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行业崛起 > 汽车2010 >
北京4月上旬将公布五环内治堵效果--国家年鉴
本月中上旬,本市计划向社会公布五环内自实施治堵政策[ZhengCe]以来的效果。市交通[JiaoTong]委之前曾表示[BiaoShi],交通[JiaoTong]拥堵[YongDu]指数同比改善了8%至10%,但市民对于拥堵[YongDu]状况改善却体会不一。
针对市民持续关注的购车摇号中签难问题,市交通[JiaoTong]委相关负责人表示[BiaoShi],目前[MuQian]的40万摇号基数在其预测范围内,现在的摇号是在200万人申请的基础上制定的。这意味着中签将越来越难。
目前[MuQian],治堵“28条”措施才“上线”一部分,还有收取拥堵[YongDu]费等备用措施尚未启动。何时启动这些备用措施,还需要看现在政策[ZhengCe]的实施效果。
■关于治堵效果
本月中上旬拟公布治堵效果
据介绍,由于拥堵[YongDu]路段多集中在城区,本市交通[JiaoTong]部门主要选择五环内的道路通行状况进行分析、研究。4月10日左右,本市计划向社会公布这些地区实施治堵政策[ZhengCe]以来的效果。
根据道路通行情况,本市设置了交通[JiaoTong]拥堵[YongDu]指数,目前[MuQian]主要通过其来反映、评价整体缓堵效果。3月28日,北京市交通[JiaoTong]委主任刘小明表示[BiaoShi],去年年底“28条”治堵措施出台后,本市交通[JiaoTong]拥堵[YongDu]状况有所改善,跟去年同期相比,本市交通[JiaoTong]拥堵[YongDu]指数下降了8%至10%。但是,一些市民也提出,并未切身感受到拥堵[YongDu]缓解。
北京市交通[JiaoTong]委相关负责人昨天表示[BiaoShi],从整体交通[JiaoTong]运行情况来看,目前[MuQian]交通[JiaoTong]拥堵[YongDu]状况有所改善,交通[JiaoTong]拥堵[YongDu]指数在下降,车辆运行速度在提高。这些都是有数据支撑和说明的。4月10日左右,本市计划向社会公布五环内的治堵效果。
治堵专家说
王江燕
措施未用尽 效果需持续关注
本市治堵方案核心专家、柏诚公司城市与交通[JiaoTong]规划部总监王江燕表示[BiaoShi],治堵方案分为建、管、限三大方面,目前[MuQian]“28条”措施才刚刚开始实行,尚未全部用尽,因此要持续关注政策[ZhengCe]效果。
从限的角度来看,目前[MuQian]已经真正限制购车,但也只是控制汽车的增速,并没有减少本市机动车总量。在管的方面,整体来看,治堵效果最明显的应该是停车费涨价,这项措施今天开始正式实施,一段时间后才能显示效果。至于建的方面,去年5条地铁新线开通后,为沿线居民出行提供了便利,但更大规模的交通[JiaoTong]建设仍需时日,不可能一蹴而就。
王江燕表示[BiaoShi],从评价缓堵效果角度来看,交通[JiaoTong]拥堵[YongDu]指数应该是较为科学、全面的,通过对全市分区域、分通道的监测,从而测算出总体的交通[JiaoTong]拥堵[YongDu]指数。而老百姓对于交通[JiaoTong]拥堵[YongDu]的切身感受,与其个人所处的区域、选择的出行方式、出行时间都有关系。从全市范围来看,总体交通[JiaoTong]拥堵[YongDu]指数可能只下降了一小部分,但局部地区的改善可能非常明显。
李少华
半年内 拥堵[YongDu]状况将大幅好转
本市治堵方案核心专家、市政协委员、市工商联副主席李少华表示[BiaoShi],根据已实行的治堵措施,再加上4月1日开始实施的停车费调价新规,预计半年内本市拥堵[YongDu]状况将有大幅度好转。
李少华认为,“28条”措施可以划分为出行和停车两大部分。停车费调高后,老百姓除了考虑找停车位难的问题外,还会重新衡量自驾车出行的成本问题,“毕竟停车费直接从老百姓兜里掏钱,对于人的行为是有指引作用的”。在出行方面,交通[JiaoTong]部门提供的多样化、多层次的出行选择,也有利于吸引车主放弃私家车出行,例如最近开通的社区通勤快车,为居民提供一站式直达服务,下一步,更多的通勤快车将在全市开通。
李少华自己也切身感觉到本市交通[JiaoTong]拥堵[YongDu]状况在改善,他说,以前从东二环光明桥附近的办公区到建国门附近,路上得堵半小时,上周这段路只开了10多分钟,“第一次感觉特别痛快、顺畅”。尽管目前[MuQian]三环、四环路仍有不少堵点,但多是由交通[JiaoTong]事故、道路施工等引起的拥堵[YongDu],“总体来说,拥堵[YongDu]现象已大有缓解”。
■关于摇号中签难
40万基数在交通[JiaoTong]部门预测范围内
200万人有资格进入摇号池
目前[MuQian]参加个人小汽车购车摇号的有40万申请人。市交通[JiaoTong]委相关负责人表示[BiaoShi],目前[MuQian]的摇号基数是在交通[JiaoTong]部门的预测范围内的。根据前期统计、分析,满足申请购车摇号条件的,大概有200多万人,摇号方案也是在这些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的。
随着申请人数的增多,摇号中签率持续降低,在3月26日举行的第三轮摇号工作中,中签率已接近23比1。市交通[JiaoTong]委相关负责人表示[BiaoShi],无论基数多大,每个申请人的中签率都是一样的,机会都是均等的。现在有部分人认为中签难度越来越大,但从长期来说,由于每个月都举行摇号,申请者进入摇号池的时间越久,参与摇号的次数就越多,摇中的可能性越大。而且,从政策[ZhengCe]制定角度来说,不可能所有人都一次摇中,那样就没有摇号的必要了。
该负责人表示[BiaoShi],目前[MuQian]的摇号政策[ZhengCe]才运行3个月,处于试行阶段。对于市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待政策[ZhengCe]运行一段时间以后,比如半年或者一年,交通[JiaoTong]部门会归纳、分析、掌握摇号指标管理工作的进展,不断根据具体情况,完善相应措施。例如之前公布的“废号”自动滚入摇号池政策[ZhengCe],就是对摇号政策[ZhengCe]的一次微调。
对于屡摇不中、一定年限后直接给予指标的建议,该负责人表示[BiaoShi],目前[MuQian]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如果给予指标的话就有悖摇号初衷,摇号政策[ZhengCe]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治堵专家说
王江燕
不可能每个人都开上车
本市治堵方案核心专家王江燕表示[BiaoShi],为了控制机动车增速,需要坚持购车摇号政策[ZhengCe]。中签难是正常的,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觉得中签特别难,那么机动车总量也就能控制了。
新加坡不仅控制机动车数量,而且收取车辆牌照费用,车主对机动车的持有成本、使用成本都很高。上海也对牌照收取较高费用。通过牌照限制、收费政策[ZhengCe],老百姓会有衡量标准,认同不是每个人都要驾车出行的观点,况且城市的道路条件也不可能使每个人都开上小汽车。
李少华
基数大与盲目摇号有关
李少华认为,一些人对摇号政策[ZhengCe]并未全面理解,认为摇中的指标可以转让并从中牟利,因此来“占坑”,有些人知道指标不能转让的情况,但仍抱着侥幸心理来测试政策[ZhengCe]的执行力。随着市民对摇号政策[ZhengCe]的逐步了解,以及交通[JiaoTong]部门对摇号指标禁止转让的严格执行,相信更多人会认识到购车指标不能转让的“硬”规定,逐步理性地参与购车摇号申请。
李少华认为,今后中签率不会下降,但是摇号政策[ZhengCe]会打击更多人的购车积极性,包括中签者和未中签者。一方面,未中签者对摇中指标信心不足,认为中签难。另一方面,随着停车费上涨、油价上涨,养车成本逐年攀升,中签者未必会积极购车。
■释疑
二环隧道搁浅?
方案在讨论中
治堵政策[ZhengCe]提出今年将开建东西二环地下隧道,但官方至今未发布东二环地下隧道的起终点。一些市民猜测,这个项目迟迟没有动静,可能已经被搁浅。市交通[JiaoTong]委相关负责人昨天表示[BiaoShi],目前[MuQian]相关工作正在推进,前期方案正在研究、论证,出入口等尚未最后确定,但都在充分讨论中。
市交通[JiaoTong]委相关负责人表示[BiaoShi],目前[MuQian]关于东西二环地下隧道的工作,仍停留在政府层面,政府部门正在讨论,并未进入施工阶段。等各方面工作确定后,再向社会公布。
王江燕曾参与该项目的前期论证,她表示[BiaoShi],东西二环地下隧道的工程量非常大,也非常复杂,因此要谨慎对待。由于地下隧道很长,要设计多个出入口,不仅要研究出入口的接入道路,还要研究接入方式。总体来看,要在实地勘察、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才能开工修建。
背景新闻
争议多年后 地下路重启
早在2004年,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地下工程专家钱七虎就建议,北京应大力挖掘地下空间的潜力,发展地下道路系统,包括建设东西二环地下快速路。
2005年7月,北京市政府批准《北京市中心城中心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2004年-2020年)》,东西二环地下快速路的建设首次提上官方议程。但随后多年,建设工程一直未有进展。专家中反对的声音很多,提出了关于文物保护、水源保护、工程成本等方面的意见。
时隔5年,2010年末治堵新政发布,再次将东西二环等地下快速路系统纳入官方视野。市规委副主任周楠森此前表示[BiaoShi],东西二环地下隧道工程是世界上最难的一条地下线,目前[MuQian]有众多难题待解决。
本版采写 本报记者 邓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