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中华崛起 >

南水北调中线18万湖北移民搬迁完成:愿落地生花--国家年鉴

  

    2011年12月23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给湖北省委、省政府发来贺电:祝贺湖北基本完成了农村移民搬迁的任务。这标志着,湖北省委、省政府向党中央、国务院承诺的“4年任务2年基本完成”的目标已经实现。

    12月20日,湖北省丹江口市三官殿办事处蔡湾村移民安置点里,鞭炮声此起彼伏,搬家的车辆络绎不绝,蔡湾村的最后一批南水北调工程移民,在这一天集中搬进了白墙青瓦、整齐漂亮的新家。

    移民王秀海家还来了“稀客”:国务院南水北调办主任鄂竟平、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省长王国生一行。鄂竟平握着王秀海的手说:“你们为国家、为南水北调工程作出了巨大贡献,北方近5000万人将能喝上你们家乡的水,我发自内心地感谢你们!”李鸿忠一边帮王秀海从车上搬下一篓花生,一边祝福:“祝你们落地生花,生活美满。”

    故土难离,移民在奉献中迎来机遇

    2011年12月15日,山区的空气格外寒冷。“住了七八个月了,虽然很难,但月底就能搬新家了!”在湖北省十堰市郧县柳陂镇舒家沟移民临时安置点,坐在帐篷前绣五彩十字绣的张辉菊说,她绣的是“家和万事兴”,以后就挂在新房里。

    为了给移民整理新的生产用地,张辉菊和许多村民一样,必须先拆掉老屋,只能先将就着住在这里。张辉菊属于“内安”移民,离土不离乡,将来还在本县居住。2011年湖北省内安移民约10.2万人。比她更难的,是必须搬到省内其他市县的“外迁”移民,仅柳陂镇就有近1.2万人外迁他乡。2009年9月至2010年11月28日,湖北共外迁移民7.7万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让湖北产生了18万移民。对每一位移民而言,这是天大的事。

    难舍的是感情。郧县县委书记胡玖明说,望着蔓延40多公里长的外迁移民车队,感动涌上心头,那场面让人终生难忘!外迁时,有些老人是带着自己的“寿材”出发的,不少人是捧上一抔家乡的泥土、灌着一瓶家乡的清水走的,有的在家乡种上一棵“纪念树”,给自己“留个念想”……

    失去的是机遇。1990年,长江水利委员会开始进行大型实物指标调查,库区的发展就受到了限制。2003年,国务院正式下达停建令,严格控制库区基本建设。2003年调查时,库区百姓住房面积人均只有20多平方米,比1990年调查时只多了1平方米,且大部分都是土木结构。

    旧的去了,新的来了。

    无论在丹江口、郧县等内迁移民集中安置地,还是在潜江、团风等外迁移民的集中安置点,我们看到,建得最漂亮、规划最整齐的村落,无一不是移民安置点。移民新村,一个个农村的新社区,不仅用地集约、外观漂亮,水、电、路、气、宽带等配套完善,而且商店、卫生室、农家书屋、健身器材等设施一应俱全……

    在湖北最大的南水北调外迁移民安置点团风县黄湖新区,我们见到了朱大民、朱大富兄弟俩。哥哥朱大民在新区包租了300亩地学种水稻,在当地农业局的指导下,今年水稻亩产达到1300斤,“一年纯收入有10万元,这对我们郧县山里人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过去一年最多收入2万元。”弟弟朱大富思路更活,2010年5月刚搬过来,就跟着当地农民学养野鸭,第一批养了1050只,4个月出栏就赚了6000元。他现在已经养了10批野鸭,承包了150亩鱼塘,还养了20头猪。一年半下来,保守估计,纯收入也有20万元以上。“现在已经有几十个移民老乡加入我们合作社,跟着我养野鸭了!”朱大富自豪地说。

    责任如山,干部在攻坚中成长

    18万人、4万多个家庭搬迁,这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

    湖北举全省之力做好这件事。9名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上阵,对口联系有移民安置任务的10个市;省直30多个部门分别与有外迁、内安任务的20多个县级政府,实行一对一联系指导,拿出10多亿元“真金白银”解决移民安置点的对外连接路、土地整治、农家书屋等的建设资金问题;省财政还另外拿出1.2亿元,用于移民新房的外墙粉刷等。

    政策公开透明,尊重移民意愿。移民外迁前,湖北拿出了13万人的土地容量,供8万移民选择。内安移民同样是让移民选到满意为止。丹江口市均县镇怀家沟村移民内安前,3次选点,最终选中了一处规划中的商业用地,安置区政府二话没说,就把这块“黄金宝地”让给了移民。

    住房建设是移民最关心的事。对外迁移民,湖北采取“双确认”、“双委托”的模式,由安置区、库区政府组织移民选点、对接,确认房(户)型、建房面积和楼层,再由移民户与移民迁安理事会、移民迁安理事会与安置区政府签订委托建房协议,最后由安置区政府统一负责组织实施。内安移民的住房建设中,同样要成立移民建房理事会,由移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实时监督工程进度和质量。

    好制度,最终要靠干部落实。湖北移民迁出地和安置地从各部门抽调了2万多名干部投入一线,每户移民家庭,在老家和新家都有自己的“包保”干部,包宣讲和落实政策,包房屋建设和质量问题,包解决移民困难,包化解移民矛盾,包帮助就业创业等等。

    为了拉近和移民的距离,农忙季节,包保干部跟着移民下地干活;农闲时分,干部带着酒肉上门和移民拉家常……2011年6月18日,潜江市遭遇特大暴雨,一些外迁移民的新房屋顶出现渗水,新区道路也有了积水。这下,移民炸开了锅,情绪激动地质问包保干部。当天上午9点,潜江市委副书记、原常务副市长龚定荣就带干部赶到移民安置点,一下车,龚定荣就和干部们拿起铁锹疏通沟渠,任暴雨把自己淋得湿透。看到这种情形,移民也感动了,大家一起拿着铁锹干起活来。

    丹江口市均县镇党委副书记刘峙清、六里坪镇马家岗村村委会文书马里学、怀家沟村党支部书记程时华等6位移民干部,积劳成疾,病逝在工作岗位上。

    水质优先,发展在阵痛中转型

    南水北调,成败在水质。

    令人欣慰的是,现在,丹江口水库水质大部分指标属国家一类,总体优于二类。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1958年南水北调一期工程开始建设,丹江口大坝从无到有,屹立于丹江口市境内汉江干流及其支流丹江的交汇处。1967年丹江口大坝下闸蓄水,将汉江水拦入坝中,形成亚洲最大的人工湖——丹江口水库,水库正常蓄水位157米,库容量174.5亿立方米。

    2005年,南水北调二期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启动,大坝加高后,丹江口水库正常蓄水位将达170米,库容可达290.5亿立方米,满足每年向北方供水95亿立方米的要求。按照国家要求,2014年起,丹江口水库将向北京、天津、河北、河南4省市供水。其中,每年向北京供水12.4亿立方米,相当于目前北京市年用水总量的1/3,而河南、河北受水最多,达到37.7亿和34.7亿立方米。而按照远期规划,丹江口水库向北调水量将增至130亿至145亿立方米。

    为了让一库清水向北流,库区人民甚至舍弃了致富的产业。至今,丹江口市和郧县还是国家级贫困县。前些年,库区农民开始种植一种经济作物——黄姜。黄姜之所以金贵,是因为制药企业能从中提取皂素等药用材料。然而,提取皂素的过程却会排放大量废水,对丹江口水库的水质将造成威胁。2007年,十堰市痛下决心,一次关闭了134家黄姜加工企业,一年损失工业产值15亿元,如果算上上下游产业,年损失达20亿元。一年损失税收4500万元,失去1.2万个就业岗位,10多万种植黄姜的姜农受到影响。

    十堰市副市长沈学强说,“十堰市原本是重工业城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环保要求。近年来,我们主动关闭‘十五小’企业253家,年产值减少19亿元,年减少财政收入2.1亿元。在引进新项目时,我们提高了环保门槛。”新编制的《十堰汉江生态经济带总体规划》确定,包括丹江口市、郧县、武当山特区在内的十堰汉江生态经济带,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屏障核心区”,未来5年内,十堰市将投巨资力推该区域的绿色发展,确保“清水永续北送”。

    “南水北调是历史的机遇。仅去年,就给十堰市带来了140多亿元的投入。当丹江口水库水位达到170米时,十堰地区的水体面积将达到600多平方公里。届时,这里将形成山水合一、名副其实的‘万岛湖’!宜居宜游的十堰,必将迎来旅游产业的大发展!”十堰市市长周霁说。

    “一江清水送北方,让干涸的土地鲜花绽放,捧一把泥土藏进行囊,想家时亲亲泥土的芳香……”

    这是移民的歌儿,这是移民和库区人民的心声。

    历史将永远记住他们。(记者 顾兆农 田豆豆 张志峰 赵永平)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