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地区崛起 > 山东 >
青岛举办海葬活动 923名逝者魂归大海(组图)--中国年鉴网
“爸爸,这是你喜欢的大海[DaHai],我们以后来这儿看你、陪你。”27岁的罗晓兰一边抛撒骨灰[GuHui]一边含泪喃喃自语。4月16日早晨8时,随着一长三短的汽笛声,本市自1991年实行海葬以来最大规模的骨灰[GuHui]撒海活动[HuoDong]在莱阳路旅游码头举行,16、17日两天 ,共有923位逝者[ShiZhe]在2784名家属的送别下魂归大海[DaHai]。记者[JiZhe]了解到,目前本市海葬率为2.3%,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
7时10分
等待的队伍排了近百米
“原来这就是大海[DaHai]啊,真的很美。老头儿,把你葬在这里,我也安心了。”4月16日上午7时许,莱阳路旅游码头,59岁的唐女士[NvShi]捧着丈夫的骨灰[GuHui]盒喃喃自语,身边的女儿含泪搂着她的肩膀。离登船时间还有近1个小时,等待的队伍已经排出了近百米。
“我们是从石家庄赶来的,女儿昨天特意请了一天假陪我。”唐女士[NvShi]含泪告诉记者[JiZhe],丈夫去世近十年了,“海葬”是他生前最大的遗愿,以前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帮他还愿,这一直都是自己的心事。唐女士[NvShi]说,丈夫生前来过青岛[QingDao],最大的爱好就是游泳,而徜徉在大海[DaHai]的怀抱游泳则是丈夫一生的向往。“我们住的地方没有大海[DaHai],今天看到大海[DaHai]感觉好美。如果可以,希望百年之后孩子们也能把我葬到这里,让我陪着他。”唐女士[NvShi]说。
“爸爸,这是你喜欢的大海[DaHai]。”望着大海[DaHai],唐女士[NvShi]27岁的女儿罗晓兰哽咽着说,受父母影响,她很接受海葬这一环保方式,甚至认为这样的丧葬方式比土葬意义更大。
7时30分
87岁老人送妻最后一程
现场,市民政局殡葬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免费给逝者[ShiZhe]亲属每人准备了一束白菊花和白手套。此外,还特意制作了骨灰[GuHui]撒海纪念证,记者[JiZhe]看到,纪念证的色彩为蓝色,上面有逝者[ShiZhe]的照片、姓名、故去时间、海葬时间等。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负责人表示,由于此次人数较多,16日和17日两天将各分两批次进行海葬。
等待的队伍中,一位戴黑色墨镜的老人格外引人注目。他拄着拐棍,在儿女的搀扶下不住地抚摸着洁白的骨灰[GuHui]盒 ,不时问身边的人:“几点上船?”原来,老人名叫曾华威,来自胶南,已经 87岁高龄了。这次不顾家里人反对坐长途车赶到码头,是为送妻子最后一程。
“她是老革命了,一生最崇敬的就是周总理,海葬是她年轻的时候就定下的事了。”曾老告诉记者[JiZhe],妻子是3年前去世的,今年,他提出来要为妻子圆心愿,“以前我不同意,但现在想通了,希望以后也来这陪她。”由于海葬规定太小和年老的人不能上船,曾老就拄着拐杖默默地坐在岸上,看着孩子们帮老伴儿还愿。
8时30分
全家三十口海上送亲人
8时船开,8时30分,十余艘船只依次停在海中,哀乐响起时,所有人依次走到船边撒骨灰[GuHui]、抛花瓣。他们中,一家30口的庞大海[DaHai]葬队伍引起记者[JiZhe]的注意。
记者[JiZhe]了解到,这一家族来自北京、西安和青岛[QingDao],为了送一位老人,几十口人连夜从全国各地赶到青岛[QingDao]。“我的母亲叫陈秀兰,祖籍青岛[QingDao],60年前因工作原因去了北京。青岛[QingDao]是她的根,骨灰[GuHui]撒海是她的心愿。”53岁的周建华老人告诉记者[JiZhe],自己姊妹5人,这次送别母亲,全家老小几乎悉数到场。
“母亲生前总是说,‘你们那么孝顺,我活着的时候已经很满足了,没有必要买陵墓祭奠我,把我骨灰[GuHui]撒入大海[DaHai],你们去很多地方都能和我聊天说话’。”周女士[NvShi]说,以前,她还不是很能接受海葬,但现在想想母亲说得很对,如今全家已经达成协议,以后清明节将在家里以聚会的方式祭奠母亲。
■新闻延伸
报名者无一人来自农村
记者[JiZhe]采访了解到,本次骨灰[GuHui]撒海,有1147具骨灰[GuHui]亲属报名参加撒海。经最后确认、办理手续,参加本次撒海骨灰[GuHui]为923具,随船亲属2784人。逝者[ShiZhe]中,生前为青岛[QingDao]户籍的占88.5%,市内四区户籍的占87%。
“这是今年首次,也是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处长郭可凰告诉记者[JiZhe],随着居民思想的转变,“厚养善葬”观念逐步树立,自去年10月份本市举行首次免费海葬活动[HuoDong]以来,报名数量大幅上升,比去年同期增长5倍多。本次撒海活动[HuoDong],共为本市去世居民亲属节省经费40余万元。
采访中记者[JiZhe]了解到,虽然海葬已日益为人们所接受,但农村地区仍对海葬较为排斥。“青岛[QingDao]目前为止已经举行了60余次海葬,至今还没有一个农村户口逝者[ShiZhe]的家属报名参加。”郭处长说,目前,青岛[QingDao]海葬活动[HuoDong]遗体数量仅占青岛[QingDao]市每年火葬人数的2.3%,但这个比例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
下次海葬5月中旬举行
谈到有人认为骨灰[GuHui]会污染大海[DaHai]的问题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JiZhe]:“骨灰[GuHui]火化时的温度高达800℃至1200℃,焚烧后并非有毒有害物质,盛放骨灰[GuHui]的纸盒也是用可降解材料制成的。而骨灰[GuHui]撒海的地点,通常都会选择海水动力充足、冲入大海[DaHai]后不会回流的地点,因此整个海葬过程不会污染水质。”
随着撒海骨灰[GuHui]数量的不断增加,遇有清明等假日时,少数逝者[ShiZhe]亲属到海边烧纸祭奠。为引导市民文明祭祀,民政部门拟为撒海逝者[ShiZhe]建专门的纪念堂(碑、墙),供亲属祭奠怀念。目前建设地点初步选定为九峰陵或福海园。
此外,今后将根据报名撒海数量规模,适时组织撒海活动[HuoDong],而不仅限于每年清明节、农历十月初一两次。下次骨灰[GuHui]撒海活动[HuoDong]初步定于5月中旬。
文/ 记者[JiZhe] 孟琳达 图/记者[JiZhe] 孟达
(编辑:SN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