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地区崛起 > 江苏 >
传承历史文化 彰显人文都市魅力--中国年鉴
在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提到了要大力推动文化建设,加快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打造独具魅力的人文都市,这部分内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杨国庆是南京明城墙管理处的一名工作人员,由于长期从事明城墙的保护与研究工作,他对城墙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市委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做好明城墙的保护、管理和利用,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一点对于一直积极在为明城墙申遗做准备工作的杨国庆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我感觉南京城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当之无愧,因为它里面的文化内涵相当丰富,杨书记在报告中明确对明城墙申遗工作的支持,我非常感谢。”
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的祁海宁是一位长期从事考古发掘和研究的文物专家,曾经参与过大报恩寺遗址发掘全过程的他,对报告中提到的,要在未来建成4至5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这一内容非常感兴趣。“我觉得建设国家级的考古遗址公园,是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保护住南京历史文化这些最重要的遗产,把这些遗产保护好,传至子孙后代,这个意义很重要。”祁海宁认为,建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对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内容上又的一个充实,报告中提出的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严格实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严格执行紫线管理规定和古城保护强制性规定,推进历史文化整体脉络的系统保护,为今后的文物保护工作也指明了方向。
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杨新华说,听了杨书记的报告后,他第一个感觉就是,南京文物保护的春天真的到来了。“如果没有以前的基础,就没有今天这种局面,但以前在如何挖掘南京的历史文物,尤其是一些遗址和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我们重视的不够。”
除了历史文化,南京的现代文化也非常繁荣。“杨书记在报告中说到,要建设国家数字出版基地,重点发展新闻出版、广告等优势产业,有了市委的支持,我相信,我们企业在未来的五年内会有更好的发展。”市民戴小姐目前就职于南京日报报业集团下属的一家新型数字出版公司,虽然目前公司刚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戴小姐充满了信心。
根据报告内容,到2015年,南京每万人将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1200平方米,城乡公共文化设施水平进一步提升,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