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历史珍闻 >
风展红旗--中国年鉴(10)
五万言报告书
毛泽东[MaoZeDong]提出“陈毅[ChenYi]主义”这个“新名词”时,陈毅[ChenYi]正在上海向中央[ZhongYang]汇报着红四军的情况。
中央[ZhongYang]与红四军之间书信联络的迟缓方式,却让陈毅[ChenYi]在最恰当的时刻找到了中央[ZhongYang]。
毛泽东[MaoZeDong]4月给中央[ZhongYang]“二月来信”的复信,也是在路上辗转了两个多月,直到6月份才送到上海。虽然信的言辞语气并不客气,但内容和主张得到了周恩来的认同。中央[ZhongYang]政治局决定召开一次军事会议,详细讨论红军[HongJun]的建设和作战。于是,中央[ZhongYang]再次发信,要红四军“派一得力人员来参加”。
这封信又过了一个多月才送达红四军前委。“七大”刚刚结束,三个多月激烈纷争的波折暂告一段落,问题却还没有解决。朱、毛各执一词,陈毅[ChenYi]成了中央[ZhongYang]要求的“得力人员”的不二人选,启程赴上海汇报工作。
作为后来人检读那段历史,让人不禁感慨,历史选择了最恰当的人选。
1929年,对毛泽东[MaoZeDong]、朱德[ZhuDe]、周恩来的关系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三位后来掌控着中国革命命运走向的伟人,正在艰难的革命探索与重大的抉择中,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与磨合。
这一年,毛泽东[MaoZeDong]36岁,朱德[ZhuDe]43岁,周恩来31岁,在他们之间穿针引线的陈毅[ChenYi],年仅28岁。
10年前,五四运动风起云涌之时,18岁的陈毅[ChenYi]和他的胞兄陈孟熙从成都来到上海,前往法国勤工俭学,开始了他革命生涯的第一段航程。
再过20年,48岁的陈毅[ChenYi]第三次到上海时,他已经是指挥着千军万马的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并成了这座城市人民政府的第一任市长——这是后话。
1929年那个夏天,28岁的陈毅[ChenYi]来到上海时,是一支新生革命武装的年轻领导。或者说,是这座繁华大都市媒体上称作的“赤匪头目”。
陈毅[ChenYi]从闽西经厦门,绕道香港,化装成一个日本商人,在8月下旬抵达上海。此时,这座城市正笼罩着严酷的白色恐怖。就在几天前,党中央[ZhongYang]刚刚遭受了一次严重破坏,中央[ZhongYang]军事部部长杨殷、中央[ZhongYang]农委书记[ShuJi]彭湃、中央[ZhongYang]军委[JunWei]委员颜昌颐等5人同时被捕。
险恶的环境中,陈毅[ChenYi]靠着胞兄陈孟熙和堂兄陈修和的保护,才得以在上海落脚。兄弟三人原本都在大革命时期参加了革命军,大革命失败后,三人选择了不同的信仰而分道扬镳。陈孟熙成了四川军阀刘存厚驻上海的少将代表,陈修和则在上海兵工厂任职。
虽然信仰各异,血浓于水的两个哥哥还是给陈毅[ChenYi]提供了保护。陈毅[ChenYi]身着高级西装,胸戴淞沪警备司令部徽章,堂而皇之地走进了繁华的大上海。
很快,陈毅[ChenYi]联络上了党中央[ZhongYang]。
主持中央[ZhongYang]工作的周恩来,这时正在紧张筹划营救彭湃等人,甚至制定了一套完备的武装劫囚车的方案,可惜后来情况有变,未能实施。他嘱咐陈毅[ChenYi]把红四军的情况写成书面汇报。
陈毅[ChenYi]离开闽西时,安全起见,随身没有带任何文字材料。他完全凭借惊人的记忆力秉烛疾书,写成《关于朱毛红军[HongJun]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关于朱毛红军[HongJun]的党务概况报告》、《关于朱、毛争论[ZhengLun]问题的报告》等五份报告。这也就是后来著名的“陈毅[ChenYi]五万言报告书”。
洋洋五万字,陈毅[ChenYi]仅用了三天,一挥而就。
而今再观这五份报告,不但让人感慨身为诗人的陈毅[ChenYi]运笔如神,更要赞叹身为革命家的陈毅[ChenYi]坦荡无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