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中华崛起 >
青海“十二五”以“四个发展”推动经济社会转型--中国年鉴社
保持经济增速 提升发展[FaZhan]质量
——青海[QingHai]以“四个发展[FaZhan]”推动经济社会科学转型
新华社西宁5月4日电(记者 骆晓飞、吕雪莉)“十一五”时期,青海[QingHai]紧紧围绕科学发展[FaZhan]、保护生态、改善民生三大任务,积极探索欠发达地区实践科学发展[FaZhan]观的成功之路,经济社会发展[FaZhan]和生态保护[ShengTaiBaoHu]等各项指标增速均走在了西部地区前列。
“十二五”期间,青海[QingHai]省将积极探索以“跨越发展[FaZhan]、绿色发展[FaZhan]、和谐发展[FaZhan]、统筹发展[FaZhan]”为路径的科学发展[FaZhan]模式,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和生态保护[ShengTaiBaoHu]建设工程,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FaZhan],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力争在人均经济总量和城乡一体化等六个方面继续走在西部前列,从而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FaZhan]成果。
加快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支撑跨越式发展[FaZhan]
“十一五”期间,青海[QingHai]累计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59亿元,年均增长20.9%。2010年,青海[QingHai]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50亿元,同比增长14.5%,创下30年来的最高增速;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也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06亿元。同期,城乡居民年均收入分别增长11.3%和11.2%。
一系列的主要经济指标反映出“十一五”青海[QingHai]在经济社会发展[FaZhan]方面成绩显著。但青海[QingHai]省委、省政府清醒地认识到,与全国乃至西部其他地区相比,经济社会发展[FaZhan]不足仍然是青海[QingHai]的基本省情。
“青海[QingHai]地区生产总值只占全国的0.3%,80%的支出靠中央补助;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不足全国的三分之二;30%的人口处于绝对贫困和低收入状态。”青海[QingHai]省社科院副院长孙发平说。
因此,青海[QingHai]省提出,“十二五”期间,将按照低碳、循环、生态、绿色的发展[FaZhan]方向,构建地方特色鲜明、竞争优势突出,在西部乃至全国有影响的新能源、新材料、盐湖化工、有色金属、油气化工、煤化工、装备制造、特种钢、特色纺织和生物医药等十大产业和若干产业基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同时,将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设施、民生、生态环保和“三农”等领域的投入,大力发展[FaZhan]现代生态农牧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
“实施产业振兴计划,打造以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和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重点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形成若干千亿元园区,使之成为支撑全省经济跨越式发展[FaZhan]的新引擎,这是青海[QingHai]实现跨越式发展[FaZhan]和赶超西部平均水平的现实需要。”青海[QingHai]省发改委主任张守成说,今年青海[QingHai]安排了重点建设项目76项,在建项目总规模达到3046亿元,较上年增长53.8%。
他表示,青海[QingHai]将紧紧抓住“十二五”开局和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支持藏区发展[FaZhan]以及玉树灾后重建的多重机遇,着力优化投资结构,提高工业、民生、藏区发展[FaZhan]的投资比重,以大项目、大企业投资推动经济继续快速增长。
生态优先战略确保青藏高原安全
青海[QingHai]在“十二五”规划中特别突出了“环境保护和建设”,提出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生态保护[ShengTaiBaoHu]与建设成果,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ShengTaiBaoHu]补助奖励政策并探索生态保护[ShengTaiBaoHu]长效机制,从而形成以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为屏障、以青海[QingHai]湖草原湿地生态带和祁连山水源涵养生态带为骨架的“一屏两带”生态安全格局。
据此,青海[QingHai]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FaZhan]潜力,将全省划分成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
据介绍,“十二五”期间,在包括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地区和以格尔木、德令哈为中心的柴达木地区,其主体功能定位在重要的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和全省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点区域,将重点开发;而三江源生态保护[ShengTaiBaoHu]综合试验区、青海[QingHai]湖流域及周边地区以及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等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将定位为全国最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保障省域生态安全主体区域,这些区域的矿产、水电等特色优势资源将视环境承载能力实施点状开发或禁止开发。
“长江、黄河、澜沧江和黑河均发源于青海[QingHai],这里的生态地位极其重要。”青海[QingHai]省社科院副院长孙发平说,通过完善有利于生态保护[ShengTaiBaoHu]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投资政策、生态环境监测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在生态功能区引导牧民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增强转移就业能力,走出一条生态保护[ShengTaiBaoHu]与牧民增收双赢的路子,是青海[QingHai]发挥生态优势和实现生态价值的必然要求,也是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FaZhan]的最现实途径。
张守成介绍,“十二五”开局之年,在继续加快推进三江源生态保护[ShengTaiBaoHu]和建设、青海[QingHai]湖流域与生态保护[ShengTaiBaoHu]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基础上,青海[QingHai]计划启动实施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ShengTaiBaoHu]和综合治理工程。同时,将围绕退牧还草、湿地保护、天然林保护和重点防护林等项目建设,完成封山育林110万亩、人工造林70万亩。此外,将全面推进草原生态保护[ShengTaiBaoHu]补助奖励政策,落实《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试行办法》,在三江源的21个县和格尔木1个镇开展减人减畜、农牧民培训等方面的生态补偿工作。
聚力民生工程促和谐发展[FaZhan]
青海[QingHai]“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经过5年努力,全省综合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社会管理水平上一个大台阶;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0%和12%;人均经济总量、人均投资强度、城乡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绿色发展[FaZhan]、生态保护[ShengTaiBaoHu]与建设等六个方面走在西部前列。
“围绕这一目标,今后5年青海[QingHai]将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实施教育、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建设、全民健康和社会管理创新等十大民生工程,让各族群众共享发展[FaZhan]成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FaZhan]。”张守成说。
据张守成介绍,通过实施教育惠民工程,到“十二五”末,青海[QingHai]要基本实现12年免费教育、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通过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力争5年新增城镇就业25万人,转移农牧区劳动力500万人次;在社会保障方面,要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障,逐步实现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和城乡衔接。此外,“十二五”期间,青海[QingHai]将规划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30万套、农牧区保障性及奖励性住房50万套,基本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并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和农牧民用电问题。
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规划、措施极大地鼓舞了青海[QingHai]各族干部群众。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副州长乔学智说:“政府规划中提出了‘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的目标,凸显了以人为本的发展[FaZhan]理念,顺应了青海[QingHai]各族群众的利益诉求和过上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
孙发平认为,解决重点领域和重点群体的民生问题,才能切实推动和谐社会共建共享,而民生改善反过来会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从而有效拉动消费增长。
“‘四个发展[FaZhan]’体现了经济发展[FaZhan]和社会进步相统一、区域平衡与内外资源协调发展[FaZhan]以及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FaZhan]要求,是一条经济加快发展[FaZhan]、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生态良性循环的发展[FaZhan]道路。”孙发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