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中华崛起 >
筚路蓝缕外交路——记新中国对外关系开启历程--中国年鉴
新华社北京6月10日电(记者 熊争艳)美国东部时间5月20日下午,纽约曼哈顿,联合国总部大会厅。
一场中美军乐团联合音乐会隆重举行。首次走进联合国的中国[ZhongGuo]人民解放军军乐团,演奏了《歌唱祖国》为音乐会“压轴”。
激昂的乐曲在这里回荡,难忘的历史在这里流淌……
40年前,同在这个大会厅,中华人民共和国迈出重返世界的关键一步: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通过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而这个东方大国迈向世界舞台的起点,要追溯到新中国[ZhongGuo]成立前夕。在正确分析战后国际形势的基础上,党制定了新中国[ZhongGuo]的外交[WaiJiao]方针和指导原则。
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条方针。
“前两条方针,使新中国[ZhongGuo]在外交[WaiJiao]上掌握了战略主动权,不受过去屈辱外交[WaiJiao]传统的束缚,肃清帝国主义在中国[ZhongGuo]的势力和影响,在政治上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WaiJiao]关系[GuanXi]。‘一边倒’则明确宣布新中国[ZhongGuo]将联合苏联,站在国际和平民主阵营一边。”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章百家说。
中国[ZhongGuo]人民革命的胜利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新中国[ZhongGuo]以独立自主的崭新面貌屹立于世界,这就为结束百余年来旧中国[ZhongGuo]的屈辱外交[WaiJiao],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型外交[WaiJiao]关系[GuanXi]创造了前提。
1949年10月1日,盛大的开国典礼刚刚结束,如织人流中,一批骑着自行车的人并不显眼。他们是新中国[ZhongGuo]的第一批外交[WaiJiao]使者,以这样朴素的方式,将毛泽东当天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及周恩来签署的新中国[ZhongGuo]第一份外交[WaiJiao]公函,送往各国旧驻华机构。
随后20个月,新中国[ZhongGuo]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至1951年底,新中国[ZhongGuo]已与20个国家[GuoJia]正式建立外交[WaiJiao]关系[GuanXi]。
新中国[ZhongGuo]成立后不久就提出了建立新型国际关系[GuanXi]的主张。1953年,周恩来在北京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新中国[ZhongGuo]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出现在国际舞台是在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上,中国[ZhongGuo]与苏、美、英、法一道,讨论了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参加这次会议,也是中国[ZhongGuo]通过大型国际会议争取和平协商解决重大国际争端的首次尝试。
日内瓦会议期间,中美代表还就双方公民回国问题进行了接触。这次会面在国际联盟大厦的一间会客室举行,谈判仅进行了15分钟。尽管如此,它仍是中美大使级会谈的先声,也为日后两国关系[GuanXi]的改善埋下了伏笔。
1955年,中国[ZhongGuo]参加在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这是中国[ZhongGuo]走上国际政治舞台进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开启了新中国[ZhongGuo]同亚非国家[GuoJia]广泛交往的大门。
面对西方持续的封锁,中国[ZhongGuo]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GuoJia]团结合作,相互支持,形成了兄弟般的友谊。
在一些大国断然拒绝援建坦赞铁路的情况下,仍处于经济困难时期的中国[ZhongGuo],毅然向非洲兄弟伸出援手。历时6年、耗资9亿元人民币建成了这条“东非交通大动脉”。
“这是对当时非洲大陆风起云涌的民族解放运动的支持。”曾连任三届非洲统一组织秘书长的萨利姆·艾哈迈德·萨利姆说。
到了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苏关系[GuanXi]的恶化引发了中国[ZhongGuo]外交[WaiJiao]格局的重大变动,中国[ZhongGuo]逐渐走上同时与美苏两个大国对抗的道路。争取“两个中间地带”成为中国[ZhongGuo]外交[WaiJiao]的重要任务。
中国[ZhongGuo]一方面积极支持亚非拉等国家[GuoJia]的反帝反殖民主义;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同西欧和日本的关系[GuanXi]。周恩来曾在1963年底至1964年初出访亚非欧14国,亚非领导人也频频访华。1964年中法两国克服了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上的巨大差异,实现建交,震动了世界。
上世纪60年代末,中国[ZhongGuo]已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公认的独立力量。与此同时,国际形势的发展也为中国[ZhongGuo]调整外交[WaiJiao]战略提供了契机。此时,中美关系[GuanXi]从表面看没有出现任何松动,但两国最高领导人却各自以独特的方式,谋局布子,着手调整战略态势,为打开中美关系[GuanXi]大门做准备。
1972年2月,尼克松对中国[ZhongGuo]进行“破冰之旅”,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标志两国开始走上关系[GuanXi]正常化的道路。
30多年后,曾以周恩来总理助理身份参与尼克松访华活动的熊向晖,翻着一份泛黄的美国新闻处电报回忆道,尼克松访华受到“美国人民压倒多数的支持。两党所有的政治领袖实际上都和尼克松总统一样,具有同中国[ZhongGuo]重新建立联系的愿望。”
随着中美关系[GuanXi]的改善,西方国家[GuoJia]纷纷与中国[ZhongGuo]建交,先是中英关系[GuanXi]由代办级升格为大使级,而后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中国[ZhongGuo]还与联邦德国、澳大利亚等建交。1972年成为新中国[ZhongGuo]成立以来同外国建交最多的一年。
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ZhongGuo]已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GuoJia]建立起正常的外交[WaiJiao]关系[GuanXi]。中国[ZhongGuo]外交[WaiJiao]取得的成就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不仅极大地改善了中国[ZhongGuo]的安全环境,拓展了中国[ZhongGuo]外交[WaiJiao]活动的舞台,而且为中国[ZhongGuo]的改革开放和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准备了条件,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