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地区崛起 > 四川 >
成都自愿戒毒所投资数千万3年仅救治50余人--中国年鉴网
昨日下午5点,42岁的侯力(化名)在家人陪伴下,来到位于双流航空港的四川成都戒毒[JieDu]康复中心,咨询自愿戒毒[JieDu]事宜。
陪他前来的还有成都武侯区簇桥社区、簇桥派出所的工作人员。如一切顺利,侯力本周就将入住该中心,开始为期3个月的自愿戒毒[JieDu]之旅。他也将成为《戒毒[JieDu]条例》生效以来,成都市乃至四川省相关机构收治的第一个自愿戒毒[JieDu]者。
四川成都戒毒[JieDu]康复中心,是四川省司法系统目前唯一接受自愿戒毒[JieDu]者的场所。2008年《戒毒[JieDu]法》颁布后,该中心开始建设,先后投资数千万元,能同时收治300名自愿戒毒[JieDu]者。
按照每期300人、3个月一个周期计算,两年下来,这里至少能收纳2400人。但实际上运行两年多来,这里一共只收治了50多人。目前在这里戒毒[JieDu]、康复的只有18人。
不过,随着2011年6月26日《戒毒[JieDu]条例》颁布实施,这种情况将得到改观。
不穿统一服装可随时申请离开
电视、梳妆台、独立卫生间……两名20多岁的女自愿戒毒[JieDu]者坐在床边,边聊天边看电视。她们都穿着自己的衣服,院里的工作人员也都穿着便装。如果事先不知情,很少人会想到这里是戒毒[JieDu]场所。
四川成都戒毒[JieDu]康复中心位于双流航空港,和成都强制隔离戒毒[JieDu]所仅一墙之隔。
一墙之隔,天壤之别。据康复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这里是自愿戒毒[JieDu],没有层层紧锁的铁门,也没有站岗的民警,负责矫治工作的民警都穿着便装。
同时,这里的戒毒[JieDu]者也穿便装,可在康复区内自由活动,看电视、聊天、看书、打牌……经过简单的请假手续后,他们随时可以离开,回家和家人团聚,甚至可以在家里过夜。当然,请假时间到了他们必须按时回来,继续接受戒毒[JieDu]康复治疗。如果对这里的康复、戒毒[JieDu]条件不满意,自愿戒毒[JieDu]者可随时中止协议回家。
27岁的陈虎(化名)是崇州人,吸毒已有多年。今年3月,他在医院接受了生理脱毒治疗后,回家住了一段时间。为避免复吸,6月1日,在医生建议下,陈虎自愿到四川成都戒毒[JieDu]康复中心,接受戒毒[JieDu]康复治疗。
“这里不像戒毒[JieDu]所,更像集体宿舍;这里没有白大褂,也没有正装的民警,可以穿自己的衣服,这让我更加坚定了戒毒[JieDu]的信心。”陈虎说,在这里康复戒毒[JieDu]治疗了一段时间,效果很好,目前正考虑结束治疗回家。
可以请假回家还能够恋爱结婚
牟新茂是四川省戒毒[JieDu]矫治劳教所副所长,同时还分管四川成都戒毒[JieDu]康复中心。
他说,2008年6月1日《戒毒[JieDu]法》实施以后,为适应法律规定,四川成都戒毒[JieDu]康复中心应运而生,该中心投资1700多万元,集生理脱毒、心理康复、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安置功能于一体,可同时容纳300名自愿戒毒[JieDu]者,“当时全国只有25个戒毒[JieDu]康复试点单位,我们是其中之一,这里还是四川省司法系统唯一接受自愿戒毒[JieDu]者的场所。”
牟新茂说,该康复中心与医院和强制戒毒[JieDu]所有本质区别,到该康复中心的自愿戒毒[JieDu]者,享有很大程度的自由,可以在康复区自由活动,可以请假回家,可以每天和家人通电话、随时接受家人来访,还能自由恋爱、结婚。
牟新茂说:“我们是在一种模拟社区环境下推行戒毒[JieDu]、康复治疗,戒毒[JieDu]者在这里并没有脱离自身的社区环境,这有利于戒毒[JieDu]后更方便地融入社会。”
社区戒毒[JieDu]+康复中心全国首创新型戒毒[JieDu]模式
6月26日实施的《戒毒[JieDu]条例》,从法律上鼓励自愿戒毒[JieDu],并明文规定了社区戒毒[JieDu]的相关事项。这给四川成都戒毒[JieDu]康复中心带来巨大转机。其实,早在《戒毒[JieDu]条例》草案公示期间,该中心就及时注意到了新条例中的重大转变。
牟新茂说,去年10月底,四川成都戒毒[JieDu]康复中心挂牌成立了武侯区社区戒毒[JieDu]康复基地,并在全国首创“社区戒毒[JieDu]+康复中心”的新型戒毒[JieDu]模式。
目前,成都市武侯区禁毒委与四川成都戒毒[JieDu]康复中心合作,开展社区戒毒[JieDu]康复试点。由武侯区火南社区、簇桥街道办事处与四川成都戒毒[JieDu]康复中心对接,开展“中心+社区(z+s)工作模式”。
这种模式是由康复中心为自愿戒毒[JieDu]者提供医疗、住宿、日常教育矫治及管理工作;而社区则负责为吸毒者提供必要的医药物品,为他们生理脱毒。据了解,此模式在全国尚属首例,标志着成都市戒毒[JieDu]康复工作开始向社区延伸。
今年5月中旬,四川成都戒毒[JieDu]康复中心与省内强制戒毒[JieDu]所达成一致,在戒毒[JieDu]所表现好的戒毒[JieDu]人员,将由强制戒毒[JieDu]转变为社区戒毒[JieDu],被送往四川成都戒毒[JieDu]康复中心接受戒毒[JieDu]康复。首批3人已由强制戒毒[JieDu]所转入康复中心接受康复。
收治人员严重不足3年来只收治50来人
四川成都戒毒[JieDu]康复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该中心的主要问题是收治人员严重不足。
按照设计规划,该康复中心可同时容纳300名自愿戒毒[JieDu]者,按照3个月一个戒毒[JieDu]周期计算,这里每年可收治上千名自愿戒毒[JieDu]者。
但实际上该中心成立至今3年时间,一共只收治了自愿戒毒[JieDu]者50多人。收治人数最少时,只有6人。目前,随着《戒毒[JieDu]条例》颁布实施,这里收治的人数达到18人,已创下历史新高。
按照康复中心成立时的设想,自愿戒毒[JieDu]者将从事生产劳动,并获取报酬。但由于目前自愿戒毒[JieDu]者太少,生产力有限,难以完成生产项目,暂时还没有厂家愿意与康复中心签订生产合作协议。
由于这个原因,目前收治的戒毒[JieDu]者实际上还不能“体验劳动带来的成就感”,这对他们心理脱毒是一个不利因素。
“社会对成都戒毒[JieDu]康复中心的理解太少,我们难以形成收治规模,很多工作难以开展。”康复中心工作人员说。
此外,康复中心只接受自愿戒毒[JieDu]者,没有强制执法权,戒毒[JieDu]者可以随时决定结束治疗并离开。
《戒毒[JieDu]条例》中明确提到,自愿戒毒[JieDu]者免予处罚,并要大力推行社区戒毒[JieDu]工作。工作人员说,这给四川成都戒毒[JieDu]康复中心带来巨大转机,这里或将迎来更多自愿戒毒[JieDu]者。
华西都市报记者曹一莎摄影刘陈平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