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中华崛起 >

九天揽月谱华章—写在嫦娥二号卫星飞往深空之际--国家史册

  

九天揽月谱华章
——写在嫦娥二号飞往深空之际

    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王敏、邱学雷)从6月9日受控飞离月球,经过77天的漫漫征程,2011年8月25日,嫦娥二号卫星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从月球轨道出发,成功进入日地拉格朗日L2点环绕轨道。这标志着嫦娥二号顺利完成了各项拓展试验。

    时光回溯。2008年2月15日,在雪花纷飞、阵阵爆竹声中,国务院正式批准探月工程二期立项。探月工程二期的大幕由此拉起!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发射成功……

    2011年4月1日,嫦娥二号安全运行180天,达到半年设计寿命,全面实现了既定的工程目标和科学探测任务……

    回首嫦娥二号走过的漫漫征程,这其中有汗水,有苦涩,但更多的是沉甸甸的喜悦。在深空探测的征途上,嫦娥二号续写了新的辉煌,为我国探月工程后续任务乃至深空探测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学管理 确保工程高效运行

    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不懈追求。嫦娥、吴刚,夸父、后羿,寄托着中国人民对浩渺、深邃宇宙的向往。

    如果说嫦娥一号开启了中国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奥秘的第一步,那么嫦娥二号则是对未知的进一步探索。探月工程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严谨科学的管理。

    在嫦娥二号工程中,以国防科工局为牵头单位的探月工程重大专项领导小组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协调相关部门,不断总结经验,积累了重大科技专项工程的管理经验。

    首先是科学谋划,深入论证。从前期嫦娥二号的立项、到科学试验的开展再到后续的拓展试验,每次任务的确立都是在观点的激烈交锋和碰撞中产生的,反复论证、不断推演,保证了嫦娥二号每一阶段任务的可靠、可行。

    探月工程立项4个月后,国防科工局组织专家对嫦娥二号任务进行了科学、深入的论证。在综合考虑工程一期取得相关成果、二期工程的技术难度、备份产品的技术状态和工程相关系统条件的基础上果断决定,将嫦娥一号的备份星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命名为嫦娥二号,作为二期工程技术先导星进行发射。

    嫦娥二号寿命期满后,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卫星作用,深化和拓展月球及深空探测成果,2011年3月,探月工程重大专项领导小组组织带领各方面有关专家,系统研究、科学策划,决定嫦娥二号卫星寿命期满后开展三项拓展试验:补全月球南北两极的图像;再次降至近月点15公里轨道高度,对虹湾地区进行高分辨率的成像;择机从月球逃逸,飞往更远的深空。

    其次,体系健全、协作配合。组织体系的健全是确保工程高效运行的关键。嫦娥二号任务由工程总体和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地面应用五大系统构成。如果将嫦娥二号比作一艘大船,工程两总系统则是这艘大船的掌舵者,他们始终坚持保质量、保进度、保安全,保成功,确保了工程的顺利进展。

    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和地面应用五大系统,参与的上千家单位,参与的人员有数万人,大家大力协同、密切配合,圆满完成了嫦娥二号的飞天任务。

    再次,严格管理、责任落实到人。科学试验来不得一丁点马虎。航天工程是高风险事业,任何一个极微小的失误都可能对工程造成巨大影响。为确保嫦娥二号工程的完满成功,工程总体严把质量关,使嫦娥二号绝不带任何问题、任何隐患、任何遗憾上天。

    据了解,国防科工局和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各系统主管部门组成3个检查组,分区域、分批次对主要承研、承制单位质量问题进行了严格、细致的检查,确保“嫦娥”身上的每一器官都是健康的。

    创新突破 勇攀航天事业高峰

    以月球探测为起步的深空探测工程,集成了大量高精尖技术成果,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在嫦娥二号的工程研制阶段,研制人员加强自主攻关,集成创新,在长三丙火箭的研制上,8项可靠性措施得以增强,此外在CCD相机、高灵敏度X波段深空应答机、集成化数据处理单元等方面也取得了一批关键技术。

    在任务试验阶段,嫦娥二号实现了六大技术突破。嫦娥二号突破运载火箭直接将卫星发射至地月转移轨道的发射技术,直接将卫星送入地月转移轨道;试验了X频段深空测控技术,初步验证深空测控体系,为嫦娥三号任务积累了工程经验;验证了100公里月球轨道捕获技术,为嫦娥三号任务探索了技术途径;验证了100公里×15公里轨道机动与快速测定轨技术;对低密度校验码遥测信道编码、高速数据传输、降落相机等技术进行了试验;对嫦娥三号任务预选着陆区进行高分辨率成像试验,成功获取虹湾地区优于1.5米分辨率的图像。

    2010年8月25日,嫦娥二号卫星成功进入日地拉格朗日L2点,拓展试验取得成功。在拓展试验中,一个又一个“第一”和“首次”被嫦娥二号创造:国际上第一次实现从月球出发探测日地引力平衡点的航天活动;第一次实现了我国对月球以外的太空进行探测。越来越多珍贵的科学探测数据被地面接收,一批又一批科学研究成果亟待问世。

    新老传承 推进人才队伍持续发展

    探月工程二期不仅是推进我国深空探测新跨越、促进科技新发展的高技术战略工程,也是为我国航天事业和国家科技事业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的战略工程。在嫦娥二号工程中,老一代科技工作者率先垂范、淡泊名利、言传身教,一大批中青年科技骨干奋发有为、脱颖而出,为后续探月工程和深空探测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探月工程二期的人才队伍结构更加合理,形成了人才的梯次配置。嫦娥一号任务时,工程两总系统的平均年龄已达73岁。栾恩杰、孙家栋等老一辈科学家深知,嫦娥一号仅仅是深空探测的第一步,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拥有世界上最年轻的航天人才队伍,才意味着中国航天事业拥有美好的明天,才能给我国的深空探测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促进探月团队可持续发展,他们退居二线,默默地在幕后奉献,为中青年人才的成长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在探月工程二期中,陈求发、吴伟仁等扛起了探月工程的大旗,成为工程的掌舵者。工程领导小组着眼我国空间事业的长远发展,以推进科技领军人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和持续涌现为目标,把探月工程作为培育科技人才的摇篮。

    一大批中青年勇挑重担,攻坚克难,成为工程管理和技术实施的骨干。探月工程二期“两总”队伍平均年龄比一期工程下降了5岁,中青年人才挑起科技创新的大梁。

    坚持用人唯贤,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资历、辈分、职称不再是人才成长的拦路虎,能力过硬、技术精湛的航天科技人才队伍迅速脱颖而出,一批有真才实学的“管理能人”和“科技能手”走上工程指挥和技术决策岗位,成为各自领域的中坚力量。

    在探月工程“两总”队伍中,45岁以下中青年技术骨干人才占46.6%,2008年,47岁的黄江川成为嫦娥二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岑拯被任命为嫦娥二号火箭系统总指挥时才刚40出头,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李春来45岁,长三丙火箭轨道主管设计师周天帅年仅31岁……

    国防科工局局长、工程总指挥陈求发由衷感叹,“人才培养是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探月工程始终注重在工程实施中锻炼和培养人才队伍,坚持以老带新、老中青结合,使一批有真才实学的年轻人在工程管理、技术创新的实践中脱颖而出,为我国探月工程及深空探测不断向前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嫦娥二号为我国迈出了深空探测的关键一步,后续的任务将更具挑战、使命更加光荣。宇宙空间的无限奥秘,航天事业的漫漫征途,科技创新的永无止境,需要中国航天人不竭的努力和永远的奋斗。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