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由国务院办公厅、新闻出版署批准并发证,新华通讯社主办,以中、英文两种版本在北京和香港同时向国内各省市及海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开发行。国务院办公厅曾发文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创刊以来,在国内外的影响日益扩大,已成为反映社会主义中国的改革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综合性年鉴”是了解中国、研究中国、投资中国的权威工具书和重要决策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每年一版,由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中央、国务院各部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部分副省级市各一位负责同志担任编委,内容采用部类编辑法,分设国家机构、公检法司、经济总类等42个部类,200多个分目。对内全面介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对外全方位树立我国的国际形象。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狂人刘文典:顶撞蒋介石 看佛经挨打
copyright dedecms
刘文典(资料图)
dedecms.com
顶撞蒋介石
1927年8月,刘文典受安徽省政府之聘,到安徽省首府安庆筹办安徽大学。安徽大学开始招生后,他任法学院院长兼预科主任,行校长之职。
第二年,学校发生学生风潮。此时,蒋介石以国民政府首脑的身份来到安庆,召见刘文典。见面时,刘称蒋为“先生”而不称“主席”,引起蒋的不满。蒋要刘交出在学生风潮中闹事的共产党员名单,并严惩罢课学生。刘当面顶了回去,说:“我不知道谁是共产党。你是总司令,就应该带好你的兵。我是大学校长,学校的事由我来管。”说到激烈处,两人互相拍桌大骂,一个[YiGe]骂“你是学阀”,一个[YiGe]骂“你是新军阀”。蒋介石恼羞成怒,当场打了刘文典两记耳光,并给他定了个“治学不严”的罪名,把他关进了监狱。 内容来自dedecms
此事在全国的教育界、学术界引起了极大震动。安庆的学生举行示威游行,要求“保障人权”、“释放刘文典”。后来,由于国民党元老蔡元培等说情、力保,陈立夫又从中斡旋,蒋才以“即日离皖”为条件,释放了刘文典。
他的老师章太炎听说此事后,在病中特意作对联相赠:
养生未羡嵇中散, 内容来自dedecms
疾恶真推弥正平。
织梦好,好织梦
章太炎把他比作敢于顶撞权贵的“祢衡”,对他的气节甚为赞赏。 内容来自dedecms
看佛经[FuJing]挨打
刘文典在清华大学[QingHuaDaXue]任教时,需要查阅某种佛经[FuJing]。他听说北京西山香山寺藏有此佛经[FuJing],就前去阅看。 本文来自织梦
该寺有严格规定,非佛教人士,不准借阅藏书。允许借阅者必须在寺内念经堂正襟危坐,也不得以手指沾口水翻书页,必须用寺院特制的篾子翻阅,违者受罚。该寺管理藏书的老和尚[HeShang]与刘文典略有认识,知道他是著名学者,特准他借阅,佛堂内也不派僧人专门看守。阅前,老和尚[HeShang]向他详细介绍了阅读规则,他当即承诺,严守规约。
织梦好,好织梦
老和尚[HeShang]去后,刘文典静坐读经。看了一会儿,他因路途劳顿,有些疲倦,见室内有一空床,便趁机持书卧床阅读。不料,他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copyright dedecms
不知过了多久,正在睡梦中的他忽然听到骂声,头面受到扑打。他睁眼一看,老和尚[HeShang]边打边斥责说:“你言而无信,竟把佛经[FuJing]丢在地上!”原来,他睡着之后,手一松,身子一歪,手中的佛经[FuJing]也就随之掉落。老和尚[HeShang]本来想与他谈论佛学,进来一看这情景,顿时[DunShi]火冒三丈,拿起扫帚就打过来。 内容来自dedecms
此举有如当头棒喝,刘文典顿时[DunShi]清醒。他一面苦苦求饶,一面在佛堂内抱头鼠窜。老和尚[HeShang]见他甘心挨打,并没有教授架子,怒容一变,“扑哧”一声笑了。不打不成交,刘文典和老和尚[HeShang]成了好朋友。老和尚[HeShang]到清华大学[QingHuaDaXue]拜访,他还专门设素斋招待。
择时讲《月赋》
刘文典在西南联大开设《庄子[ZhuangZi]》、《文选》等课程。他讲课不拘常规,常常乘兴随意,倒也别开生面。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有一学期,刘文典开《文选》课。上课[ShangKe]前,先由校役带一壶茶,外带一根两尺来长的竹制旱烟袋。讲到得意处,他就一边吸旱烟,一边解说文章中的精义,下课铃响也不理会。有时他是下午的课,一高兴讲到5点多钟才勉强结束。有一次,他上了半小时的课,结束了上一讲的内容。同学们以为他要开讲新课。这时,他忽然宣布说:“今天提前下课,改在下星期三晚饭后七时半继续上课[ShangKe]。”原来,下个星期三是阴历五月十五,他要在月光下讲《月赋》。届时,校园里摆下一圈座位,刘文典坐在中间,当着一轮皓月大讲其《月赋》,生动形象,见解精辟。同学们也听得入了迷,觉得是一次难得的享受。 内容来自dedecms
当代庄子[ZhuangZi]
织梦好,好织梦
刘文典用了多年时间潜心研究[YanJiu]庄子[ZhuangZi]。1939年,他终于出版了《庄子[ZhuangZi]补正》(附《庄子[ZhuangZi]琐谈》)一书,共计十卷,达到了他学术生涯的最高时期。陈寅恪人称“教授之教授”、“大师之大师”,能为此书作序,刘文典顿时[DunShi]身价倍增。此书一出,刘文典在全国学术界获得“庄子[ZhuangZi]专家”的美誉。一贯恃才自傲的他也以国内有名的庄子[ZhuangZi]研究[YanJiu]专家自称。他每次上课[ShangKe]讲《庄子[ZhuangZi]》时,开头第一句总是说:“《庄子[ZhuangZi]》嘛,我是不懂的喽,也没有人懂!”言下之意是如果他不懂《庄子[ZhuangZi]》,别人就更不懂了,可见其自负之情。 本文来自织梦
在西南联大时,曾有人向刘文典问起古今治庄子[ZhuangZi]者的得失,他大发感慨,口出狂言说:“在中国真正懂得《庄子[ZhuangZi]》的,就是有两个人。一个[YiGe]是庄周,还有一个[YiGe]就是刘文典。”
内容来自dedecms
——摘自《近代学人轶事》,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版 dedecms.com
□ 叶 新/文 鲁 明/荐 (云南日报)
【链接】刘文典简介
织梦好,好织梦
刘文典(公元1889~1958年),字叔雅,原名文聪,笔名刘天民。安徽合肥人。祖籍怀宁县。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安徽大学校长、清华大学[QingHuaDaXue]国文系主任。1938年到昆明,先后在西南联大、云南大学任教,为九三学社成员。终生从事古籍校勘及古代文学研究[YanJiu]和教学。他讲授的课程,从先秦到两汉,从唐、宋、元、明、清到近现代,从希腊、印度、德国到日本,古今中外,无所不包。 copyright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