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中华崛起 >
南大西洋硫化物调查和印度洋科考取得重大进展--中国年鉴网
新华社北京3月30日电(记者 罗沙)记者30日从国家海洋局获悉,执行中国大洋22航次环球科考[KeKao]任务[RenWu]的“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已圆满结束第一[DiYi]、第二[DiEr]航段科考[KeKao]任务[RenWu],其中南大西洋硫化物调查和印度洋[YinDuYang]科考[KeKao]取得重大进展。
据介绍,此次环球科考[KeKao]任务[RenWu]第一[DiYi]航段主要在中印度洋[YinDuYang]东经80°地区、中印度洋[YinDuYang]海盆结核区和西南印度洋[YinDuYang]中脊热液区开展工作,共完成[WanCheng]10站浮游生物分层拖网、4站电视抓斗、1站结核区水下摄像和1站浮标布放等海上作业,超额完成[WanCheng]了航段预定的科考[KeKao]调查任务[RenWu]。
“大洋一号”第一[DiYi]航段首席科学家林荣澄表示,第一[DiYi]航段的主要成果包括获得中印度洋[YinDuYang]加密调查区大量物理海洋等环境观测数据,同时顺利完成[WanCheng]大量水体叶绿素a样品和水化学样品的分析工作,获取19.35千米深海多金属结核区水下摄像资料和结核实物样品17.5千克,完成[WanCheng]西南印度洋[YinDuYang]热液区环境调查,获得大量深海沉积物、水样和生物样品等。
第一[DiYi]航段还在西南印度洋[YinDuYang]热液区定点成功布放了一个大型深海综合锚系浮标观测系统,该观测系统为我国首次布放于远洋的多参数综合观测系统,可连续采集目标区域内的气象要素、表层及深层水文资料并通过卫星传输实现数据实时分析,对我国在西南印度洋[YinDuYang]洋中脊相关区域开展科学考察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海洋局介绍说,此次环球科考[KeKao]任务[RenWu]第二[DiEr]航段在南大西洋洋中脊完成[WanCheng]了我国首次使用海底声学深拖和无人缆控潜水器(ROV)作业,新发现3个热液区和4个热液异常区。共完成[WanCheng]2次潜水器作业、4次声学深拖、13站电视抓斗、79千米热液摄像等作业和分析工作。
“大洋一号”第二[DiEr]航段首席科学家陶春辉说,第二[DiEr]航段主要成果包括一个热液活动丰富洋中脊段的确定、二个重大高新装备在热液区的成功应用、三个新热液区的发现、四个新热液异常区的发现。第二[DiEr]航段还采集到大量硫化物、热液生物、热液沉积物、蚀变基岩等样品,拍摄了高清晰硫化物和热液生物等录像及照片,并首次在南大西洋观测到热液区双壳类、虾等生物。至此我国已在南大西洋发现了五个热液区,表明该洋中脊段是一个极具前景的硫化物富集区。
据了解,海底热液活动对海洋有着重要的热量和物质贡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海洋的物质组成和环境。陆地上的古代硫化物与海底硫化物的形成过程相似,海底热液活动是科学家们认识和了解陆地硫化物矿床形成演化的天然实验室,是当今科学研究前沿。
陶春辉说,此次使用海底声学深拖和无人缆控潜水器等高科技装备,获取了南大西洋部分区域的精细地形、底质和环境资料,这在国内尚属首次,标志着我国大洋科考[KeKao]技术正向国际先进水平迈进,并已进入机器人时代。
执行本航次科考[KeKao]任务[RenWu]的“大洋一号”科考[KeKao]船2010年12月8日从广州出发,途经南中国海和印尼巽他海峡,进入印度洋[YinDuYang]作业区进行作业,于2011年1月18日完成[WanCheng]第一[DiYi]航段任务[RenWu]靠南非开普敦港,2月27日完成[WanCheng]第二[DiEr]航段工作抵达巴西萨尔瓦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