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人物丰碑 >
揭秘:林彪与五次反“围剿”--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5)
第五次反“围剿[WeiJiao]”:林彪[LinBiao]拼死奋战
1933年9月,蒋介石自任总司令,调集100万军队,200架飞机,向各革命根据地发动空前规模的第五次“围剿[WeiJiao]”。其中,以50万兵力,用于直接进攻中央[ZhongYang]革命根据地和红一方面军。国民党军队采用持久战和堡垒主义相结合的战术,以守为攻,趁机进剿,层层巩固,节节进逼,在苏区周围广筑碉堡,同时强调“三分军事,七分政治”,厉行保甲制度和“连坐法”,加强特务活动,对占领区实行血腥镇压和欺骗利诱相结合的政策。红军[HongJun]反“围剿[WeiJiao]”的形势十分严峻。此时,中共临时中央[ZhongYang]负责人博古和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掌握红军[HongJun]的军事指挥权。他们完全放弃了红军[HongJun]在过去几次反“围剿[WeiJiao]”中所采用的积极防御战略和运动战原则,实行“左”倾冒险主义的进攻战略,致使红军[HongJun]在反“围剿[WeiJiao]”伊始就陷入被动局面。9月下旬,国民党军占领江西黎川。博古、李德等人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提出“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口号,命令红三军团与红五军团组成东方军收复黎川。红军[HongJun]在洵口取得胜利后,博古、李德等即夸大此战的普遍意义,并引以为据,贸然命令红军[HongJun]攻打黎川东北的敌人[DiRen]的坚固阵地硝石、资溪桥。结果,红军[HongJun]连战不利。至11月中旬,红军[HongJun]已连续作战近两个月,在敌军主力与堡垒之间辗转往复,东奔自突,不仅未能打败敌人[DiRen],反而使自己陷于被动局面。
1933年12月25日,林彪[LinBiao]的红一军团在李德的指挥下被调往中央[ZhongYang]苏区北线,与装备精良的敌军展开了堡垒对堡垒,阵地对阵地的正规战。结果,红军[HongJun]损失惨重。这是林彪[LinBiao]在反“围剿[WeiJiao]”中的首败。接着,在凤翔峰战斗中林彪[LinBiao]率红一军团再败,伤亡达1100余人。战后林彪[LinBiao]上书李德、博古,应改变战术,将阵地战变为运动战,但李德、博古根本不听。
4月上旬,国民党集结11个师,向中央[ZhongYang]苏区的北大门广昌进攻。“左”倾领导人提出“为保卫广昌而战”和“不让敌人[DiRen]侵占苏区寸土”等拼命口号,命令林彪[LinBiao]的红一军团和彭德怀的红三军团等部队死守广昌。红军[HongJun]将士血战18天,伤2万余人,死4000余人。最后,红军[HongJun]被迫撤出广昌,随后建宁等地也失守,中央[ZhongYang]根据地的北大门被打开。
7月上旬,蒋介石集中31个师,分兵6路,向中央[ZhongYang]苏区的中心地区逼进。博古、李德又采取“六路分兵”、“全线抵御”的错误方针应敌。红军[HongJun]处处设防,节节抵御,结果,疲于应付,损失极大。林彪[LinBiao]和聂荣臻冒死决定,不遵照李德的命令,打一个运动战。9月2日林彪[LinBiao]指挥红一军团等部队,秘密运动,预先隐蔽埋伏在温坊附近。然后用少量兵力诱敌第三师脱离堡垒群,当第三师进入伏击圈时,红一军团一阵猛打猛冲,全歼了第三师两个团。第二天,敌第三师残部和第九师闻讯离开堡垒工事又向温坊进犯。林彪[LinBiao]指挥部队又将其包围消灭,共歼敌4000多人,俘敌2400多人。接下来,林彪[LinBiao]还想再打胜仗,但已没机会了,因为红军[HongJun]第五次反“围剿[WeiJiao]”整个败局已定,他也无力回天。
9月下旬,国民党军逼进兴国、宁都、石城、长汀、会昌等地,中央[ZhongYang]根据地越来越小,红军[HongJun]在内线作战已无法打破敌人[DiRen]的围攻。此时,红军[HongJun]除了放弃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外,已别无他策。10月10日晚,中央[ZhongYang]机关和红一方面军8.6万多人,向红二六军团所在的湘西转移,开始了艰难的长征之路。
《世纪风采》授权独家发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