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中华崛起 >
各国专家:在不同的人权价值观中“求同存异”--国家史册
在不同的人权价值观中“求同存异”
——各国专家热议“价值观与人权”
新华社北京9月22日电(记者崔清新 余晓洁 崔元磊)在9月21日至22日召开的第四届北京人权论坛上,来自26个国家的人权高级官员和专家学者围绕“价值观与人权”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虽然对价值观和人权观的看法有争议,但与会人员普遍认为,各国应该在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充分讨论,求同存异,以此来共同推进世界人权事业的发展。
中国人权研究会会长罗豪才指出,现代社会的价值观是多样的,这是由特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所决定的。多种价值观是历史、文化、地域等的综合反映,在价值观选择上,只有认识角度的不同而没有优劣之分。
罗豪才说,多样价值观决定了人权的多元化,导致了人们对待人权在观念上的差异和在实现手段上不同,这种不同有时会产生误解甚至引发冲突,这在历史上屡见不鲜。他建议:“我们认为应当抛弃那种不合时宜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立场和态度,高扬协商理性的大旗,力推一种建立在平等和互相尊重基础上的协商机制。”
乌兹别克斯坦国家人权中心主任阿克曼·卡尔马托维奇·萨义多夫说,在世界不同文化受到同样尊重、人权受到保护和关注的基础上开展文化间对话,为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观念带来了可能性。作为一种极其有效的措施,通过文化间的对话可以增进和谐。对话应该在不同文化之间和不同文化内部同时进行。所有不同文化集合到一起,就构成属于全人类的普遍价值。
瑞士洛桑大学文学院研究员奥多·考波通过自己对美国、英国和法国的三家西方报纸进行研究后发现,在西方媒体的宣传报道中,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普遍被边缘化,公民和政治权利越来越绝对化,而上述两种情况都有悖于联合国相关文书的精神。西方媒体崇尚的是一种绝对自由的价值体系,认为国家除了不要干涉公民的自由之外,再没有其他任何责任。但是,人权观念未必等同于人民的意愿,因为人民需要国家为他们提供最基本的服务。因此,他认为,如果有人试图将他们自己的价值强加给全世界,其结果会对每一个人都带来极大的伤害,这与国际社会在联合国框架内形成的人权观念显然是矛盾的。
关于中国应该怎样吸取西方人权观的看法,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与法律学院副院长王四新提出,“中国和西方的人权理念和人权保护模式上确实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但这不应当成为我们拒绝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在人权理念和人权保护模式方面存在的宝贵之处的理由。”
国务院侨办国内司副司长熊万鹏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充分挖掘中华传统人权文化的现代意义,既看到自己的优势,又看到差距与不足,从而以更加博大的胸襟、更加积极的态度,学习借鉴人类社会一切文明成果,包括西方人权理论的优秀成果,深入研究,努力形成中国特色人权理论体系,不断增强人权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共同推动世界人权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