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人物丰碑 >
老一辈的智慧:彭湃怎样与农民交朋友--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
彭湃(1896—1929)是中国现代农民[NongMin]运动的先驱和广东海陆丰农民[NongMin]运动的领导人。彭湃出身于田连阡陌的大地主家庭,但他背叛了封建大家庭,投身农民[NongMin]运动。
上世纪20年代初,彭湃刚去农村做宣传和发动农民[NongMin]运动工作时,穿着学生洋服、戴着白通帽,显得温文尔雅。但没想到农民[NongMin]仅与他应酬几句客套话,就远远躲开了。原来,农民[NongMin]看到他的装束以为不是收捐的,就是达官子弟。彭湃在《海丰农民[NongMin]运动》报告中就此事记述道:村中一个三十多岁的农民[NongMin],看我来了,向我说:“先生坐,请烟呀!你来收捐吗?我们这里没有做戏。”我答道:“我不是来收戏捐的,我是来和你们做朋友。因为你们辛苦,所以到这里来先谈。”农民[NongMin]答道:“呀!苦是命啊!先生呀请茶,我们不得空和你闲谈,恕罪!”他说完这句话便跑了。接连几天,都没有效果。
彭湃为自己想同农民[NongMin]做朋友的诚心得不到理解而苦恼。经过认真反思,他找到了农民[NongMin]不愿和他接近的原因:一来“我对农民[NongMin]所说的话,太过文雅了,好多我们说来农民[NongMin]都是不晓”;二来“是我的面貌身体服装与农民[NongMin]不同”,农民[NongMin]“总不欢喜和我接近”。他决心对自己来一番改造:“把许多书面的术语翻译做俗话”,“改变较为朴实的服装”。自此,彭湃脱下洁白的学生装,换上了农民[NongMin]常穿的粗布衣服;摘下白通帽,戴上了农民[NongMin]日常用的尖顶竹笠;脱下皮鞋,打着赤脚,每天早上到路口或到田埂上等待过路的农民[NongMin],跟着农民[NongMin]到田里铲草锄地,做农活、拉家常。他在演讲的时候,从农民[NongMin]的理解能力出发,采用生动的问答形式,立即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逐渐得到了农民[NongMin]的信任。成为农民[NongMin]运动领袖后,彭湃还是经常跑到农民[NongMin]家去,了解情况,嘘寒问暖。他用农民[NongMin]熟悉的话语问:“孩子有几个?种多少田?收成的米够不够吃?……”他常一面问着,一面帮群众干活,逐渐成为了“海陆丰数十万农民[NongMin]一致崇拜的人物”,成为中国农民[NongMin]运动的“大王”(毛泽东语)。
(作者为中央党校党史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