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地区崛起 > 香港 >
台湾高考强化多元入学改变一考定终身--中国年鉴网
文/党朝胜
■由于“指考”前“学历测试考试”的成绩也会成为高校提前抢学生[XueSheng]的标准,这就不会让学生[XueSheng]“一试定终身”;
■因有“资赋优异保送”制度,就可让一些“偏科”学生[XueSheng]再不用担心总分不够也可上到名校;
■因有“繁星计划”,一些偏远地区的学生[XueSheng]也可在“照顾弱势、区域平衡”制度下进入名校;
■台湾[TaiWan]中山大学[DaXue]自办的“南星计划”,还可让部分低收入子女、外籍配偶子女、原住民等类学生[XueSheng]得到照顾。
聚焦台湾[TaiWan]“高考”
炎炎6月,每年一度的大陆学生[XueSheng]高考刚刚结束。几乎同时,7月初台湾[TaiWan]岛内的高中毕业生们也将迎来他们的“指考”(即大学[DaXue]入学指定科目考试,简称“指考”)。那么,台湾[TaiWan]的“高考”与大陆有何异同?台湾[TaiWan]的“指考”又有着怎样的特别之处?两岸教育界又能从中总结出哪些可资借鉴的经验相互学习呢
网上选填志愿,每人填报志愿最多可达100个
最初,台湾[TaiWan]的大学[DaXue]招生都是各校自行办理。到了1954年,台湾[TaiWan]大学[DaXue]、台湾[TaiWan]师范大学[DaXue]等4所大学[DaXue]首次举行联合招生考试,考生近万人。此后,联考逐步扩大到几乎涵盖所有高校。当年,台湾[TaiWan]的大学[DaXue]考试录取率一直不高,直到1990年代初才突破4成,2000年后超过6成。
正是由于录取率较低,而年轻人又将上大学[DaXue]作为改变命运的最主要途径,因此老师、家长与学生[XueSheng]都对大学[DaXue]入学考试格外重视。为了能考上大学[DaXue],高中生常常是“出了学校进补校”,直到现在仍是如此,这也在岛内掀起了一股“补习经济”,岛内目前仍有上万所各类补习学校。另外,由于不少成绩好的学生[XueSheng]将上台大等名校作为人生最大梦想,甚至有人甘当“范进”。当年,陈水扁就为了能上台大法律系而不惜退学重考。由于迷信盛行,不论成绩好坏,很多学生[XueSheng]与家长甚至会在考前求神拜佛,一到考季,庙里总是香火鼎盛。
台湾[TaiWan]经济起飞后,更出现所谓的“考季经济”,五星级酒店有专门的“考试房”,超市有“考季热卖”专柜。就连台铁公司也抢搭考试风。“追分”、“成功”、“大庆”、“台中”都是台湾[TaiWan]的地名,因“大庆—台中”的火车票换个方向读就是“庆中台大”,而“追分”和“成功”两个地名也十分吉利。因此,随着考季临近,从追分站至成功站、从大庆站至台中站的火车票灸手可热。其实,这4个地方都在台中县,两张车票平时票价仅为11元台币,而台铁公司适时推出的含这两张车票的礼盒却价高至160元,但购买者仍趋之若鹜。
虽不可否认,台湾[TaiWan]大学[DaXue]联考制度培育了无数精英人才,也对台湾[TaiWan]社会结构变迁产生了深远影响,但“一试定终生”的升学制度也让台湾[TaiWan]高中教育目的受到严重扭曲。按当年的联考制度,所有大学[DaXue]校系都用一种统一也是唯一的考试方式招生,考生在成绩张榜后填报志愿,各校再择优录取,基本上不考虑专长问题,志愿亦属其次。因此,在1990年代后岛内要求对联考的改革声浪始终不断。
2002年,台湾[TaiWan]大学[DaXue]的考试制度正式改变,采取了强化自选特色的“多元入学”方案。新方案的基本要点是:1、“考试专业化,招生多元化”,招生途径除有类似传统“联考”的“指考”外,还有“推荐甄选”、“申请入学”、“资赋优异保送”以及“繁星计划”等;2、考生一律改采网络报名、网上选填志愿,每人可填报志愿最多可达100个;3、入学尊重个人意愿,学校录取基本以“志愿序”为准,成绩再好,也不能保证能上名校名系,成绩再差,名校名系也并非没希望。按照新方案,“指考”分社会组(相当于大陆的文科)与自然组(理科),社会组考国文、英文、数学乙、历史、地理5门,自然组考国文、英文、数学甲、物理、化学及生物6科,一般在7月1日至3日进行。
从“人人上大学[DaXue]”到“大学生[XueSheng]越来越不值钱”
自1990年代上半叶,随着“中央”民代、省市长和“总统”全面之直选的展开,“县县设大学[DaXue]”、“人人上大学[DaXue]”等选举支票满天飞,大学[DaXue]数量越来越多。目前,由台“教育部”主管的大专院校的数量达到162所,加上8所可以颁授专科、学士学位的军警院校,台湾[TaiWan]大专院校数量已达170所。与此同时,各学校规模也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学校总量的增加和院系规模的扩张,带动录取率越来越高。2005年,9.99万填报志愿的考生中,约有8.9万人被录取,台湾[TaiWan]大学[DaXue]录取率接近90%。
在此形势下,虽然台大等名校依然挤破头,但一般学校越来越难招到好学生[XueSheng],某些学校的个别院系,5门课程总分满分500分,但只需77.4分、平均每门15.48分就可上榜。当时就有人感叹,“真是想考不上大学[DaXue]也难啊!”而到2007年,台湾[TaiWan]大学[DaXue]录取率高达96.3%,而某校招收的最差学生[XueSheng]的成绩平均一科不到3分,更引发舆论哗然,台当局也不得不出面过问,并要求有最低门槛。到2009年,台湾[TaiWan]的大学[DaXue]招生考试录取率高达97.14%,但各校系录取缺额人数达6802人,有不少系组招生录取人数甚至为零,总体录取率与录取缺额率双双再创历史新高。
由于学校招生额越来越多,学生[XueSheng]只要想上学都有机会,加上“毕业即失业”现象长期得不到解决,多数台湾[TaiWan]大学生[XueSheng]的学习热情并不高。据岛内媒体描述,大学[DaXue]上课时,学生[XueSheng]总是稀稀拉拉,听课的学生[XueSheng]也不认真,讲课的也没动力。下课后,大陆高校常见的“抢座位现象”(上自习)在岛内几乎看不到。平常,学生[XueSheng]们强调个性,热心社团,关心选举,忙着找对象。在此情形下,大学生[XueSheng]的形象与身价也越来越低。台湾[TaiWan]《天下》杂志2006年11月发表的针对804位教授(施教)、大学生[XueSheng](受教)及家长(出资)三方进行的“大学[DaXue]教育大调查”结果显示,高达87%的大学生[XueSheng]和80%的家长承认当前大学生[XueSheng]素质不好。另有78%的大学[DaXue]教授认为,现在大学生[XueSheng]的素质不如10年前。80%左右的大学生[XueSheng]、家长和教授认为现今大学生[XueSheng]素质有问题;67%的大学[DaXue]教授更认为,陈水扁当局“教育部”推出的“五年五百亿卓越计划”,不可能培养出世界一流的顶尖大学[DaXue]。
由于岛内高校招生情况越来越不理想,高校老师失业、教育资源闲置现象越来越严重,甚至有个别学校已到关门边缘。为此,一些老师不得不转向大陆就业,不少学校越来越将希望寄托在招收大陆学生[XueSheng]赴台就读上。正是在这样的压力下,台立法机构在2010年通过了可让大陆学生[XueSheng]赴台就读学位的“陆生三法”,而首批学生[XueSheng]将在今年下半年成行。
台湾[TaiWan]高等教育借力大陆,大陆教改亦可借鉴台湾[TaiWan]
应该说,岛内大学[DaXue]入学制度改革历经近十年的摸索,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不少失败的教训。这对大陆的教改而言,虽不能照搬照抄,但多少也有些借鉴意义。而大陆学生[XueSheng]在台湾[TaiWan]教育体系中的出现,又为台湾[TaiWan]大学[DaXue]入学制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首先是台湾[TaiWan]的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确实有不少可取之处。由于“指考”前“学历测试考试”的成绩也会成为高校提前抢学生[XueSheng]的标准,这就不会让学生[XueSheng]“一试定终身”;因有“资赋优异保送”制度,就可让一些“偏科”学生[XueSheng]再不用担心总分不够也可上到名校;因有“繁星计划”,一些偏远地区的学生[XueSheng]也可在“照顾弱势、区域平衡”制度下进入名校。而台湾[TaiWan]中山大学[DaXue]自办的“南星计划”还可让部分低收入子女、外籍配偶子女、原住民等类学生[XueSheng]得到照顾。总之,“招生多元”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XueSheng]的思想压力,增加了学生[XueSheng]与学校的双向选择权,增加了贫困家庭子女的学习机会。所有这些都是值得借鉴的地方。
其次,是必须注重专业,“外行不能领导内行”、“政治不能干预教育”。台湾[TaiWan]高校教育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大的问题,其实与“非教育因素”有关。确实,人人都有上大学[DaXue]的权利,但并不能短时间内一哄而上,也不能没有基本的门槛设置;县县都可建大学[DaXue],但不能有条件上,没有条件也硬上。岛内政治人物为了拉选票,选前乱开支票,选后“大跃进”硬干蛮上的结果,只会无法保证学校、学生[XueSheng]与学习的质量。而在改革过程中,台当局在选用人才时“政治至上”、“酬庸至上”,让一些非专业人士管教育改革,这自然要出问题。成立大学[DaXue]只有“进入机制”,没有“剔除条款”,大学[DaXue]成立后就难以关门,也难保高校质量良莠不齐。此外,领军人物在推动招生制度改革时,并不能解放思想,思维未脱离原有窠臼,难怪有人忧心,考试制度虽将从单一走向多元,“但整个社会充斥的由联考制度带来的价值观,根本无法改变”。
此外,台湾[TaiWan]教育要想有更大发展,同样也离不开大陆。近年来,岛内“少子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这样一方面,大学[DaXue]入学人数在不断减少,另一方面,不少大学[DaXue]还在不断扩大规模,两者之间的差距必然导致学校招生不满,而因没有竞争,部分学生[XueSheng]自然会学习不认真。正因此,岛内有识之士早就呼吁开放陆生入台。事实上,大陆交换生在台学习几年的效果证明,大陆学生[XueSheng]不但能够解决岛内生源不足的问题,而且还能带动台湾[TaiWan]学生[XueSheng]的学习热情。更难得的是,两岸不同教育体制下的师生在一起还经常能碰出新的火花。如台湾[TaiWan]某大学[DaXue]的一项课题原本要数年才可能完成,但在大陆交换生参与后,一个月就解决了难题关键。再比如,大陆某位艺术类交换生与台湾[TaiWan]老师合作创造了雕塑领域的新门类。由此可以预见,随着今年正式招收大陆学位生,岛内高校必将出现新的气象。
(作者单位为社科院台湾[TaiWan]研究所)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