民提出质疑:“求职者[QiuZhiZhe]受骗,连劳动部门[LaoDongBuMen]都管不了,他们的合法权益究竟谁来维护呢?”
采访中,一名有过受骗经历的市民表示,当时他拨打了劳动部门[LaoDongBuMen]的投诉电话,被告知需要上交书面材料。对于劳动部门[LaoDongBuMen]的说法他表示并不可行,他说,等我们搜集好书面材料,交上去,劳动部门[LaoDongBuMen]再层层审批、审查,这无疑需要一段时间,等到那个时候,这些善于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黑中介”早已换地方了,劳动部门[LaoDongBuMen]又从何查起?市民张先生更是针对劳动部门[LaoDongBuMen]的说法提出质疑,他说,现在这些“黑中介”都是一些“皮包公司”,他们有相关部门所发的证件, 披着合法经营的幌子,背地里却干着骗人的勾当,难道有关部门只管发证而不管发证后的经营?
求职先看三证,加强自我权益保护
针对近段时间屡屡发生的市民招工被骗事件,有关部门希望通过本报提醒广大市民,到招聘单位应聘时,一定要查看该单位的三证是否齐全,这三证分别是劳动保障部门颁发的职业介绍许可证、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和物价部门颁发的收费凭证。
在民办职业介绍机构登记时,用人单位和求职者[QiuZhiZhe]交付各项费用后,应该向职业介绍机构索取注明收费项目并盖有该机构印章的票据。如果该招工单位无法出示这些证件和发票,市民一定要提高警惕,最好不要到这里应聘。同时,提倡市民在找工作时,尽量去兰州各个市、区级劳动部门[LaoDongBuMen]开办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加强自我权益的保护意识,让“黑中介”无机可乘。
本报采访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编辑:SN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