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地区崛起 > 广东 >
广东省委书记两次改词引关注 社会治理显新理念--中国年鉴网
开栏语
在今日中国的大棋盘上,广东落子令人关注。因为这片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这片领潮争先的创新热土,正以“排头兵”自勉,立足新起点,把握新趋势,建立新机制,增创新优势,上演着科学发展与转型的生动大剧,成为读懂中国的最佳片断。
为此,本报特辟《岭南时谈》专栏,定期特邀时局观察人士,解析粤局发展之新象,解码粤势变化之脉象,解读粤海潮起之妙象,敬请垂注。
本期嘉宾:
祝华新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
袁 刚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刘鹏飞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舆情分析师
■缘起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两次“改词”引起广泛关注。汪洋强调要变政协委员“建言献策”为“建言谋策”,要从“依靠群众打天下”向“依靠群众治天下”转变。
去年,他还妙解信访,说“信”字是由“人”和“言”组成的,“访”字是“言”字旁加个“方”字,意味着党和政府设立信访局是要给群众一个讲话的地方。引来网上一片热评。
而就在前几天,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朱明国又妙改了一词:党员领导干部要转变观念,变“为民做主”为“由民做主”。
高层“改词”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深入思考之后的执政理念之变。正如汪洋所说,他改“献”为“谋”是翻过字典的,因为“献”是“恭敬庄严地送”的意思,感觉有“居高临下”之意,与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用有悖。
热评
“献、谋”之变
网页搜索超百万
刘鹏飞:广东高层改词,引来网友好评。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了相关舆情数据:
【汪洋妙解“信访”】网络新闻搜索总量377篇,网页搜索量高达28.8万条。新浪等微博大量转载和评论。论坛有关帖文约20篇,博客73篇。
【变“献策”为“谋策”】网络新闻搜索总量1970篇,到目前为止网页搜索量高达147万条。境外媒体报道和评论8篇。新浪等微博转载和评论约120条。论坛帖文约115篇,博客133篇。
【从“依靠群众打天下”到“依靠群众治天下”】网络新闻搜索总量552篇,近一个月网页搜索量高达235万条。新浪等微博转载和评论76条。论坛有关帖文约1403篇,博客1697篇。
接下来将可
再解“谐”字
祝华新:网络舆论对广东高层“改词”透出的新话语体系给予热情赞扬和高度认同。
@福建毛立平:汪书记将“建言献策”改为“建言谋策”,好得很!一字之差有根本差别!就是尊重政协!尊重政协委员!体现“长期共存……”这个理念真难能可贵!!
@国信明月:转发此微博:清醒的领导多的是,说明白话的少得可怜!为汪书记赞一个。
@翟华微博:还可以接着解释一下怎样实现和“谐”,皆言。
@郭剑锋:将“建言献策”这一说法改为“建言谋策”,“献”是下级给上级,“谋”则是共聚桌边、平等商谈之意。一个字的改动,是政协民主协商的又一进步!
“谋”字突出了
参政议政过程
袁刚:长久以来政协的作用就被视为“建言献策”,相当于是一个智库,大家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就沿用至今。汪洋书记变“献策”为“谋策”,仅是一字之差,但其深刻含义不言而喻:谋策突出了参与权即参政议政的过程,虚心接纳雅言的民主过程,从而达到兼听则明的民主参政议政的良好、和谐局面。
同样,强调从“依靠群众打天下”向“依靠群众治天下”也体现了执政理念的转变,实际上是在切实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是新时期继承和发扬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
朱明国强调要变“为民做主”为“由民做主”,实质是改变观念、思想和作风,与汪洋书记的“依靠群众治天下”的思路一脉相承。从领导干部转变思想入手,是明智之举,请民众参与解决问题更是治病妙方。提高我党的执政能力,永葆其先进性,落脚点也就在于此。
■纵议
广东正在成为
又一波舆论热潮区
刘鹏飞:从我们所做的舆情监测看,广东正在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又一波全国舆论热潮的一个焦点区域。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世俗化浪潮中,广东贡献了“鱼塘承包”、“深圳速度”和《雅马哈鱼档》、《外来妹》、《小芳》等文艺作品;目前又一波社会管理创新大潮初起,广东亮出了一面清新明丽的旗帜——“社会建设”。
中国经过30年改革开放,已经从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变成利益高度分化的社会新格局,出现了多元化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各种社会群体诉求表达和利益博弈的需求空前旺盛,各种深层次社会矛盾积累和叠加。如何“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中央和地方政府在社会管理的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法律政策、方法手段等方面都在进行多方面有益的探索。
创新社会管理
广东破题早力度大
祝华新:在各地创新社会管理的努力中,广东觉悟快、破题早、力度大。在今年的讲话中,汪洋书记还拈出一系列令人怦然心跳的新字眼,比如协调好“官意”和“民意”,避免用“官意”代替“民意”;倾听来自基层的“沉没的声音”;将“热点民生”转变为“热切服务的民生”,政府对社会建设要从“撑船”向“掌舵”转变,等等。
这些不仅是提法改变的问题,更体现出一种清明务实的公共治理思路,开阔的现代政治视野,创造历史的担当精神。7月间,《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定》出台,提出了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培育壮大社会组织、营造民主法制环境等一系列新思路和新举措。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有些不同的声音,而广东给出的答案是继续往前走,推动政府和社会职能的进一步转变,形成良好合力。
袁刚:当今中国的社会转型期,也是矛盾凸显期,迫切需要领导干部认真倾听民意,解决民众的利益诉求,化解矛盾;迫切需要促进官民之间的顺畅沟通和良性互动,但政府无疑担负更大的责任,对包括网络舆论在内的社情民意需要更多的体察,更多的包容,更多的担当。这些新变化,令人期待。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杨春 整理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