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由国务院办公厅、新闻出版署批准并发证,新华通讯社主办,以中、英文两种版本在北京和香港同时向国内各省市及海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开发行。国务院办公厅曾发文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创刊以来,在国内外的影响日益扩大,已成为反映社会主义中国的改革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综合性年鉴”是了解中国、研究中国、投资中国的权威工具书和重要决策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每年一版,由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中央、国务院各部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部分副省级市各一位负责同志担任编委,内容采用部类编辑法,分设国家机构、公检法司、经济总类等42个部类,200多个分目。对内全面介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对外全方位树立我国的国际形象。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孙中山两次死里逃生内情
延伸阅读:
●孙中山[SunZhongShan]:从跑堂到总统
●孙中山[SunZhongShan]不择手段为国民党党产筹得第一桶金 内容来自dedecms
● 孙中山[SunZhongShan]蒋介石学历也造假
dedecms.com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本文摘自《文史参考》(创刊号)第1期(1月上)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dedecms.com
康德黎(1851-1926年),英国人,阿尔伯丁大学毕业,曾为伦敦外科名医,孙中山[SunZhongShan]的老师。1896年孙中山[SunZhongShan]在伦敦遭清使馆[ShiGuan]绑架,康德黎全力营救。民国成立后,孙中山[SunZhongShan]就任临时大总统,康德黎特著《孙逸仙与新中国》一书,称誉孙中山[SunZhongShan]的伟大人格及其领导中国革命的目的,建设新中国的步骤等。 dedecms.com
伦敦蒙难 曾遭清朝使馆[ShiGuan]绑架 织梦好,好织梦
《十月围城》讲述的1906年清政府派刺客在香港暗杀孙中山[SunZhongShan]一事,纯属虚构。不过历史上有一件曾轰动一时的绑架孙中山[SunZhongShan]案,确是清政府所为。 dedecms.com
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SunZhongShan]于1896年10月1日辗转到达伦敦。但他并不知道,清廷早已对他的行踪进行了严密的监视。第二天,孙中山[SunZhongShan]来到在香港读书时的老师康德黎的寓所,师生在欢乐中重逢。 康德黎(1851-1926年),英国人,阿尔伯丁大学毕业,曾为伦敦外科名医,孙中山[SunZhongShan]的老师。1896年孙中山[SunZhongShan]在伦敦遭清使馆[ShiGuan]绑架,康德黎全力营救。民国成立后,孙中山[SunZhongShan]就任临时大总统,康德黎特著《孙逸仙与新中国》一书,称誉孙中山[SunZhongShan]的伟大人格及其领导中国革命的目的,建设新中国的步骤等。 本文来自织梦
康德黎是香港西医书院的创始人,1887年,孙中山[SunZhongShan]21岁时,由广州博济医院附设医校转学到西医书院就读。入校后,他与康德黎教授交往弥密,感情甚笃。毕业后,孙中山[SunZhongShan]即在澳门、广州等地行医并从事革命活动。他们虽很少见面,但却一直保持联系。来到康德黎家后,孙中山[SunZhongShan]受到了他们夫妇的殷勤款待,并被安排迁居到他们寓所附近的葛兰旅馆。 本文来自织梦
那时,清政府正在到处缉拿孙中山[SunZhongShan],曾命令驻英公使龚照瑗“不惜一切代价捉拿孙中山[SunZhongShan],死活不论”。然而孙中山[SunZhongShan]丝毫没有察觉,当时的中国公使馆[ShiGuan],没有牌也没有国旗,他在10天里9次从使馆[ShiGuan]门前路过。他哪里知道,使馆[ShiGuan]已拿到了他的照片,抓捕他的行动开始了。
织梦好,好织梦
10月11日(星期日)上午十时半,孙先生由葛兰旅馆去老师住处途中,当街被使馆[ShiGuan]人员一左一右强行挟持入使馆[ShiGuan],囚禁在使馆[ShiGuan]三楼一间窗户有铁栅的斗室里。中山先生被囚后,急于把自己的处境告诉康德黎老师,曾托使馆[ShiGuan]英国工人送信或用信纸裹着银币向窗外投掷,但屡试均遭失败且被发现。自此,使馆[ShiGuan]对孙中山[SunZhongShan]的看守更加严密了。这时,清驻英使馆[ShiGuan]根据清政府密令,正阴谋用7000英镑的高价,租一艘2000吨的轮船,把孙中山[SunZhongShan]装入一只特制的木箱内,准备几天后秘密押运回国处死。
在这十分危急的时刻,孙中山[SunZhongShan]从事的革命活动和危险处境感动了使馆[ShiGuan]英籍清洁工人柯尔。10月17日晨,柯尔冒着危险为孙中山[SunZhongShan]送信。当天深夜,由柯尔之妻霍维秘密投书康德黎住宅。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康德黎得知孙中山[SunZhongShan]被绑架后,连夜赶到苏格兰场警署,请他们出面干预此事。第二天,他又约孙中山[SunZhongShan]在港相识的英籍朋友孟生医师同去外交部,报告清政府使馆[ShiGuan]非法绑架、囚禁孙中山[SunZhongShan]事。但是都无结果。康德黎又到清驻英使馆[ShiGuan]交涉,更遭冷遇。他们两人心急如焚,深知稍有迟疑,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他们果断地一面由孟生告知清使馆[ShiGuan]:囚禁孙中山[SunZhongShan]已为外人所知,英国政府和伦敦警察署将出面干涉。一面由康德黎驱车至《泰晤士报》馆,拟约见该报记者,详细揭露清使馆[ShiGuan]在英国侵犯人权事件的始末。同时,康德黎为防止清使馆[ShiGuan]提前行动,又雇了私人侦探,坐在离使馆[ShiGuan]大门不远的汽车里,注视着使馆[ShiGuan]的一举一动。过了不久,孙中山[SunZhongShan]从柯尔送来的煤篓里收到一张纸条,带来了令人高兴的消息:“勉之,毋自馁!吾政府正为君尽力,不日即可见释。康德黎。”
10月19日中午,康德黎按英国外交部的通知将其学生被囚经过上报。英国外交部经过调查,得知清政府使馆[ShiGuan]确已向格来轮船公司租船,证实了康德黎的申述。于是,英国政府在舆论压力下,派了6名警察守候在清使馆[ShiGuan]门外,加以监视。10月22日,英国《环球报》以《惊人消息!》为题,首先披露了中国革命者孙中山[SunZhongShan]在伦敦被绑架事件。接着,伦敦各报均以特大标题相继报道了清廷使馆[ShiGuan]的这一丑闻。许多伦敦市民到使馆[ShiGuan]外抗议。清驻英使馆[ShiGuan]在各方舆论压力下,被迫同意释放孙中山[SunZhongShan]。
10月23日,康德黎迎接恢复自由的孙中山[SunZhongShan]。当孙中山[SunZhongShan]走出使馆[ShiGuan]后,热情的英国民众向孙中山[SunZhongShan]挥手致意。1897年,孙中山[SunZhongShan]在伦敦用英文撰写了著名的《伦敦蒙难记》,披露了这一事件的真相,孙中山[SunZhongShan]亦因此事而名声大噪。
伦敦的死里逃生,无论是在孙中山[SunZhongShan]的一生中,还是在反对清政府的革命运动过程中,都发生了重要影响。它更坚定了孙中山[SunZhongShan]反清革命的决心,同时也为孙中山[SunZhongShan]提供了一个宣传革命主张的良好机会。 本文来自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