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行业崛起 > 汽车2010 >
中国汽车业“商誉”几何 召回何以“躲猫猫”--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
■核心提示■
正在火爆举行的2011上海国际车展上,前期被爆出生产质量问题的锦湖轮胎缺席了这届品牌云集的“史上最大”车展,原本的市场[ShiChang]领先者在展会上难觅踪影难免备受关注。
毫无疑问,是中国[ZhongGuo]数以亿计的消费者和巨大的消费市场[ShiChang]托起了今天车业的繁荣,而车业中连续出现的怪象:从问题产品到召回[ZhaoHui]“躲猫猫”,从加价[JiaJia]提车再到霸王条款,无不刺伤着消费者的心。中国[ZhongGuo]汽车消费“店大欺客”何时休?中国[ZhongGuo]汽车业“商誉”价值几何?
召回[ZhaoHui]何以“躲猫猫”?
上海的任先生想购买一辆进口品牌的豪华柴油SUV,但他到4S店询问,却被告知需要加价[JiaJia]10万元左右,否则就要等,而且说不好要等多久。
不知从何时起,加价[JiaJia]提车成了中国[ZhongGuo]车市中的“独特风景”,这种既不合理,又涉嫌违规的“潜规则”却很少受到制约,依然大肆横行、不断蔓延。而今,国产新车要加价[JiaJia],进口热销车也要加价[JiaJia],加价[JiaJia]“重灾区”还是在SUV市场[ShiChang],有的热门车型甚至要消费者在市场[ShiChang]指导价上再加十多万甚至二十多万元。
加价[JiaJia]提车一般打着“产能不足、供不应求”的幌子。消费者刘先生说,在某合资品牌的SUV刚上市时购买,当时要加价[JiaJia]3万元,过了没多久,就出现了让利上万元 号称国内轮胎配套率第一品牌的韩国锦湖,因被曝光在国内违规使用返炼胶生产轮胎后,目前仍陷“召回[ZhaoHui]门”。
正在举行的2011上海车展上,包括米其林、邓禄普、普利司通、横滨、玲珑等国内外轮胎品牌悉数到场,而原本的市场[ShiChang]领先者锦湖却难觅踪影。
即使如此,在车展中关注锦湖召回[ZhaoHui]的参观者并不少,对汽车业熟悉的沈先生说:“车展上好像使用锦湖轮胎的整车少了一些,虽然是中国[ZhongGuo]首次轮胎召回[ZhaoHui]事件,但问题轮胎会影响到产业中整个轮胎品类,甚至影响到对整车的信誉。”
召回[ZhaoHui],依然是国内消费者的“心病”。另一个典型就是丰田,在全球不断遭遇因质量问题大范围召回[ZhaoHui]的行动中,一次又一次“习惯性”地绕过中国[ZhongGuo]内地市场[ShiChang]。
据丰田官网,今年以来召回[ZhaoHui]有5次,其中4次都“不涉及”中国[ZhongGuo]内地市场[ShiChang],仅有一次召回[ZhaoHui]了五千余辆进口雷克萨斯车型。
而这一次召回[ZhaoHui]的背景也是颇有意味。今年初,丰田宣布在全球召回[ZhaoHui]170万辆存在质量隐患的汽车,而且许多同类车型在华生产销售,在丰田简单公告“不涉及中国[ZhongGuo]市场[ShiChang]”后,中国[ZhongGuo]再次沦为“召回[ZhaoHui]真空地带”。随后,国家质检总局约谈丰田高层,要求其将在中国[ZhongGuo]内地“不召回[ZhaoHui]”原因讲清楚,作出明确解释。
约谈事件之后,丰田在华召回[ZhaoHui]策略发生了两项变化:一是召回[ZhaoHui]了五千余辆进口雷克萨斯;二是此后全球召回[ZhaoHui]行动中,丰田公告将原先的“不涉及中国[ZhongGuo]市场[ShiChang]”,改为“不涉及中国[ZhongGuo]市场[ShiChang]正规渠道销售的相关车辆”,也就是说,丰田从正规渠道给中国[ZhongGuo]的产品,不管原装进口还是国产组装,都恰好“避免”了在日本、美国等市场[ShiChang]出现的质量问题。
的优惠,他感到被欺骗,“根本不存在什么产能不足,都是噱头,实际就是利用饥饿销售坑消费者。”
有消费维权人士指出,加价[JiaJia]提车涉嫌违法违规。首先,即使因货源紧张导致排队购车,也应有先来后到,如果有人加价[JiaJia]“插队”,损害的是其他购买者的权益;其次,加价[JiaJia]提车款项一般不会开入购车发票,这就形成了变相的偷逃国家税款,是违法行为;第三,加价[JiaJia]提车款并无正规名目,这部分资金流向不明,容易滋生商业贿赂。
除了加价[JiaJia]提车,强行搭售等变相加价[JiaJia]的手法也在国内汽车市场[ShiChang]上频繁出现,并成为业内心照不宣的“潜规则”,而由于消费者处于与商家不对等的地位,对这些具有一定隐蔽性的侵权行为很难主动维权,大多只能被动接受。
“商誉”难道不可贵?
众所周知,中国[ZhongGuo]是目前全球增加最快的汽车市场[ShiChang],在过去十年内产销量增长十倍,堪称奇迹。而且中国[ZhongGuo]已超越美国,连续两年成为汽车产销量第一大国,去年已突破1800万辆,今年将冲击2000万辆的历史新高。
在此背景下,近几年国内外车企依赖中国[ZhongGuo]巨大的市场[ShiChang]需求,大多都在这片“汽车热土”上赚得盆满钵满,体会不到在其他市场[ShiChang]上普遍存在的巨大竞争和生存压力,有些甚至习惯了“店大欺客”,并不太重视“商誉”,宁可损失口碑,也不愿损失眼前利益。
正因为如此,一些在全球汽车市场[ShiChang]上难以见到的“怪象”,集中出现在国内车市:有的产品明明有质量问题,对“召回[ZhaoHui]”也是避重就轻、虚晃一枪,让消费者无所适从。有些国外大牌,在车展上愿意花大钱、摆大排场塑造形象招揽顾客,但一出现全球召回[ZhaoHui],就敢于“绕开”中国[ZhongGuo]市场[ShiChang]。而其他如加价[JiaJia]提车、强行搭售、霸王条款等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也无疑是不重视“商誉”的表现。
汽车直接关系安全和生命,在全世界,“商誉”一直是汽车品牌的终极价值乃至生命,堪称无价之宝,但在国内市场[ShiChang]上,汽车业“商誉”缩水和贬值,也凸显了我国汽车业大而不强,汽车市场[ShiChang]不成熟,汽车消费环境不完善;更反映了我国虽是汽车产销大国,但实际地位和水平并不高。
工信部副部长苏波在上海车展论坛上说,“十二五”期间,我国要着力发展汽车服务业,汽车服务业连接生产和消费,是汽车产业价值链的重要部分,是国外汽车制造商的重要收入来源。
诚然,未来我国汽车市场[ShiChang]将进入平稳发展期,市场[ShiChang]竞争会更加激烈,车企也会从现在的“不愁卖”逐步过渡到“拼服务”“比信誉”的阶段,同时我国汽车市场[ShiChang]的法制环境也将逐步健全,也许那时,让消费者“闹心”的乱象、怪象就会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