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中华崛起 >

2011抗旱救灾报告:科学用水 实现“人水和谐”--中国年鉴

  

水的呼唤--2011抗旱救灾报告

    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记者 陈二厚 李自良 董峻 郭远明 王立彬 林晖 周芙蓉) 旱!旱!旱!

    初秋的北京,已是“一场秋雨一场凉”。但在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显示全国最新旱情信息的监视图上,西南、南疆和内蒙古大部还是三大块深红甚至棕色区域--重旱乃至极旱仍在肆虐。

    来自国家防总的最新统计数字,清晰地显示旱情导致的灾害--截至9月上旬,全国耕地受旱面积9358万亩,1454万人、919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

    抗大旱、保民生、促发展--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各部门紧急行动,不仅千方百计实现了夏粮连续8年增产,一场确保受灾群众饮水安全、确保秋粮丰收的抗旱攻坚战正在持续进行。

    一年几旱,缺水日益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心腹之患”

    9月,收获的季节。但在西南部分地区,庄稼却大片枯萎。

    有“滇东粮仓”之称的云南省曲靖、昭通等地,出现持续时间7个月、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旱灾。明晃晃的太阳持续煎烤着红土地。不足一米高的玉米、水稻,被当地农民无奈地收割后用作饲料。

    今年汛期,全国江河基本安澜,但从春到秋,从小麦主产区到“鱼米之乡”和西南大部,旱灾却相继发生。

    受损的不仅仅是庄稼,人也在喊渴。

    “洗手干”,是贵州农民对今年大旱的一种形象说法--刚把秧苗插上、把手洗干净,老天爷就再也没下过雨了。“全村方圆8公里范围内已经找不到水源,270多户1200人全靠乡村干部送水,快一个月了。只要一天不送水,村民就没水喝。”贵州省思南县香坝乡一碗水村村支书严小龙说,“全村800多头猪、近300头牛,基本上都被迫卖掉了”。

    今年以来,西南大部降雨量总体偏少,特别是入汛以来,部分地区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五至八成。贵州、云南两省433条中小河流断流,800多座小水库干涸。水力发电量大幅减少,部分工业企业被迫错峰限电。

    而在中国水量最丰沛的“鱼米之乡”,今年也一样饱受旱情肆虐。从年初到6月上旬,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降水量比多年同期少57%,除汉江流域外,其他地区降水量均创61年同期降水量最小值。曾经烟波浩渺的洞庭湖、鄱阳湖一度缩成一块“小水洼”--水面减少了一半多。旱情最严重时,湘鄂赣皖苏5省耕地受旱面积达5695万亩,383万人饮水困难。

    然后,6月初旱情在这里“急刹车”,出现流域性旱涝急转。仅一个多月后,旱象再度露头。洞庭湖、鄱阳湖一年内两度因旱“瘦身”。至9月上旬,鄱阳湖通江湖体已不足1000平方公里,远低于多年同期均值2890平方公里水平。目前,鄱阳湖水位以每天0.1米至0.2米的速度急降。

    “早稻旱完,晚稻又旱,一年两旱,实在少见!”江西安义县义基村的种粮大户杜木火感叹。

    旱情像个幽灵,在不同季节、不同区域四处肆虐。去冬今春北方冬麦区的大范围干旱,导致旱情高峰时晋冀鲁豫等8省有11151万亩麦田受旱,246万人、106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群众拉水距离超过20公里,每吨水运费达数十元。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抗旱减灾研究所所长丁留谦说,全球气候变暖将加速大气环流和水文循环过程,引起降雨径流和水资源量及其时空分布变化,从而可能导致中国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更加突出。

    一年几旱的严峻形势,正日益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心腹之患”。

    天不帮忙人努力。各地打响保民生、促发展抗旱攻坚战,最大限度降低旱灾影响和损失

    十几米宽的河床裸露在阳光下,只有一丝细流在沟底缓缓流出。贵州省贵定县沿山镇南坝河岸边的村民们,在河底挖出直径一米左右的大坑,抽水机一刻不停地把珍贵的水输送到饥渴的农田。

    “今年的降水量比去年最干旱的时候还减少了60%,河里的水越来越少了。政府正发动农民改种土豆等耐旱作物,还鼓励大家从种植业转向养殖业,把因旱损失降到最低。”沿山镇星溪村村支书柏茂兴说。

    确保受灾群众饮水安全更成为各地抗旱的首要任务。

    “自5月以来,消防官兵就开始送水。最困难的是黄飘乡上屯村和李三寨村,我们的水什么时候送到,群众就什么时候开始煮饭。” 贵州省黄平县消防中队指导员李勇说。

    保民生,促发展。今年以来,面对严峻的旱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多次对抗旱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有关领导同志在抗旱紧要关头亲赴旱区检查指导工作。

    这是坚强有力的部署--

    在抗旱春管的关键时刻,国务院在50天内召开4次常务会议和两次全国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作,释放强烈的政策信号,有力调动了农民种粮和地方政府抓粮的积极性,对夺取夏粮丰收产生了强大的政策导向和促进作用。

    这是我国粮食生产史上力度最大的强农惠农举措--

    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制定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从年初的中央一号文件,到春季启动2011年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出台扶持粮食生产和抗旱浇麦的政策措施,特别是针对北方冬麦区的严重旱情,中央财政在已有政策基础上,再安排129亿元资金支持粮食生产和抗旱工作,对抗旱浇水、弱苗施肥给予补助。

    这是全方位、多渠道的强大合力--

    国家防总先后派出近百个工作组到各地指导抗旱工作,向湖南、湖北、云南、贵州、重庆等旱区调拨大批抗旱物资设备,大力调度水利工程和抗旱水源,多渠道解决抗旱用水。

    中央财政安排20亿元支持旱区1000个抗旱服务队购置抗旱设备,提高应急抗旱能力。

    农业部组织干部和农技人员深入受旱地区,指导农民落实科学抗旱措施,加强农情调度,强化技术指导,大力推进科学抗旱。

    气象部门全程提供农业气象服务,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适时开展人工增雨。

    解放军、武警部队多次实施人工增雨作业飞行,及时派出给水团赴重旱区找水打井。

    ……

    这是力保受灾群众民生的温暖行动--

    在水利部等部门大力支持下,截至8月底,贵州省已在旱区新建临时抽水泵站1244座、应急引水工程1432处、应急调水工程239处、新辟应急水源2030处,极大地缓解了旱区群众临时饮水困难。

    云南昆明、曲靖、昭通等重旱区全部实行市、县、乡、村四级干部用水“包保”责任制,确保不让一个村、一户人家没有基本用水。“目前来看,人畜饮水问题今年比往年解决得更好。”云南石林县阿依林村村支书年德富说。

    针对当前西南地区旱情持续发展态势,国家防总近日启动抗旱Ⅲ级应急响应,按照最不利情况倒排人饮解困计划。

    上下同心,凝聚起强大的力量。据国家防总最新统计,今年以来旱区各地累计投入抗旱劳力4660多万人,完成抗旱浇地3.5亿亩(次)。通过水库供水、应急调水、打井取水、拉水送水、另辟水源等多项措施,保障了全部因旱饮水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用水。

    频发的旱灾启示我们,走科学用水之路,实现“人水和谐”迫在眉睫

    “面对旱情,有无水利工程两重天!”水利部新闻宣传中心主任郭孟卓感叹。

    刚从湖北调研回来的他介绍,尽管同样深受旱情影响,但由于农田水利设施比较齐备,湖北今年中晚稻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而在云南,虽然水资源总量居全国第三位,但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却不足7%,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37%。

    “有水时留不住,要水时引不过来。”国家防总办公室抗旱二处副处长冯琳说:“西南地区原本湿润多雨,但水源工程和配置工程不足,配套引水设施缺乏,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

    旱情暴露出我国水利“欠账”太多的现实:水利工程薄弱,直接制约了供水能力。根据水利部的统计,全国人均供水能力480立方米,西南五省平均为309立方米,最少的贵州不到250立方米。而世界平均水平是630立方米。

    应对干旱,“开源”重要,“节流”同样迫切。

    水资源短缺是我们的基本国情。我国人均水资源量约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要求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而目前用水量已达6000亿立方米。这意味着,未来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提升空间只剩下1000亿立方米。

    一面是严峻的水资源“家底”,一面却是不科学的用水方式:目前全国单方水GDP产出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是发达国家的3到4倍;全国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5左右,而先进国家在0.7以上;居民生活用水浪费现象比较普遍;水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发达国家200多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现阶段在我国集中显现出来。”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说。

    以尽可能少的水资源消耗和水环境代价,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条科学用水之路,在严峻的水资源面前,在当代中国,显得尤为迫切。

    “实行科学用水,就要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控制用水总量、提高用水效率、减少废污水排放,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水利部水资源司副司长于琪洋说。

    水安则邦安,水兴则邦兴。

    “中央明确提出,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陈雷说,“这是中央在准确分析水利发展现状,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而提出来的重大战略部署”。

    这是一个积极而迫切的信号--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坚持人水和谐”全新理念,意味着我们将更加注重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水资源。

    这也是水的呼唤--让水忧患意识、水危机意识深入每个人的心田,努力实现中华大地万物润泽、人水和谐的美好景象。

2011抗旱救灾报告:科学用水 实现“人水和谐”--中国年鉴

胡锦涛温家宝就西南地区抗旱救灾作出重要指示  
回良玉代表党中央国务院赴贵州考察指导抗旱工作

    新华社贵阳9月10日电 6月份以来,我国西南部分地区降水异常偏少,发生历史罕见的干旱。日前,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就此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高度重视西南部分地区发生的严重旱情,密切关注灾害发展和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要加大抗旱工作力度,切实把抗旱作为保民生、促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抗旱工作的指导和支持;要坚持把确保群众饮水安全放在首位,统筹抗旱水源和用水需求,科学调度水利工程,把旱灾影响和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受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委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总指挥回良玉近日赶赴旱情最重的贵州省,考察指导抗旱救灾工作。他来到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仁县、兴义市和安顺市平坝县等地,深入村寨农户、田间地头、水库塘坝、临时供水站、抗旱打井点,实地察看农作物受灾和水库干涸状况,仔细了解人畜饮水保障和抗旱措施落实情况,看望慰问奋战在抗旱救灾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解放军、武警、消防官兵和公安民警,与当地干部、科技人员和各族群众共商抗旱大计。 >>>详细阅读

2011抗旱救灾报告:科学用水 实现“人水和谐”--中国年鉴

   这是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石林镇阿玉林水库干涸的库底(9月7日摄)。记者从9日召开的云南省抗旱救灾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云南省目前的干旱已造成全省9个州市66个县(市、区)849.7万人受灾,300万人、156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此外,干旱也造成全省1403万亩大春作物受灾,成灾808万亩、绝收92万亩。目前云南省已投入各级抗旱资金3.69亿元,组织305万人次到生产一线开展抗旱救灾工作。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 摄 

农业部进一步部署西南地区抗旱保丰收秋冬种工作

    当前正值秋粮作物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晚秋作物播种的重要时节,但西南地区旱情仍在持续发展,农业抗旱任务依然十分艰巨。近日,农业部进一步部署西南地区抗旱保丰收和秋冬种工作,强调要继续加大对西南旱区农业生产的支持,有针对性地帮助旱区做好当前抗旱保丰收各项工作,及早谋划秋冬种,千方百计减轻旱灾损失,为明年夏季粮油稳定发展打好基础。

    农业部要求重点抓好五项工作。一是加强灾情调度。加强与气象、水利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调度反映旱情发展动态,确保信息渠道畅通。二是抓好大春作物收获。组织地方抓紧检修农机具,落实秋收用油,加强机手培训。集中人力物力,突击抢收抢打,做到成熟一块收获一块,确保大春粮食颗粒归仓。三是及早谋划秋冬种。指导旱区因水布局搞好秋冬种生产,大力推广地膜覆盖、集中育苗、集雨补灌等旱作节水技术,扩大马铃薯、冬油菜、鲜食玉米、啤饲大麦、冬早蔬菜等作物种植。 >>>详细阅读

国家防总启动抗旱Ⅲ级应急响应应对西南地区旱情

    新华社北京9月8日电(记者 林晖)针对当前西南地区旱情持续发展,部分地区高温少雨、未来降雨仍可能持续偏少的严峻形势,国家防总8日9时启动抗旱Ⅲ级应急响应,进一步强化西南地区抗旱工作。

    据国家防总办公室统计,截至9月8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9358万亩(多年同期均值1.43亿亩),有1454万人、919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多年同期均值分别为875万人、690万头)。其中,贵州、云南、四川、重庆、广西等西南5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合计5118万亩,有1264万人、616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分别占全国的55%、87%和67%。 >>>详细内容

2011抗旱救灾报告:科学用水 实现“人水和谐”--中国年鉴

    这是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石林镇阿玉林水库库底一只旱死的河蚌(9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 摄

保饮水 保秋粮 保民生——西南地区抗旱救灾纪实

    气温持续走高,降雨持续偏少,库塘蓄水持续消耗。8月份以来,贵州、云南、四川、重庆等西南局部地区旱情持续加重,对旱区人民群众生活和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一座座小水利涌动生命之源,一辆辆送水车进村入户,一支支抗旱服务队奔赴城乡山村。面对持续发展的旱情,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旱区人民顽强自救、水利部门多措并举全力以赴投入抗旱救灾,保障旱区群众生活和农业用水。 >>>详细内容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