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放眼世界 >
第一把交椅争夺战:赫鲁晓夫的“逼宫”与“被逼宫”--中国年鉴网(4)
铁托:“问题在于制度”
铁托对于赫鲁晓夫的执政时期,曾说过这样一番话:“问题在于制度。由于赫鲁晓夫并未改变斯大林[SiDaLin]的基本制度,个人崇拜仍然像个幽灵在苏联政坛游荡,争夺权力[QuanLi]的斗争在这之后始终未能停息。”
苏联所发生的这些事情,“理论的、制度的和历史文化的因素可能更加具有决定意义”,而不必过分强调斯大林[SiDaLin]个人因素所起的作用。陈独秀晚年致友人信中说:“在十月后的苏俄,明明是独裁制产生了史(斯)大林,而不是有了史(斯)大林才产生独裁制”,那种认为“史(斯)大林的个人心术特别坏,这完全是唯心派的见解”。陈独秀一针见血地重申了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制度决定人。
亚美尼亚演员萨基扬讲过斯大林[SiDaLin]“虎死不倒威”的一个[YiGe]细节:
一次,在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拍戏,消防队来检查,说是摄影棚电线的布设有违安全规章。厂长和制片主任轮番解释,中尉消防队长不为所动。这时,“斯大林[SiDaLin]同志”(扮演斯大林[SiDaLin]的演员——作者注)举着烟斗缓缓走过来:“中尉同志,不要妨碍我们[WoMen]工作。您是在浪费宝贵的进口胶片。停止无谓的检查,立即回去办正事!”中尉见状,顿时脸色发白,嗫嚅着说:“是,斯大林[SiDaLin]同志,请原谅……”
一个[YiGe]强悍人物身后产生的影响,会形成经久不衰的强大磁场。身陷其中的人身不由己地“人推着不走,鬼催着飞跑”。
从本意上说,赫鲁晓夫是在极力改变斯大林[SiDaLin]形成的现状。他的儿子谢尔盖在《赫鲁晓夫下台内幕及晚年生活》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苏联曾刮过一阵风:以个人的名字命名城市、街道和村镇。不必说列宁格勒、斯大林[SiDaLin]格勒、捷尔任斯基广场等了,甚至什么莫洛托夫斯克、伏罗希洛夫[LuoFu]格勒、基洛瓦巴德也不断涌出来。赫鲁晓夫上台后作出决议:今后不得再以健在的政治活动家的名字命名城市。1962年夏天,赫鲁晓夫视察前不久建成的克列缅丘特水电站。随着水电站的建设,周边发展起一座新型的城市。当赫鲁晓夫一行的车队驶近城市时,大家看到,道旁的指路牌上居然用乌克兰文写着:“赫鲁晓夫市”。在欢迎仪式上,赫鲁晓夫开头表示了一番感谢,说他对城市以他的名字命名感到很高兴,感谢给予他如此高的荣誉。当这一城市的领导以为得计心中暗喜之际,赫鲁晓夫变了面孔,拉下脸来训斥道:“中央[ZhongYang]三令五申,你们[NiMen]就是把中央[ZhongYang]的决定当作耳旁风。这是听我的呢还是不听我的?你们[NiMen]把我究竟是往哪搁?”
在此书中,谢尔盖还写下这样一段话:随着赫鲁晓夫地位的巩固和权威的确立,“他的肖像愈来愈多地出现在莫斯科和其他城市的街道上。不断地引用他的语录,什么问题都要提到他的话……这时的父亲却屡犯错误,他对于煽动起来的颂扬运动抵制不力。他没有拍桌子严令停止的魄力。他软弱无力……”
在把赫鲁晓夫赶下台的1964年十月会议上,苏斯洛夫[LuoFu]代表苏共中央[ZhongYang]主席团所做的报告中,列举了赫鲁晓夫的十五大罪状,其中有这样的总结:
在此前二三年时间里,他手中集聚了巨大的权力[QuanLi],并且开始滥用权力[QuanLi]。他还贪天之功为己有,把全国的成就功绩都记在自己[ZiJi]名下。他根本不把主席团的权威放在眼里,蔑视主席团其他委员,对其颐指气使,拒绝听取他们的意见,对他们以及周围所有的人总是没完没了地予以训斥……
当赫鲁晓夫的地位得到巩固,权威得以树立后,变得越来越专横独断。在各种会上,他经常粗暴地打断报告人的话,插上一两句尖刻的批评意见。登峰造极的一个[YiGe]事例是,在联合国大会上他因发怒而脱下皮鞋敲讲台。
美国人多恩伯格在《勃列日涅夫——克里姆林宫的明争暗斗》一书中这样评价赫鲁晓夫,这大概也代表了西方人的观点:
一个[YiGe]在斯大林[SiDaLin]死后集体领导口号叫得最响的人,却把自己[ZiJi]变成了一个[YiGe]新的专制暴君,变成了肉麻的个人迷信的焦点,其程度甚至要超过已故的独裁者。赫鲁晓夫的画像到处悬挂,没有哪一篇演说,没有哪一篇文章,能不颂扬他的伟大……
赫鲁晓夫当年指斥斯大林[SiDaLin]的词语,现在几乎可以不作改动地用于他本人。专制体制中的第一把交椅,简直就是魔椅。一方面是独裁者个人的陶醉和膨胀,极权专制必然导向“吾皇圣明”、“唯我独尊”;另一方面是“一仕于人,则制于人”,当你一旦进入专制独裁的权力[QuanLi]场,对自己[ZiJi]的前程有所企求时,能不千方百计地投其所好讨他欢心吗?“楚王好细腰,宫女多饿毙”。共恶就是这样形成的。每一个[YiGe]生活于其间的人,或主动或被动,或有心或无意,都在起着齿轮和螺丝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