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地区崛起 > 甘肃 >
八旬老人捡垃圾抚养43名弃儿 住院期间没人看望--中国年鉴
收养了43个娃他住院无人看望
87岁的陈尚义23年来靠捡垃圾抚养了43名被遗弃的孩子[HaiZi],但住院得请保姆陪护,他收养的孩子[HaiZi]没一个来看他
商报讯 定西老人[LaoRen]陈尚义上一周住进了兰州一家医院,做了眼睛手术。23年中老人[LaoRen]靠捡垃圾抚养了43名被遗弃的小孩,可现在自己生病住院却要请保姆来照顾他,而躺在病床上的八旬老人[LaoRen]梦中还牵挂家中的6个孩子[HaiZi]。
住院期间梦到家中孩子[HaiZi]
昨日是87岁的陈尚义老人[LaoRen]因白内障住进兰州一家眼科医院的第六天,老人[LaoRen]手术后,右眼上的纱布还未拆去。记者看到,和老人[LaoRen]同病房的其他病人都有家属陪护,但老人[LaoRen]只有一名保姆陪护。老人[LaoRen]告诉记者,昨晚他做了一个梦,梦到家里的6个孩子[HaiZi]被人领走了,他伤心地哭,后来就哭醒了,他现在很挂念家里的6个孩子[HaiZi]。这几个孩子[HaiZi]都还小,他岁数也大了,不知道以后这几个孩子[HaiZi]怎么办。记者从老人[LaoRen]口中得知,患眼疾的陈尚义,多年来一直想治好眼睛,但是家庭困难的他连医疗费都拿不出来。这次在兰州看病的手术费用和陪护费用都是由一家眼科医院支付的。
记者了解到,1987年的冬天,一名被抛弃在定西市火车站附近花圃里的婴儿改变了拾荒老人[LaoRen]陈尚义的生活。无儿无女、和老伴相依为命的陈尚义从此有了孩子[HaiZi]和一个哭闹声不断的大家庭,就从那时起,老人[LaoRen]在23年的时间里,共收养过43名弃婴,人们亲切地称他为“43个孩子[HaiZi]的爹”。
“老伴86岁了,家里还有6个孩子[HaiZi]没有被人领养,他们年龄都不大,老伴要照顾,所以这次做手术只有我一个……”说起这话,老人[LaoRen]的嘴角翘了翘,一个短暂的笑容过后,脸上恢复了平静。“你收养了43名孩子[HaiZi],就没有一个来看你的吗?”记者向老人[LaoRen]询问。“43个孩子[HaiZi],5个孩子[HaiZi]因为身体的原因,在我收养后的一段时间里夭折了,剩下6个孩子[HaiZi]还在家中,另外32个孩子[HaiZi]已经被其他家庭收养了,这些被收养的孩子[HaiZi]还没有一个来看过我,心里难受。”说完这话,老人[LaoRen]又笑了一下,但这次笑容停留的时间要长一些。
街头偶遇收养的孩子[HaiZi]不相识
在交谈中,记者从陈尚义老人[LaoRen]口中得知,已经被其他家庭收养去的32名孩子[HaiZi],基本都是被抛弃的婴儿,由于他收养这些孩子[HaiZi]时,孩子[HaiZi]的年龄大多在一岁之内,他养育了一年左右就有家庭来认养。“曾经在路上碰到过孩子[HaiZi]和领养者,但领养者看到我之后,并没有让孩子[HaiZi]和我打招呼,我心里确实不是滋味,但为了不影响孩子[HaiZi]的成长,我从来没有想过孩子[HaiZi]们回来看我。”陈尚义这样告诉记者。这名看似平静的老人[LaoRen],深深地叹了口气,慢慢对记者说:“我曾经养育过的每一个孩子[HaiZi],我都非常想念,但是我知道他们不会回来,所以我心态很平静。如果他们要来看我,我非常欢迎,再次见到他们是我此生最后的愿望了,我很想再拉拉他们的手,摸摸他们的小脸……”
在与老人[LaoRen]的交流中,记者了解到老人[LaoRen]收养的孩子[HaiZi]中,目前已长大成人,并且有联系的,只有一名在定西市当英语老师的杨云(化名),她还不定时地到老人[LaoRen]家中看看。随后记者根据老人[LaoRen]提供的信息,踏上了寻找这名孩子[HaiZi]的道路。
又不向孩子[HaiZi]要钱为什么不来看我们?
西部商报记者在路人的指引下,在定西市安定区民主街找到了陈尚义老人[LaoRen]的家。记者看到,一院由7间平房组成的农家院落夹在高楼间。走进院中,映入记者眼帘的是满院子整理好的各种垃圾。记者了解到,目前留在老人[LaoRen]身边的有6个孩子[HaiZi],这6个孩子[HaiZi]在老人[LaoRen]住所隔壁的北关小学上学。老人[LaoRen]没有子女,就把这些孩子[HaiZi]当作亲生孩子[HaiZi]抚养,不管多艰苦他们都坚持着。老两口收养小孩的事传出去后,一些弃婴者直接把孩子[HaiZi]放到了老人[LaoRen]家门口。目前,老人[LaoRen]主要靠捡垃圾卖的钱抚养身边的6个孩子[HaiZi]。
“收养的孩子[HaiZi]中,只有杨云和我们有联系,还会不时地到家中看看,但也是偷偷来,怕被养父发现。杨云以前也没来过家里,只是几年前上完学后一直没有找到工作,当时由于老伴收养孩子[HaiZi],和当地政府部门熟悉,杨云的养父便来找老伴帮忙解决工作,要不也见不上面。我们又不向孩子[HaiZi]要钱,他们为什么不来看我们?”老人[LaoRen]擦了擦眼泪对记者说。
对话
随后记者来到了杨云所在的定西某中心小学了解情况。记者从该小学几名老师口中了解到,杨云工作了5年时间,工作很认真,课教得也好,和学生容易打成一片,就是平时很少和同事说话,性格有点内向。他们只知道杨云今年年初刚结婚,目前住在父母家。
记者一直等到下午学校放学,才见到了杨云。
杨云:你们是从哪来的,找我有什么事吗?
记者:兰州。刚从张兰英老人[LaoRen]家出来。你认识陈尚义吗?
杨云:认识。
记者:老人[LaoRen]住院了,你知道吗?
杨云:不知道。严重吗?
记者:你觉得陈尚义老人[LaoRen]怎么样?
杨云:我没在陈尚义家生活过,不知道怎么评价。
记者:老人[LaoRen]没抚养过你?
杨云:那是很小的时候了,时间也不长,没啥印象。
记者:还记得最近一次是什么时候去的吗?
杨云:忘了,好像是年前吧。
记者:你现在的工作也是老人[LaoRen]帮你解决的吧?
杨云:自己上完学分配的,找过陈尚义。
记者:老人[LaoRen]生病了,你不去医院看看吗?
杨云:上课忙,没时间。
记者:那我把医院的电话留给你,要是没时间可以打电话。
杨云:好吧。
我们也期待着她的电话,这样至少对老人[LaoRen]是个安慰。 记者 张云 杨智勇
(编辑:SN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