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中华崛起 >
福建力促民营企业成为调结构转方式的“生力军”--中国年鉴
新华社福州7月26日电(记者 胡苏)7月25日,福建省省长苏树林率领规模庞大的代表团赴上海,举办福建省民营企业产业项目投资恳谈会。参加恳谈会的业界人士认为,作为我国民营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福建持续为民企发展拓展空间、创造良好环境,将有助于民营经济在“调结构、转方式”、加速海峡西岸经济区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加重要作用。
“海西蓝图”备受民企青睐
25日下午,总人数达300多人的福建代表团在民营企业产业项目投资恳谈会期间,重点介绍了福建省在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物流、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的政策环境和产业配套基础,并推介了平潭综合实验区、武夷新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环三都澳等海峡西岸新兴发展区域。
一幅幅美好的“海西蓝图”受到各地民营企业的高度关注。此次恳谈会上,来自长三角、珠三角和中西部地区的民营企业先后4700多人次参加了各项推介活动,其中包括32家全国民企500强企业。会议期间新达成了169个合作意向项目,推动47个意向项目深化为可签订合同项目。
“海西发展蓝图受到如此众多的民营企业青睐,既令人惊喜,又在意料之中。”世茂集团董事局主席许荣茂告诉记者,自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福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海峡西岸对我的企业充满了吸引力。”应邀参加恳谈会的重庆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表现出极大兴趣。他说:“对于汽车、摩托车制造行业,福建具有良好的港口资源和对台优势,可为企业降低物流成本、吸引台湾先进人才创造条件。”
民营经济超越福建经济总量“半壁江山”
作为我国最早实行改革开放的地区之一,福建的民营经济起步较早。改革开放初期,福建民企发挥沿海、对侨优势,通过“三来一补”等外向型生产模式,逐步培育出一批知名企业。
福耀玻璃是诞生于福建省福清市的一家“草根”民企。从当初一家做水表玻璃的小厂到进入汽车玻璃行业,经过24年艰苦创业与跨越发展,如今的福耀已跻身世界汽车玻璃行业先进行列,产能位居世界第二,设备制造水平和技术研发能力达到世界一流。
“企业应当不断完善自我,学习国际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坚持自主创新,走品牌发展道路。”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这样解释自己的成功之道。
如今,像福耀玻璃这样的成功民企,在福建省内已不胜枚举。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无论是投入还是产出,福建民营经济均已超越全省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
据统计,2010年,福建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6%,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达15558家,占全省企业总数的78.4%;今年上半年,福建省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51%,民间投资对城镇投资增长的贡献率更是达到了68.1%。
苏树林指出,目前,福建民营经济增加值已占到全省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二。今后福建要加快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必须继续保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势头。
民企渐成调结构、转方式“生力军”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持续深入,当前企业正步入转型“攻坚期”。而今年以来国内外经济环境趋紧,令不少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民企遭遇较大生存压力。
“船大易搁浅,船小好调头。”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李文溥指出,福建民营经济比重大,企业数量多,在“转方式、调结构”的过程中影响巨大。
秉承着“爱拼才会赢”的“草根”精神,不少福建民企正咬紧牙关,于逆境中找机遇,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和品牌效应,努力成长为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力军”。
唐力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扎根于福州“海峡工业设计创意园”的民营企业。两年前,以出口柴油发电机为主营业务的唐力公司遭遇金融危机冲击,来自海外的订单大幅下降,企业一度面临生存困境。此后,唐力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引进绿色节能技术,开发天然气发电机组,大力拓展内贸业务;同时通过在海外铺设自有营销网络,持续稳定外需。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唐力公司内、外贸业务比重从2007年的3比7调整到如今的各占50%;依靠产品科技含量的提升,今年上半年公司订单量已达去年全年的三分之二,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0%左右。
“民营企业家懂得‘识天象’,把握市场机遇加快发展;善于‘看风水’,利用自身优势做大做强;敢于‘走夜路’,勇于探索,勇于创新;敢于‘闯激流’,勇于迎接挑战。”对于福建民企的生存“哲学”,苏树林高度评价。
苏树林指出,民营企业经过三十多年发展历程,具备了很强的灵活性和市场竞争力。民企在各个经济领域广泛分布,对于推动经济结构转型,是一个很好的资源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