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中华崛起 >
安徽省:危房改造惠民生 农村面貌“换新颜”--中国年鉴网
安徽:危房改造惠民生 农村面貌“换新颜”
新华社合肥9月14日电(记者 葛如江 卫婧)粉墙黛瓦、独具徽式建筑韵味的房屋错落有致,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整洁通畅的村道两旁,公厕、垃圾桶、路灯一应俱全;两棵古老的樟树与新建的农民休闲广场相映成趣……
走进安徽省潜山县天柱山脚下的燕窝村,记者看到当地的农村呈现出一派和谐人居的新景象。
“村里现在是一天一个样,家家户户住上了新房,我们致富奔小康越来越有盼头。”潜山县水吼镇燕窝村村民宋如白站在自家新盖的农家院子前,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这是安徽省近年来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成果的一个剪影。记者从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了解到,自2009年开始至去年年底,该省已累计改造农村危房7.24万户,21.7万名困难群众告别危房喜迁新居。
过去,由于生活贫困,燕窝村许多贫困户常年“蜗居”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成的破旧土坯房里,“冬天屋里冷的能结冰,夏天一下暴雨,屋里就成了‘水帘洞’,”提到以前的住处,宋如白感慨万分,“能住进这样敞亮的房子,还得感谢政府的危房改造工程。”
“农村危房改造不光要让困难群众‘住有所居’,更要破解农村‘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的难题。”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李明如是说。
为此,安徽省在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中,注重与农村清洁工程、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民生工程统筹结合,产生了“多赢”效应。记者在采访中看到,除了建新房,村民还自发地对环境进行整治,拆除旧危房、猪圈、厕所、残破院墙,实现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环境美化。村里“农家书屋”、休闲广场、体育健身工程样样俱全。
据安徽省住建厅统计,截至目前,列入全省首批村庄整治试点的970个村庄已修缮房屋1.88万户,完成道路整治34万平方米,改水改厕3100万户,清理垃圾910万吨,绿化面积8万平方米,农村整体环境“旧貌换新颜”。
安徽:三年投入41亿元支持农村危房改造 惠及17万余户农村家庭
新华社合肥9月14日电(记者 杨玉华)记者从安徽省财政厅获悉,日前安徽省下拨农村危房改造专项资金4亿元,至此,安徽省三年来已经累计投入农村危房改造资金超过41亿元,帮助17万余户农村贫困家庭改善了住房条件。
安徽省自2009年开始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补助对象为国家扶贫开发县和比照西部政策县(区)居住在危房中的贫困农户。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今年起,安徽省将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对象扩大到所有县(市、区)居住在危房中的贫困农户,优先支持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等贫困户实施危房改造。
在国家户均补助0.6万元的基础上,安徽省财政对国家扶贫开发县和比照西部政策县(区)户均增加补助0.3万元,对一般县(区)户均增加补助0.2万元,不足部分由市、县(区)承担。
通过实施农村危房改造,部分贫困群众通过政府资助、社会筹资等渠道,妥善解决了居住安全问题。一些地方还对农村危房相对集中的村庄,按照建设规划统筹建设道路、供水、卫生等配套设施,村庄面貌已发生明显变化,三年来,全省累计筹集农村危房改造专项资金41.9亿元,共完成17.24万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