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中华崛起 >
同呼吸共命运—全军和武警部队开展群众工作综述--国家史册
谱写军政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新篇章
——全军和武警部队开展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综述
新华社北京9月2日电 军队群众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和我军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锦涛主席对做好新形势下军队群众工作高度重视,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指示。胡主席多次强调:军队要大力发扬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积极参加和支援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勇于承担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深入开展军民共建与和谐创建活动,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全军和武警部队坚决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关于加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指示,自觉站在践行我军根本宗旨、密切军队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的高度,坚持围绕大局、服务中心,深入扎实地做好群众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坚持为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服务——在支援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上积极作为
参加和支援国家建设,是党对人民军队的政治要求,是军队服从大局、践行宗旨的实际行动。遵照胡主席关于充分利用军队人才、装备、技术、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资源和优势积极支持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指示,军委、总部多次下发指导性文件,对军队援建工作作出部署。全军和武警部队5年来先后投入劳动日6500多万个,动用机械车辆350多万台次,积极参加和支援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谱写了人民军队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新篇章。
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建设关系国计民生。全军和武警部队以专业工程部队为主,集中援建了三峡水利枢纽、兰成渝输油管线、上海洋山深水港、大庆石油管线改造、惠港引水工程等1000余项重点工程。
生态环境建设事关国家生态安全。各部队积极参加京津风沙源治理、长江黄河中上游生态保护、“三北”和沿海防护林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项目600多个,植树造林3000多万亩,促进了生态环境改善、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消除贫困是我们党和国家向世界的庄严承诺。各级各部队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从将军到士兵情注民生,在南疆地区、青藏高原东缘地区、大别山区、秦巴—六盘山区等贫困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扶贫帮困,对47个贫困县、215个乡镇、1470个村实施定点扶贫,建立支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联系点1.2万多个,帮助210多万名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军队院校、科研院所和有关部队采取转让科技成果、提供技术服务、实施技术协作和联合攻关等多种形式开展科技助民。近5年来,全军共向地方转让科技成果1200多项,帮助地方培训各类人员40多万名,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持。
社会事业连着人民的福祉,与各族群众的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各部队先后援建中小学校1800多所,资助贫困学生20多万人。2006年,结合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全军和武警部队沿长征路统一援建112所“八一爱民学校”,改善了革命老区一批中小学的办学条件。空军部队连续17年实施“蓝天春蕾计划”,帮助1.4万多名失学女童重返校园。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每当遇有灾情发生,广大官兵奋勇参加抢险救灾,全力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近5年,全军和武警部队先后出动官兵150多万人、民兵预备役人员530多万人,动用机械车辆6万多台次,参加抗击南方部分地区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和玉树抗震、舟曲泥石流抢险救援以及抗洪、抗台风、灭火等救灾行动600多次,抢救转移群众1200多万人次,充分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一些重大国际性活动相继在我国举办。全军和武警部队在周密组织安保行动的同时,先后出动1.6万多人支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6800余人支援广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担负开闭幕式表演和服务性支援等工作,为“两个奥运”和“两个亚运”成功举办作出了重要贡献。上海世博会期间,5万多名官兵担负安保、技术保障和人员支援等任务,确保了世博会的精彩成功。
坚持为部队战斗力建设服务——积极为我军有效履行使命任务创造有利条件
革命战争年代,军队群众工作重点是服务前线,保障胜利;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要在促进部队科学发展、确保有效履行使命上聚焦用力。
各部队认真贯彻胡主席关于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与时俱进做好群众工作,积极协调地方开展科技拥军、智力拥军、文化拥军活动,推进军地在人才、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为部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提供有力支撑。沈阳军区联合18家军地院校建立新型军事人才培养协作区,军地合力培养人才。近年来,各地累计帮助部队培养人才18万多名,解决科技练兵、装备维修保障等难题3000多个。
各级积极协调地方支持国防重点工程和部队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后勤社会化保障。许多地区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坚持特事特办,帮助部队改善战备训练和工作生活条件。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市坚持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在公路、铁路、港口、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中,落实国防和军事需求,有力支持了军事斗争准备。
训练演习是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基本途径。各级“兵马未动,群工先行”,积极做好训练演习中的群众工作,为部队圆满完成任务、提高核心军事能力创造了良好条件。在“东海”“砺剑”“联合”“使命”等系列演习中,北京、南京、广州、济南军区和海军、二炮等单位参演部队,积极协调地方建立拥军支前机构,完善军地协调机制,做好交通道路、粮秣水电供应、训练场地和安全警戒等各项保障工作,形成了“部队练打赢,地方练支前”的生动局面。
坚持为广大官兵服务——协调解决实际问题 凝聚军心士气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服务广大官兵,是新形势下军队群众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各级积极帮助官兵排忧解难,在凝聚军心、鼓舞士气、促进部队稳定上发挥群众工作的重要优势和作用。
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胡主席对涉及官兵切身利益问题十分关心、高度重视,国家连续出台了20多个政策性文件,为解决涉及官兵切身利益的问题提供了政策制度保障。各部队充分利用双拥共建平台,及时协调地方政府制定配套规定和实施办法2000多个,对解决长期困扰部队的难题,解除官兵后顾之忧,起到了推动作用。
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以对子弟兵的深厚感情,认真落实各项政策制度,选送好入伍的,服务好在伍的,安置好退伍的。北京市,河南、山东省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激励优秀青年参军入伍。华北五省(区、市)加大对转业干部安排、落实优抚政策、为官兵排忧解难的力度。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的36个大中城市与部队建立军人子女入学协调机制,解决了边防官兵子女进城上学难问题。
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是与时俱进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有力举措。广东、江苏、辽宁、重庆等省市在全国率先开展退役士兵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创造了先培训后就业的退役士兵安置新模式。北京、天津、河北、安徽、山东、湖北、湖南、海南、四川、新疆等地,随后相继开展退役士兵免费培训工作,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制度。目前,这项利国利军利民之举,已在全国各地推开。
为解决长期困扰部队的伤病残军人退役安置难题,许多地区军地共同成立了伤病残军人安置工作协调小组,仅2010年就安置伤病残退役军人7000多名,比往年增长近6倍。内蒙古、贵州、云南、西藏、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拿出专项资金,用于伤病残军人安置保障。浙江、江西、陕西、山西等省积极创造条件,部队按计划已移交的伤病残军人,接收安置率达100%。
各地想方设法为官兵办实事、解难题,许多地方成立了爱国拥军促进会、拥军优属协会、企业家拥军协会和“兵妈妈服务队”等,用多种方式关爱军人军属、支持部队建设,展现了人民群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爱国拥军的真挚情怀。
坚持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服务——不断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和民族团结
坚强的军政军民团结是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政治保证,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政治基础。
全军和武警部队坚持不懈地抓好拥政爱民光荣传统教育。近年来我军训练演习增多、规模增大,广大官兵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把维护群众利益贯穿始终。实兵实弹演习场尽量选择在荒山野地,少占耕地,不损害群众庄稼;演习结束后,及时搞好群众损失赔偿;部队回撤前,走访地方党委、政府,加强群众纪律检查,归还借用群众物品,做到“缸满院净”。在执行汶川和玉树抗震、舟曲泥石流抢险和支援北京奥运会等多样化军事任务中,千军万马不论条件如何艰苦、环境如何复杂,都做到守纪如铁,没有发生一起违犯群众纪律的人和事。
创建双拥模范城(县)活动是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双拥工作、增进军政军民团结的有效载体。各级组织官兵积极参加创建活动,以军政军民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目前已有355个市、县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600多个市、县被命名为省级双拥模范城(县)。一个双拥模范城(县)就是一面旗帜,在加大军地相互支持力度、促进军民融合、推动科学发展、维护和谐稳定上,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各部队与驻地基层单位广泛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全军共建立军民共建点3万多个,军地共学科学理论、共育“四有”新人、共树文明新风、共创社会和谐。各部队还主动参与驻地文明创建、和谐创建、平安创建活动,配合地方加强社会管理,不断夯实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各级坚持把维护军政军民团结和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政治责任。近年来,西藏军区、新疆军区等单位,先后派出1400多个工作队进村入户,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巩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驻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等民族地区部队,模范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积极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大力支援经济社会建设,促进了民族地区繁荣发展与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