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中华崛起 >
从前三季度数据看全年物价走势:调控不容松懈--国家史册
涨幅回落有限 调控不容松懈
——从前三季度数据看全年物价走势
新华社北京10月14日电(记者 刘铮、刘敏、杨一苗)国家统计局14日发布数据,9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6.1%,涨幅连续第二个月小幅回落,但前三季度CPI同比涨幅高出全年目标1.7个百分点。
专家分析认为,根据前三季度的数据,价格“拐点”已经确立,全年物价走势应当大势已定。然而,国际金融动荡和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难等新问题的出现,使得宏观决策再度面临新的挑战。
CPI下行趋势巩固,回落幅度仍有限
尽管节日因素引发人们对物价的担忧,但9月份CPI同比涨幅继续回落,再次确认7月份6.5%的峰值地位,巩固了8月份以来出现的CPI同比涨幅下行通道。
西安一家超市员工李女士对记者说,9月份食品区部分品种价格稳中趋落,比如鸡蛋、猪肉价格,但蔬菜、鲜果、油脂类价格还是涨了不少。
“9月CPI还在高位运行,但下行通道逐渐巩固。由于今年中秋节提前到来的季节性因素影响,物价涨幅收窄并不大。”亚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说。
与以往几个月相似,9月份的CPI上涨依然有约三分之二来自食品价格推动。但当月居住类价格在房地产调控等措施作用下,涨幅有所回落。
“政府物价调控的政策措施日见成效,加之翘尾因素快速消退,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使得接下来几个月的CPI涨幅会继续回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
政府回收流动性、强化房地产调控等一揽子措施效果日益显现。但数据显示,9月CPI翘尾因素比上月回落了0.6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却增加0.5个百分点。
“这次物价上涨的原因非常复杂,与以往大不相同。而且,现在新涨价因素还不少,因此涨幅的回落是有限的。”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解释说。
成本推动将成主力,全年涨幅预超5%
虽然在各方努力下,8月份以来我国CPI涨幅进入下行通道,但业界普遍判断,全年物价涨幅很可能仍然超5%,特别是成本推动因素将中长期化。
“通胀类型已经由需求拉动为主,逐步演变为需求拉动与成本推动混合形式,而且成本推动因素作用越来越明显。”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1年秋季报告》指出,需求拉动型通胀宏观调控可以较快产生抑制作用,而成本推动型通胀较难仅仅通过紧缩来解决,需要综合措施加以应对。
庄健认为,前期某些领域的价格涨幅较高,与季节性、阶段性因素有关,但构成CPI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的普遍上涨,背后推手实则是成本因素。
数据显示,中国人口红利优势减弱,加之政府增加农民等低收入阶层收入的政策导向,共同决定了当前劳动力成本的攀升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向更是扑朔迷离。专家认为,从中长期看,输入性通胀因素成为中国价格调控难以左右的被动因素。
瑞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涛预计,随着秋粮丰收以及节日效应的结束,预计食品价格和整体通胀水平将于10月明显回落,10月份CPI涨幅将低于6%,但CPI很难再回到3%左右的水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预测,2011年CPI上涨5.5%。多位专家对今年全年的CPI涨幅的预测,都超过5%。
控物价不容松懈,稳增长面临新挑战
物价快速上涨趋势被初步遏制,但中国人民银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居民对物价满意度偏低,三季度72%的居民认为物价“高,难以承受”,环比增加3.8个百分点。
三季度开始的高位回落,远非意味着价格调控已大功告成。无论是从保障民生的角度,还是从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考虑,稳物价仍然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
“要看到,宏观调控让此轮物价上涨未向恶性发展,也没有出现上一轮8.7%的峰值;但也要看到价格形势的严峻性,现在没有到政策放松的时候。”王军认为。
王军说,在价格高位回落的同时,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都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欧债危机正在扩散和蔓延,美国、日本等国的债务问题也非常严重,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再度下滑,新兴经济体被高通胀困扰。
他认为,从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9月份出口数据看,同比增速明显下降,环比出现了负增长,加之人民币升值,未来出口形势可能会越来越严峻。
国内中小企业发展正面临融资困难和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的困扰,刚刚发布的三季度企业家信心和企业景气指数双双回落,部分企业界人士对经济预期转向悲观,使得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面临挑战。
“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的回落将是平缓的,不会出现硬着陆,不过也要做好应对未来风险的预案。”张立群认为,货币政策要趋向稳定,更多发挥财政政策作用。同时,加快改革非常关键,要在放宽市场准入、发展中小金融机构等方面加快改革步伐。
专家认为,近日美国参议院投票通过一项旨在逼迫人民币升值的法案,虽然该法案还需经过众议院、美总统奥巴马的通过才能生效,但可能由此引发的热钱大量流入、贸易摩擦风险值得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