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中华崛起 >
西藏盲童的阳光生活——走进西藏首家盲童幼儿园--中国年鉴网
新华社拉萨9月4日电(记者 边巴次仁、德吉、李鹏)这里只有13个孩子,他们大都有视力障碍,或双目失明;
这里只有5个老师,孩子们亲切地称他们为“爸爸”“妈妈”;
这里只有几间房子,孩子们在这里快乐学习、阳光生活,重新扬起希望之帆;
这就是西藏首家盲童幼儿园——琪琪幼儿园。
位于西藏日喀则市边雄乡境内的琪琪幼儿园,绿树掩映、鸟语花香;嫩绿的草坪上孩子们天真地玩耍、感受天地,平房教室里孩子们触摸文字、聆听知识;简单而不简陋的集体宿舍则成了孩子们嬉戏打闹的聚点。
这里的确是一处静谧之地。虽紧邻繁忙嘈杂的中尼公路,却独守一份安静,更有一份坚强。
这里有一个多彩的世界。欢笑、玩耍、嬉打;触摸、感悟、聆听;孩子们用心灵创造了一个多彩的世界。
“丹增是这个幼儿园中最调皮的一个孩子。”扎西顿珠老师每次看到丹增都这样说。在这所幼儿园里,丹增的视力算是最好的,虽然他不能像正常的孩子一样,但基本能够辨别方向。
当记者走进幼儿园孩子们的教室时,发现丹增正在孩子们中间来回穿梭,手持一个塑胶棍子,装成济公活佛,嘴里唱着“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的曲调。也许在丹增模糊的视力中,济公活佛手中的扇子就像一根棍子。
扎西顿珠虽到幼儿园任教还没有一个月的时间,但他说自己被这群可爱的孩子深深吸引了,“因为有一群孩子喊我这个20出头的小伙子为爸爸”。
“我们这里的学生主要来自昌都、日喀则、拉萨等地,幼儿园6月25日开学的时候,只有8个孩子,之后又来了一些,现在总共有13个孩子。”言语中扎西顿珠对孩子们充满了爱心。
今年6月25日正式开园的琪琪幼儿园,连同幼儿园所在的西藏日喀则盲人培训中心以及拉萨盲童学校,创建者均为来自德国的盲人女士萨布利亚。
萨布利亚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自己团队的奉献,为西藏的盲童们打开一扇走向社会的大门。“在中国和欧洲,很多盲人坐在家里。他们的父母不允许他们走出去,但我们要做的就是和他们一起走出去。”萨布利亚说。
为了能够让更多的盲人孩子学会自理生活,幼儿园和培训中心均向孩子们教授文化知识,同时还教会孩子们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年纪大的孩子则要学会各种工作技能。
扎西顿珠告诉记者,平时除了周末放假之外,孩子们每天都要上课学习,学藏语文、英语、汉语文和数学等;周末放假后就安排“看电影”、玩游戏,夏天有时候还可以去游泳。
孩子们的教室可谓是一个多功能教室,上课所用的桌椅板凳整齐地排列在教室的前部分,后部分则在地上铺设了卡垫,放满了孩子们的各种玩具,墙上则贴了很多盲童所用的立体识字挂图。
吉拉是幼儿园园长,也是一位盲人。受益于萨布利亚创办的盲人学校,吉拉不仅生活能够自理,而且还掌握了一口流利的英语,同时也成了这所幼儿园的园长。
“我12岁开始就在拉萨盲童学校里生活学习。”吉拉说,在此之前,父母基本都把她“关”在家里,没有童年的嬉戏,没有欢笑,“所以我一直希望能够创建一所盲童幼儿园。”
萨布利亚帮助吉拉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吉拉则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西藏各地创办更多的盲童幼儿园,为更多盲童创造多彩的生活。
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自治区政府提出了加快发展学前双语教育、力争到2015年学前双语教育幼儿园入学率达到60%,实现每个县有一所中心示范幼儿园,农牧区每个乡镇有一所乡镇中心幼儿园,村小学和教学点设有学前班的目标。盲童幼儿园的创建对此是一个积极的补充。
琪琪幼儿园的盲童们年纪都在3岁至5岁之间。13个孩子中除了4名孩子完全失去了视力之外,其余孩子或多或少都能视物。
幼儿园一道铁栏杆的院墙把这个孕育了希望的天地与外面的世界隔离了开来,然而,生活和学习在里面的孩子们,正通过老师们辛勤的抚育,走出他们自己的城堡,去融入外面无限精彩的世界,也去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多彩世界。
“最重要的是让他们获得信心,使他们能在社会上立足。”萨布利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