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人物丰碑 >
抗美援朝“登高英雄”:杨连弟--中国年鉴网
他是闻名铁道[TieDao]兵的“登高英雄[YingXiong]”,又在朝鲜战场屡立新功,最后献出宝贵生命,成为[ChengWei]中国工人阶级和革命战士[ZhanShi]的光辉代表。
杨连弟(1919—1952),天津市北仓镇人,中共党员。生前系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TieDao]兵团1师1团1营1连副连长。
1949年3月13日,杨连弟加入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TieDao]纵队第一支队第一桥梁大队三连,成为[ChengWei]铁道[TieDao]纵队的一名随军职工,驻守河北滦县。8月,参加陇海路8号桥抢修。在修复[XiuFu]时,如何登上45米高的桥墩,成为[ChengWei]修复[XiuFu]工作的最大难点。在所有通常做法被一一否定后,杨连弟凭着自己的机智和勇敢,提出了“利用桥墩上每隔三至五米的铁夹板搭单面脚手架”和“在距墩顶一米处搭木板做掩护,用土炸药爆破”的方案,并带头实施,为8号桥提前修复[XiuFu]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因此荣立大功一次,获“登高英雄[YingXiong]”称号。
1950年9月,杨连弟被批准入伍,正式成为[ChengWei]一名铁道[TieDao]兵战士[ZhanShi]。10月,他出席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战斗英雄[YingXiong]代表会议,并被选入大会主席团,受到毛主席接见。10月25日,他主动报名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编入铁道[TieDao]兵团1师1团1营1连。1951年3月6日,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朝鲜战场上,杨连弟和战友们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YingXiong]主义精神,战胜重重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铁路桥梁建设、抢修奇迹。1951年7月,他参加了著名的清川江大桥[DaQiao]紧急抢修任务。当时恰逢40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杨连弟指挥一个排在激流中奋战30昼夜,先后十二次搭起浮桥,又创造了钢轨架浮桥的新方法,保证了大桥[DaQiao]的顺利修复[XiuFu]。因此荣立一大功、两小功。
1951年8月,杨连弟出席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TieDao]兵团首届英模代表大会,当选为主席团成员,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军功章。9月,他出席全国铁道[TieDao]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再次受到毛主席接见。10月1日,他当选志愿军归国代表,参加国庆观礼。
1952年5月15日,杨连弟率部抢修清川江大桥[DaQiao]。当敌机轰炸后,一片片高射炮弹爆炸的余烟还残留在大桥[DaQiao]上空的时候,杨连弟就带领战士[ZhanShi]们上桥检查桥梁了。就在他和战士[ZhanShi]们移动被震动移位的钢梁时,一颗定时炸弹爆炸,一块弹片击中了杨连弟头部,壮烈牺牲,年仅33岁。
当年7月下旬,铁道[TieDao]部将陇海路上的8号桥命名为“杨连弟桥”,所在站为“杨连弟站”,并于桥头修建了纪念碑和烈士塑像。
杨连弟牺牲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为杨连弟追记“特等功”,授予“一级人民英雄[YingXiong]”光荣称号。他生前所在连队被命名为“杨连弟连”。1953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举行隆重的授勋大会,追认杨连弟烈士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YingXiong]”,并授予“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和英雄[YingXiong]奖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