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中华崛起 >
蓝色海洋上“大船梦”——中船重工自主创新之路--中国年鉴网
新华社北京8月9日电(记者 王敏)蓝色的黄海风平浪静、波光粼粼,香炉礁湾船坞里却热火朝天、焊花四射。一艘300多米长的VLCC(超大型油轮)进入总装阶段,工人正依照工序,有条不紊地焊接、测试。
这里是中船重工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船坞身后厂房的白底墙上蓝色标语写着“始终站在中国造船工业的最前列”。
一句标语,浓缩了我国最大的船舶企业坚持自主创新做大做强的奋斗历程,见证了我国几代造船人蓝色海洋上的“大船梦”。
百年船企何以长盛不衰
始建于1898年的大船重工,从一个被称为“小坞”的修船小厂成长为“造船航母”,创下我国造船业发展史上70多个“第一”。新中国第一艘万吨巨轮从这里驶向大海;第一艘出口船“长城号”走向世界;第一艘30万吨级超大型油轮突破国际封锁……
众多骄人纪录的背后,什么力量使它历经百年长盛不衰?从30万吨级超大型油轮诞生中可窥一斑。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肆虐,市场不景气,大船重工已经连续17个月没有订单。
认真研究国际市场后,大船重工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建造30万吨级超大型油轮。然而谈何容易?尽管是中国最大的造船企业,最大也只能造15万吨油轮,中国没有建造30万吨吨位船舶的经历,世界造船业早已被日韩企业牢牢垄断,并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
项目组永远忘不了首份棘手的订单和艰苦的谈判。当时船体寿命普遍是20年,国外船东提出要求延长至40年,舒适度要达到客船标准……苛刻要求的背后,对企业的设计能力、建造水平、组织管理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关系着中国造船在世界的声誉。
中国人必须做到!
为了确保项目万无一失,大船重工选择了一条“以我为主,与国外公司联合设计”的道路,充分利用中船重工集团的整体科研优势,通过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终于掌握超大型油船的关键设计技术。
30万吨VLCC总长330多米,相当于35辆5吨“解放”牌卡车首尾相接的长度:涂装部位总面积达98.4万平方米,相当于170个足球场的面积。
焊接质量、船体吃水结构等,都在考验着中国造船人。面对一个个拦路虎,公司专门成立了攻关小组对设计难点进行调查、论证分析确定对策,坚持自我研发分析,逐步攻克。首艘船交船时,一向挑剔的船东也露出满意的微笑,并把船称为“中国先锋”。在振动项目上,该船获得舒适度一级的资格认证证书,而这纸证书以往只有豪华游轮才有资格获得。
“我们能造VLCC后,宣告了日韩等造船强国在该领域垄断历史的结束,也宣告我国造船业新的一页的开始。”大船重工总经理于逢平说,从此国内船企开始大规模收到国际市场订单,中国造船备受世界瞩目。目前公司累计收到55艘VLCC订单,手持船舶订单在世界排名前五位。
创新是企业生命的源泉
“从建造VLCC中,企业学到最重要的一课,就是一定要坚持自主创新。”中船重工集团党组成员、新闻发言人孙波说,“别人能做的我们能做好,别人不能做的我们也能做,才能在国际上有发言权!”
为了科学利用场地,大船重工自主开发了“一条半造船法”,船体科学分段,在坞内优化对接、总装,使坞内工期节约1/3。
建造第一条VLCC时曾耗时700多天,目前已缩短到316天,建造速度始终保持国内最快。建造质量受船东好评,被认为已经赶上甚至超过日韩同类型船。
这一切得益于造船模式的数字化变革。从2002年开始,大船重工率先实现计算机三维建模,通过电脑模拟造船,船体、管系、电缆、外舾、设备等实现100%的三维建模,为现场施工提供精准数据。
自主创新背后,是中船重工强大的科研队伍和投入。目前,集团拥有专业齐全、力量雄厚的科技创新体系,拥有28个研究所,以及国家能源海洋工程装备研发中心等4个国家级研发中心,9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等。2010年中船重工技术开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8.5%。目前,集团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1人,高级技能人才1094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万多名,为自主创新提供了坚强的人力资源保障。
7月最新的《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名中,中船重工作为国内首家船舶企业成功上榜并位列全球造船业前三甲。从12年前重组成立时年营业收入144亿元、年造船能力120万吨的亏损企业,发展为营业收入1425亿元、年造船能力1500万吨的世界500强企业,是中船重工自主创新、开拓进取的写照。
多业创新做大做强
“下五洋捉鳖”是曾经多么遥不可及的梦想。7月以来,中船重工第702研究所等研制的“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进行多次下潜海试,大洋深处的无穷奥秘,正在世人面前徐徐展开。
大洋深处,水面舰艇、潜艇、水中兵器……中船重工还是我国海军装备科研生产的主体力量,攻克和掌握装备研制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极大地增强了我国战略威慑能力和我国海军在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能力。
除了军品、民船外,集团在非船领域形成了能源装备、交通运输、电子信息、特种装备、物资贸易等五大板块,蓄电池、钢结构、烟草机械等一批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品牌产品,并出口国外。
“下一步,集团要在理念、思路、模式、技术、体制、机制上进一步创新,做大做强军品、民船及配套、非船三大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持续协调发展。”孙波表示。
日前,“蛟龙号”成功完成海试任务,获得大量视像资料和测量数据。下潜5000多米同时意味着中国人可以走遍70%以上的地球海域。
有理由相信,坚持依靠自主创新,中国人将在广袤无限的海洋上不断书写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