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中华崛起 >
推进统计改革建设四大工程 统计局力保数据真实--中国年鉴
为什么政府的统计数据和百姓的实际感受不一样?为什么会发生统计数据“打架”的情况?如何防止统计失真?
今年起,国家统计局推进统计改革,建设了四大工程:建立统一的基本单位名录、统一的一套表调查制度、统一的数据采集处理软件平台和统一的联网直报系统。
9月6日,国家统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向记者介绍了国家统计数据生产方式变革的进展。
统一名录,确保对象真实
国家统计局数据管理中心主任许剑毅说:“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有两个环节:一是调查对象,二是数据传输。这次统计改革可以有效避免这两个环节对统计数据的人为干预,将有效提高基础数据质量。”
过去,我国对统计调查对象的管理一直比较混乱,不同业务部门的统计名录库不统一,有的重,有的漏,甚至还有个别地方统计部门为了统计数据更“好看”而编造了一些虚假企业。这对统计结果准确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要做好各项统计调查,首先要把每个调查对象都搞真实了。为此,国家统计局建立了统一、完整、真实的基本单位名录库,而且名录库中的基本单位信息还将做到实时更新。”许剑毅说,“我们提出要先入库、后出数,只有进入了统一名录库,调查单位上报的数据才能被采纳。”
此外,在国家统计局的新系统中,还可以实时看到企业上报数据时的IP地址。如果一个IP地址上报了多家调查单位的数据,统计执法人员就会去调查情况,以防有不法人员设置虚假企业或者代企业上报数据的情况发生。
“新系统的纠错功能也很强大。”小朱所在的北京宣房楼宇设备公司,是目前37万余个新的数据采集系统试点单位之一,他告诉记者,新系统可以减少填报错误,“过去我们企业上报信息,都是手工填报,填报过程都是人为操作,就难免发生一些疏漏,比如存在一些计算错误,抄数据的时候少了一个零之类的。这些错误很难发现。而新系统有一个审核键,只要点击这个键,系统就会根据数据逻辑关系对数据进行简单排查,一些很明显的错误就会被发现。这极大地提高了我们企业上报的数据的准确性。”
联网直报,杜绝数据篡改
过去,统计数据要经过乡、县、地(市)、省四级加工处理才能最终上报到国家,有些地方出于政府业绩考核等原因,会人为篡改数据,影响了统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人将之形象地比喻为,一个瘦子上了公共汽车,下车时就变成了胖子。由于过程不透明,在车上发生了什么谁也不知道。”许剑毅说。
联网直报系统有效杜绝了这一现象。国家统计局设置了统一规范的企业一套表制度。企业所有需要上报的统计信息,都通过这个系统一次性上报。不同级别和专业的统计部门都是从这个系统里调用数据,并且他们只能看到自己工作中需要用到的数据。这样不仅避免了企业一遍又一遍向不同的统计部门上报数据的麻烦,而且规范了各个专业的调查内容。
更重要的是,过去经过4次加工才能达到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现在做到了从企业直达国家统计局。并且,各级统计部门都没有更改数据的权限,如果发现数据有明显错误,统计部门通知企业后,由企业自行修改,并且每次修改都会留下记录。这将有效消除可能存在的中间环节对统计数据的干扰,提高数据汇总效率和生产过程的透明度与可控度。
而且,因为采用了统一的数据采集平台,不同地方、不同业务部门的数据交流也更为方便。许剑毅说:“过去,我们每一级统计部门都有自己的数据处理系统,大家使用的软件也不一样,这些软件兼容性差,数据交流很困难。现在,这些问题迎刃而解了。”
“四大工程的建设,是统计理念的重大革新,是统计数据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变化,对推进统计数据采集、传输、汇总、加工环节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从而提高基础数据质量具有十分重要和迫切的意义。”许剑毅说。
据了解,目前,这种新的统计数据采集方式正在26个省区市统一部署、有序展开试点。从8月份的试点情况看,通过试制度、试流程、试软件、试能力,使企业一套表制度更科学可行,联网直报系统更加安全通畅。(记者 左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