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历史珍闻 >
毛泽东两次莫斯科之行 有哪些误会和不快--国家年鉴
(《福建党史月刊》授权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毛泽东[MaoZeDong]一生中极少出国。他对社会主义老大哥苏联的访问也仅有两次,却迭生误会,颇多不快。
首次访苏:“柳暗花明又一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次日,毛泽东[MaoZeDong]就收到了苏联关于承认新中国,并决定建立外交关系的照会。他激动万分,破例同送来照会的机要秘书握了握手。11月5日,苏联在中国东北专家的负责人科瓦廖夫告诉毛泽东[MaoZeDong],斯大林[SiDaLin]愿意在任何时候欢迎他去莫斯科。毛泽东[MaoZeDong]表示,他盼望能在12月斯大林[SiDaLin]70诞辰之际前往莫斯科。
4天后,毛泽东[MaoZeDong]以中共中央名义致电中国驻苏联大使王稼祥:“我们已请科瓦廖夫通知斯大林[SiDaLin]同志,请他决定毛主席去莫斯科的时间。我们认为毛主席可于12月初动身去莫斯科。”11月10日,周恩来受托拜访了苏联驻华大使罗申,将毛泽东[MaoZeDong]访问莫斯科的愿望通知了他,请他转告莫斯科。并说毛泽东[MaoZeDong]此次莫斯科之行,除了同斯大林[SiDaLin]进行个人之间的友好接触外,主要目的是想就中苏条约[TiaoYue]问题同斯大林[SiDaLin]进行讨论。过了两天,在接到斯大林[SiDaLin]的正式邀请函后,毛泽东[MaoZeDong]即致电斯大林[SiDaLin]:“感谢你欢迎我到莫斯科去。我准备于12月初旬动身。”
启程之前,毛泽东[MaoZeDong]对这次访问信心十足,显得很高兴。因为无论是米高扬还是斯大林[SiDaLin],都承认苏联政府同国民党政府于1945年8月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TiaoYue]》是不平等的,况且斯大林[SiDaLin]已经答应,等他去莫斯科讨论条约[TiaoYue]问题。
12月6日,在罗申和科瓦廖夫的陪同下,毛泽东[MaoZeDong]及其随行人员陈伯达、师哲、叶子龙、汪东兴乘坐专列徐徐离开北京西直门火车站。经满洲里边境倒车后,毛泽东[MaoZeDong]一行于12月16日中午抵达莫斯科北站,受到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部长会议副主席莫洛托夫,政治局委员、国防部部长布尔加宁元帅,外贸部长缅什科夫,外交部副部长葛罗米柯的热烈欢迎。
当日下午,毛泽东[MaoZeDong]走进克里姆林宫斯大林[SiDaLin]的办公室。在寒暄之后,双方开始了第一次会谈。毛泽东[MaoZeDong]对斯大林[SiDaLin]说,当前最重要的问题是保障和平。中国需要3至5年的喘息时间,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把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使全国形势稳定下来。解决中国最重要的问题取决于和平的前景。因此,中共中央委托我向您,斯大林[SiDaLin]同志问明一个问题:怎样保障国际和平,保障程度如何?
斯大林[SiDaLin]回答说,目前并不存在对中国的直接威胁,日本尚未从战争中恢复过来,因此不想打仗。美国虽然大肆叫嚣要发动战争,但它害怕战争,欧洲人又被战争吓破了胆,实际上并没有人同中国打仗。他信心十足地表示:和平取决于中苏两国共同的努力,“如果我们齐心协力,和平不仅可以保障5至10年,而且可以保障10至20年,还可能更长一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