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历史珍闻 >
陈独秀在广东指导创办党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
红色记录
1920年《新青年[XinQingNian]》改组,发出建党先声
“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第一需要。”
1920年9月1日,《新青年[XinQingNian]》八卷一号,曾与胡适相约“二十年不谈政治”的陈独秀[DuXiu]发表了《谈政治》一文。
这篇观点鲜明的檄文,标志着这位“五四运动总司令”已经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新青年[XinQingNian]》也自此由民主主义性质的刊物改组成为中共上海[ShangHai]发起组领导的社会主义刊物。
在5年前的1915年夏天,从日本回国的陈独秀[DuXiu]痛感“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在上海[ShangHai]创办《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XinQingNian]》,高举科学和民主两面大旗,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1919年,苏联“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一批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迅速转向社会主义。李大钊利用他负责六卷五号编辑的机会出版了“马克思研究专号”。从此,《新青年[XinQingNian]》逐渐转变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1920年8月,在共产国际的关心和帮助下,陈独秀[DuXiu]在上海[ShangHai]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随后出版的《新青年[XinQingNian]》第八卷第一号起,增辟了《俄罗斯研究》专栏,出至第九卷第三号止,共发表36篇文章,绝大部分译自美、英、法、日等报刊所载有关苏俄的情况以及列宁生平及其著作的介绍和资料,其中注明译自纽约进步刊物《苏俄》周报的最多。
一个有象征的细节是,从这一期起,《新青年[XinQingNian]》的封面正中绘制了一幅地球图案,从东西两半球上伸出两只强劲有力的手紧紧相握。据当时编辑《共产党》月刊的茅盾回忆说,这一设计“暗示中国人民与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俄罗斯必须紧紧团结,也暗示全世界无产阶级团结起来的意思”。
《新青年[XinQingNian]》的转变,引起了胡适的反对。1920年底至1921年初,他写信给陈独秀[DuXiu],指责改组后的《新青年[XinQingNian]》“色彩过于鲜明”,“令《新青年[XinQingNian]》差不多成了《苏俄》的汉译本”,提出要《新青年[XinQingNian]》从上海[ShangHai]迁回北京编辑出版,发表一个“不谈政治”的声明,但遭到陈独秀[DuXiu]、李大钊的反对。中国新文化思想界开始分裂了。胡适与陈独秀[DuXiu]这对安徽老乡、五四盟友,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ZhongGuoGongChanDang]成立,陈独秀[DuXiu]被推举为中共中央局书记。《新青年[XinQingNian]》成为中共中央的理论刊物,几经停刊复刊,坚持向读者进行彻底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启蒙教育,激励一大批新人走向追求共产主义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