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中华崛起 >
广东“双转移”实施三年让近17万户贫困家庭脱贫--中国年鉴网
新华社广州9月14日电(记者 付航)广东“双转移”战略实施三年,通过加大人力资源开发,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近17万户农村贫困家庭得以脱贫。
这是记者在14日举行的广东全省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工作会议上了解到的。
2008年5月,为应对科学发展难题、发挥先行先试作用,广东果断实施“双转移”战略,着力推进珠三角地区相关产业加快向粤东西北地区转移,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实现了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有机结合。
统计显示,“双转移”战略实施三年来,广东共培训农村劳动力266.6万人,转移就业469万人。截至今年上半年,广东全省技能劳动者总量达1470.6万人,同比增长4.4%。
同时,广东人力资源实现“两升两降”。2010年比2007年,广东籍农民工数量由790万人上升到958万人,外省籍农民工数量相应的由1777万人下降到1703万人。粤东西北地区新增吸纳广东本省农村劳动力比重增加了10个百分点,珠三角地区相应下降了10个百分点。
在此过程中,农民收入得到有效增加。广东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从2008年的3685元增长至去年的4799.5元。近三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平均增速,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1.4个百分点。近17万户贫困家庭,通过劳动力转移实现脱贫。
广东“双转移” 三年再造一座中等城市
新华社广州9月14日电(记者付航)实施“双转移”战略三年以来,广东35个省级产业转移园累计创造产值逾4400亿元,税收逾240亿元,从产值和税收角度看,相当于再造了一座中等城市。
记者在14日举行的广东全省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上半年,这些产业转移工业园继续保持迅猛发展态势,实现产值1421亿元、税收61.26亿元。
2008年5月,为应对科学发展难题、发挥先行先试作用,广东果断实施“双转移”战略,着力推进珠三角地区相关产业加快向粤东西北地区转移,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实现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有机结合。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广东全省35个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累计吸引各类项目2988个,总投资约7030亿元,其中建成项目1488个,总投资额1552.5亿元。
新转入的产业拉动粤东西北地区的工业迅速发展。2008年,广东省产业转移园工业增加值占粤东西北地区工业增加值比重为7.07%,2009年这一比重升为9.4%,2010年达到13.5%。
在“双转移”的推动下,广东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态势得到扭转。2010年,广东东翼、西翼和北部山区GDP分别增长15.0%、14.2%、13.7%,比全省平均水平分别高2.6、1.8、1.3个百分点,占广东全省的比重由20.2%提高到21.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财政收入增速等大多数指标均超过广东全省平均水平。
受益的不仅是粤东西北较落后地区,珠三角各市不断强化产业转移的倒逼机制,利用腾出空间吸引中央企业、知名民企和世界500强项目落户,实现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同步推进。
据统计,2008年至2010年,作为产业转出地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等六市共转出企业4056家,投资额3909亿元,但同时引进企业14670家,投资额达10334亿元。2010年珠三角地区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0.8%,先进制造、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提高到51.4%和24.2%,形成了新型显示、软件、新材料等3个超千亿元产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为支持和促进产业转移,广东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技能培训体系,积极拓宽就业渠道。三年来,广东全省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266.6万人,转移就业469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