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人物丰碑 >
盘点:中共党史上的十对著名英烈夫妻--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9)
李翔梧与刘志敏
李翔梧(1907—1935),1928年在莫斯科与刘志敏结为夫妻。曾用名李凤周,河南洛宁人。1924年加入[JiaRu]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JiaRu]中国共产党[ZhongGuoGongChanDang]。同年10月受党组织派遣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9年奉调回国,在上海中共[ZhongGong]中央[ZhongYang]军委工作[GongZuo]。1931年夏进入中央[ZhongYang]苏区,历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宣传处副处长、中央[ZhongYang]革命军事委员[WeiYuan]会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红五军团第十四军第四十一师政委。1932年任红三军团第十四军政委、红五军团政治部秘书长、红十三军政治部主任。1933年任红一方面军第二十师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34年任红军总政治部破坏部(敌工部)部长、赣南军区军政委员[WeiYuan]会书记[ShuJi]等职。1934年10月中央[ZhongYang]红军主力长征时,留在中央[ZhongYang]苏区坚持斗争,任中央[ZhongYang]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1935年3月,留在中央[ZhongYang]苏区的部队和机关人员奉命分路突围。9日,和袁血卒带领第四大队开始突围,当天晚上渡过安远河,到达天门嶂。10日在天门嶂山上,受到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合击,战斗打得很激烈,部队被打散。他虽乘夜突出重围,但第二天又被200多“铲共团”包围。突围中负伤后,他高声喊道:“为革命流尽最后一滴血,同志们,前进吧!”后在伤势严重的情况下,宁死不作俘虏,举起手枪射向自己,壮烈牺牲。时年28岁。
刘志敏(1904—1935),河南罗山人。1922年入开封北仓女子中学。1923年加入[JiaRu]中国共产党[ZhongGuoGongChanDang]。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在开封被通缉,逃到武汉。同年秋,受党组织派遣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9年回国,分配在上海中共[ZhongGong]中央[ZhongYang]机关,担负交通工作[GongZuo]。1932年春,调到江西中央[ZhongYang]苏区,在中共[ZhongGong]宁都中心县委工作[GongZuo]。1933年1月,中共[ZhongGong]建宁中心县委成立,任中心县委妇女部长。同年4月,到江西参加省委扩大会议。会后返回建宁途经黄泥潭,遭敌保卫团、大刀会匪徒袭击。她临危不惧,英勇反击,身负重伤。1933年5月任中共[ZhongGong]闽赣省委妇女部长。1934年6月,随省委机关退驻宁化城。10月,主力红军战略转移后,闽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机关进行整编,机关人员编为工作[GongZuo]团随省军区武装行动。她调任省委秘书兼裁判部审判主任。年底,闽赣省工作[GongZuo]团和闽赣军区武装转入游击战争。1935年4月,到达宁化、建宁交界的陈家山,遭国民党军包围,突围中被俘。同年6月,被解押到漳州监狱。在狱中,虽倍受折磨,仍关心照料难友,鼓励她们“活着就要斗争下去”。最后被杀害于漳州狱中。
朱瑞与陈若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