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地区崛起 > 黑龙江 >
哈尔滨铁路局支援南方铁路春运纪实--国家年鉴
纵横千万里破解“中国式难题”
--哈尔滨[HaErBin]铁路局支援南方铁路春运纪实
中广网哈尔滨[HaErBin]2月14日消息(记者[JiZhe]杨沼畔 通讯员刘明举、张永新)这是一个清一色汉子组成的上百人的特殊群体,这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钢铁队伍,这是一群新时期最可爱的人。
当全球三分之一的人为了一个共同目的——回家[HuiJia]过年,而进行人类历史上最壮观最庞大周期性迁移的时候,他们[TaMen]毅然决然地做出和这25亿人次“背道而驰”的抉择。
为了破解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国式难题”——春节回家[HuiJia]难,他们[TaMen]多则四、五百人少则上百人,一连10余年,听从召唤,远离家乡,远离亲人,牺牲自我,冲破艰难险阻,纵横千万公里,用汗水和心血铺就、温暖着数以亿计人回家[HuiJia]的旅程,实践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他们[TaMen]就是哈尔滨[HaErBin]铁路局三棵树车辆[CheLiang]段支援南方铁路春运的全体将士。
为了反映哈铁支南将士的风采和奉献精神,记者[JiZhe]在节日中走近他们[TaMen],见证了他们[TaMen]在奔波、奉献中迎来新春,耳闻目睹了他们[TaMen]那些感人肺腑而又鲜为人知的故事。
2011年春节比往年来的早些,一年一度的“回家[HuiJia]潮”也比往年来得突然,从1月中旬开始,数以亿计的人流就开始百川归海一样从各地奔向自己[ZiJi]温馨的港湾——家。
恰恰在这“三九四九,棒打不走”的数九隆冬之际,哈尔滨[HaErBin]铁路局三棵树车辆[CheLiang]段上百名支南将士,按照铁道部、哈尔滨[HaErBin]铁路局的部署,分别在佳木斯、哈尔滨[HaErBin]、齐齐哈尔、海拉尔等地告别亲人,挥师南下,奔赴北京、广东、江西、湖北、贵州、四川、重庆等春运最繁忙省市。
最先出发的是三棵树车辆[CheLiang]段佳木斯运用车间的将士。
1月11日晚,农历腊月初八在车间领队、支部书记尹托,车间技术专职才文革带领下,24名检车员分乘四列各编组19辆列车[LieChe]在风雪中向南方进发。
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东北的严寒很快给支南将士来个下马威,佳木斯至哈尔滨[HaErBin]间的气温已降至摄氏零下41度。为了防止冻车,确保列车[LieChe]供暖、供水管路畅通,尹托、才文革亲自上阵,和检车员们分头承包了76辆车体的焚火。
24名检车员成为名副其实的焚火工,不停地下灰、填煤、查温度、查管路……检车员苏雪斌、宋庆国、李志宏三人在出发前已经在库内忙活了一天一夜,当列车[LieChe]行驶到后半夜时,困意不断地袭来。他们[TaMen]互相鼓励着咬牙挺着,实在挺不住了就站起来,用凉水洗把脸,用手使劲地掐上自己[ZiJi]几把。
列车[LieChe]在风雪中前进,检车员们丝毫不敢懈怠,挑战着生理极限……
直到12日15时,当列车[LieChe]行驶到山海关后,车外温度才有所回升,检车员们一看不至于冻车,才轮流着休息。此时,他们[TaMen]中有的人已是两天两夜没合眼了。
三天后,这24名检车员和心爱的客车准时赶到东莞东客车检修基地。连续在车上[CheShang]奋战5昼夜的检车员们顾不上休息,又开始了对长途行驶的车辆[CheLiang]进行全面检修。1月18日,他们[TaMen]顺利开行首趟支南临客东莞东至南昌L294次列车[LieChe]。
1月17日,哈铁支南总领队、三棵树车辆[CheLiang]段副段长王峰率领三棵树乘务车间40名检车员和5组95辆支南客车车体再次南下,直奔目的地——北京西站。
在这支队伍中,58岁的检车员张忠才是主动要求参战的。他老伴患有多年的脑血栓后遗症,生活很难自理。车间领导考虑他的家庭困难,就不想让他去。可老张却说到,自己[ZiJi]这么大年龄了,能为支南做点贡献是多年的愿望。车间领导终于被他的执著所打动。他在出发前拉着老伴的手说:“领导这么关心我、信任我,我不能向组织提困难。你等着我,完成支南任务后我天天陪你”。在老伴依依不舍、含着泪花的目光中,他提着检点锤上路了。
一路上,张忠才总是闲不住,哪里活多哪里最累,哪里就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只有在休息的时候,他才一遍遍给照顾老伴的家人打电话,叮嘱一些注意事项。看在眼中的总领队王峰心疼地对他说:“家里有困难,就说出来,我们想办法帮你解决。”可他总是笑着答道:“没事,家里的事情早已安排妥当。”
2009年才参加工作的青年检车员廉冬冬是一员猛将,干起活来有一股拼命的劲头。当他所在的支南5组临客中第一列到达北京车辆[CheLiang]段时。他顾不上下车休息,而是拿起工具对车上[CheShang]冷热水部件进行仔细检查。在检查一节车厢厕所天棚时,他发现因为温度变化,造成输水管漏水,便马上钻进天棚带水处理。半个小时后,当他处理完故障从天棚下来时,全身湿透了,顺着裤脚往下趟水,冻得全身打哆嗦。当听领导说经过铁道部验收,哈局支南客车车体故障为零时,他才高兴地说:“淋得这一身水算是值了。”
从1月11日到1月22日,来自北国的20组客车车体近200名职工顺利抵达各自目的地,开始了长达将近50天的支南之旅。
2月1日,农历29。张灯结彩的北京城四处飘溢着节日的气息。
记者[JiZhe]在北京西站登上了开往赣州的L1903次临时客车。乘务长李甚广、检车员佟克用、周曰春在领队、三棵树车辆[CheLiang]段三棵树乘务车间支部书记刘绍鑫带领下精神抖擞地护送着节前最后一趟临客。
11时48分,列车[LieChe]开动后,记者[JiZhe]看到车上[CheShang]的旅客并不多,有的车厢仅仅坐着几个旅客。刘绍鑫告诉记者[JiZhe]:“今天车上[CheShang]虽然旅客不多,但我们的工作是丝毫不能大意的,就是车上[CheShang]只有一名旅客,我们也要按照满员的标准完成每一道程序。”
记者[JiZhe]果然见到三名检车员在各节车厢中穿梭往来着,随时处理一些突发故障。在他们[TaMen]巡视间歇中,记者[JiZhe]和57岁的检车员周曰春攀谈起来。这是他第六次支南,算今年已经连续4年没在家过春节。他告诉记者[JiZhe],患脑梗塞刚刚出院的85岁老母亲拽着他的手不愿意让他走,他想到自己[ZiJi]在支南队伍中经验丰富,能比别人做得更好的时候,还是耐心地把母亲劝住了,并一再向老太太保证:每到一地,都向您老人家报个平安。老人才把他放走。他眼中含着泪花对记者[JiZhe]说:“说实话,老人80多岁了,当儿子的谁不想多陪陪?可想想咱能为全国那些着急回家[HuiJia]的人尽点力,咱个人的牺牲算不了什么。”
不善言辞的57岁检车员佟克用也是第三次支南了。经验熟络的他在巡视车厢中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在40多分钟时间里就发现了煤仓门锁和个别暖气散热管漏水等故障,都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
第二天下午,抵达终点站赣州的列车[LieChe]在一片鞭炮声中迎来万家团圆的大年三十。
那些因顺利回家[HuiJia]而兴高采烈的旅客哪里知道,这些远离家乡的检车员在送走旅客和客运人员后,又返回已经空空荡荡的列车[LieChe]在除夕之夜,开始了新的征程转战湖北麻城……
2月2日,大年三十。11时52分,00277次临客缓缓驶出北京西站。严格说,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临客,因为车上[CheShang]没有一名旅客,只有10名支南人员。
这是完成了节前支南任务的三棵树车辆[CheLiang]段的5组支南临客的检车员在总领队王峰的带领下继续长途跋涉转赴成都、贵阳一带春运一线。
当夜幕将临的时候,到处鞭炮齐鸣、烟花怒放,王峰幽默地对记者[JiZhe]说道:“这鞭炮、烟花是在为咱们英雄的检车员喝彩、送行。”
为了在车上[CheShang]让伙计能够吃上顺口的年夜饭,王峰亲自下厨给会做得一手好菜的检车员李志儒当下手,除了当班的三名乘务员巡视各节车厢外,大家纷纷动手贴对联、打扫卫生、摆放桌椅。很快,餐车中飘出了炖排骨的香味。
列车[LieChe]行驶在京广线上,走走停停。在一个陌生的小站上,检车乘务长张宝庆接到了外孙女从东北老家打来的电话,两句“我想你,姥爷!”弄的老张眉开眼笑。“你想要啥礼物?姥爷回去给你买!”6岁的小家伙天真无邪:“我要两台电脑,还有三个大娃娃!”
列车上[CheShang]的年夜饭,简单而又温馨。十二个小菜,检车员李志儒可是下了真功夫的。除了当班的乘务员,副段长王峰破例让大家喝了点儿酒......
突然,不知是谁首先低下头来一句话也不说。在他的带动下,大家一下子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刚才还欢声笑语响成一片的车厢立刻一片寂静。这些外表粗糙的汉子们一个个偷偷地抹起了眼泪。
这些远离亲人远离家乡的最可爱的人,都在心中默默地叨念着:亲人啊,你们过得好么?亲人们,等待着我们早日归来!
2月3日,大年初一。8时50分,在车上[CheShang]度过大年之夜的三棵树车辆[CheLiang]段佳木斯运用车间的15名支南将士,拖着一身的疲惫在车间领队、支部书记尹托带领下,从南昌火车站顺利抵达郑州火车站待命。
此时,燃放烟花爆竹的硝烟还未散尽,人们依然沉浸在节日之中。
星夜兼程的尹托和伙计们忘记了旅途疲劳和隐隐袭来的饥饿,迅速和当地有关部门、单位联系临客开行方案和乘务人员食宿问题。然而,人生地不熟的他们[TaMen]一连找了几个钟头,也没有联系到协作单位。此时,经过数天的长途旅行,车上[CheShang]备的餐料已消耗殆尽,能够给人带来一丝温暖的只有一壶开水。尹托和伙计们忍着饥饿坚守在车辆[CheLiang]上,直到晚上19时,协作单位派人接他们[TaMen]下车,才吃上了大年初一的第一顿饭。
尹托和记者[JiZhe]谈起大年初一挨饿这件事的时候,平静地像是在讲别人的故事。他告诉记者[JiZhe],像这样的事在支南队伍中会经常遇到,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只要不影响正常行车,我们苦点累点也是应该的。
在采访中,记者[JiZhe]无时不被支南将士们宽广的胸怀、执著的事业心所震撼所感动。
他们[TaMen]也是普通人,他们[TaMen]也上有父母下有老婆孩子兄弟姐妹,也有无尽的亲情无尽的牵挂……
然而,在忠孝不能两全中,他们[TaMen]毅然地把自己[ZiJi]神圣的职责放在了不可撼动的首位。
在麻城,记者[JiZhe]结识了29岁的检车员屈力峰。这位快人快语的小伙子一提到自己[ZiJi]10个月大的女儿屈子晴就立刻无语,因为他已近一个月没有看到可爱的女儿了。他对记者[JiZhe]说:自己[ZiJi]离开时,女儿才9个月,可现在已经10个月了,不知道还认不认识我。
记者[JiZhe]问他:“你孩子这样小,爱人同意你来这么远支南么?”他说:“自己[ZiJi]也曾经矛盾过,但还是觉得应该来。因为自己[ZiJi]还年轻,为那么多回家[HuiJia]难的人尽些义务,是自己[ZiJi]当仁不让的选择。将来女儿大了,也会理解自己[ZiJi]的。爱人原来是一直不同意我来的,但我提前两个月就做好了工作,让爱人支持我这次远行。”
2月9日,大年初七。记者[JiZhe]在麻城开往东莞东的L615次临客上,看到54岁的老检车员朱凤标一脸和善,总是笑眯眯的,给人一种没有一点愁事的样子。跟车添乘的队长张英向记者[JiZhe]介绍道:他这是做给大家看的。这个年他和儿子都没在家过,他背地里说不定掉了多少回眼泪呢。
原来,老朱20多岁的儿子在哈尔滨[HaErBin]客运段当列车[LieChe]员,也赶上大年三十走班。上有78岁老母的这个和睦家庭,只剩下他老伴和老妈两个人在家过年。因为不能回家[HuiJia]过年,歉疚的老朱发疯一样天天给母亲、老伴打电话,叮嘱她们自己[ZiJi]回不去一定不要忘了包饺子。他告诉记者[JiZhe],他在北京的张一元茶庄为母亲买了一包好茶叶,现在一直带在身边,等回家[HuiJia]后孝敬她老人家。
说这话的时候,老朱再一次露出那种招牌式的笑容,仿佛幸福地回到了母亲、老伴的身边。
南北温度差异、饮食习惯的不同,让这些北方汉子很难适应,很多人患了感冒、腹泻、口腔溃疡、手脚龟裂,可他们[TaMen]都是默不作声地在岗位上坚持着。
52岁的检车乘务长张奎忠,到了南方后就感到身体不适。他以为自己[ZiJi]患了感冒,就坚持着吃了点儿伤风胶囊,仍然马不停蹄地奋战在第一线。
1月28日,当他从东莞东转场到贵阳前,突然发现自己[ZiJi]腰上鼓出了红红的水泡。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没和任何人提起,直到大年三十来到贵阳后,才请了假到当地医院检查。诊断结果出来后竟然是带状疱疹。
大年初一的早上,老张被伙计们强行送到当地医院住院治疗。每天,带队干部、休班伙们轮番来看望他,还为他垫付了3000多块钱的医药费。总领队、副段长王峰和从哈尔滨[HaErBin]赶来的段工会主席郭晓军也赶到医院慰问了他,并决定适当时候送他返回哈尔滨[HaErBin]继续治疗。
在采访中,记者[JiZhe]听到最多的是共产党员、乘务队长陈玉军老父亲病故都没有离队的感人事迹。
1月22日,陈玉军从北京西站出发去往成都,这是他连续在车上[CheShang]执勤的第8天。早上5点钟,他忽然接到姐姐发来的短信:父亲去世了。
尽管在支南队伍出发前,陈玉军专门从哈尔滨[HaErBin]赶到明水的老家,伺候了重病在身的父亲6天6夜,尽管临别时感到父亲已经病入膏肓,可这一噩耗还是让他惊呆了。他眼含泪水,默默地望着漆黑的车窗外。此时此刻,他悔恨交加而又矛盾重重。他知道,作为儿子和支南队员,摆在面前的是让他难以选择的两个答案。他选择哪一个都会让他心如刀绞、遗憾终生。
当他看到车厢里归心似箭的旅客和同事们布满血丝的眼睛后,渐渐地平静下来。他作出了自己[ZiJi]有生以来最沉重最艰难的一次抉择。他忍住泪水,冲着北方家乡的方向,在心中给父亲跪了下来,喃喃地说到:“爸爸,您会同意儿子的选择的。”
他在心里告诉父亲:现在车上[CheShang]严重超员,自己[ZiJi]和伙计们一铆钉一楔,离开一个人都会影响整个支南大局。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自己[ZiJi]在这种关键时刻是不能离开的。
他强忍着悲痛,告诉家人:“我不回去了,这里离不开!”
短短的十几个字,他却觉得说了半个世纪那样长。那时候,他明显感觉到了自己[ZiJi]的手在颤抖。
做出这一决定后,他依然平静地出现在拥挤的车厢中仔细地巡视,履行着自己[ZiJi]神圣的职责。可他苍白的面孔、红肿的眼睛,还是让同事张宝庆发现了异常。
信息很快传到段里。段长刘立志、段党委书记李宝峰要求他就近下车,赶回老家处理父亲后事。可被他婉言谢绝,一直没有离开工作岗位半步。
在采访有些消瘦的陈玉军时,记者[JiZhe]发现了他存在手机中的一条信息。那是陈玉军独自一人时写给老父亲的话:父亲啊,您在那间老屋后面,已铸就成儿子心中一座碑。就是躺下,您也会铺成一条路。时时刻刻连接着您和儿子。
漫漫回家[HuiJia]路,凝聚着哈铁人的心血与汗水,蕴含着支南人员的奉献与爱心。1
从冰天雪地的祖国最北端,到春暖花开的南国,支南的哈铁人舍小家顾大家,为了千百万的人们能过上团圆年,默默地奉献着、奋战着,诠释着铁路职工苦干实干拼命干的精神风貌。
到1月10日,这些新时期最可爱的人,已经纵横驰骋47万公里,发现防止车辆[CheLiang]故障百余件,安全发送旅客上百万人次,完成了支南阶段性任务。
然而,万里征程未下鞍。他们[TaMen]再一次次登上开往各地的临客,踏上了新的征程。新的挑战,新的使命,在呼唤着他们[Ta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