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地区崛起 > 浙江 >
诚信老爹织渔网替已故儿子还债(组图)--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
吴乃宜告诉记者[JiZhe],百年一遇的“桑美”台风[TaiFeng]夺走了他3个儿[GeEr]子,这是其中两个儿[GeEr]子(3月11日摄)。新华社[XinHuaShe]记者[JiZhe] 张和[ZhangHe]平 摄
吴乃宜把一分一毛艰辛积攒下来的钱递给儿媳田晓玲,让她还债[HuaiZhai](3月11日摄)。新华社[XinHuaShe]记者[JiZhe] 张和[ZhangHe]平 摄
吴乃宜常与老伴替人织渔网,常常[ChangChang]一织就是一整天,织得腰酸背痛、手臂酸麻眼睛花,织1万眼工钱只有1元钱(3月11日摄)。新华社[XinHuaShe]记者[JiZhe] 张和[ZhangHe]平 摄
为了攒钱还债[HuaiZhai],吴乃宜不顾年迈体弱,常常[ChangChang]起早摸黑种番薯、蔬菜(3月11日摄)。新华社[XinHuaShe]记者[JiZhe] 张和[ZhangHe]平 摄
近期,网络上热传温州市苍南县偏僻渔村老汉吴乃宜替子还债[HuaiZhai]的感人故事。2006年,老汉在一场超强台风[TaiFeng]袭击中一夜之间痛失3个儿[GeEr]子,3个儿[GeEr]子的身后留下了80多万元高债。从此,漫长的5年里,这位孱弱多病的驼背老人[LaoRen]背着生存与欠债、悲伤与压抑的双重重负,步履蹒跚却又坚定地走在“子债父还”的诚信守诺之路上。广大网民纷纷敬称他是“诚信老爹”,很多网友感叹:“这位老人[LaoRen]身上流着道德血液!”
吴乃宜今年82岁,家住温州市苍南县霞关镇三澳村。这位老父亲膝下曾有4个儿[GeEr]子,但5年前的一场台风[TaiFeng]让他一夜间失去了3个。
2006年春,吴家四兄弟卖掉原来的木质小渔船,压上四人所有家当,再向农村信用社贷款及许多私人借钱,连同渔具赊账,筹足了110万元,其中债务80多万元,购买了一艘127吨位的二手钢质渔船。然而半年后,一场百年不遇的“桑美”超强台风[TaiFeng]让出海打鱼的吴家四兄弟遭遇灭顶之灾,四兄弟中只有老二吴秀全死里逃生。
台风[TaiFeng]过后,陆续有人上门向老人[LaoRen]出示他儿子们的一张张欠条。他强忍悲痛,坚强地站起来对来者说:“做人要讲信用!是我儿子的欠条我都认,我一定会想办法还钱。”
3月11日凌晨3点多,天还没亮,吴乃宜就从梦魇中醒来,躺在床上情不自禁地念叨:“还债[HuaiZhai],还债[HuaiZhai],还债[HuaiZhai]……”家人说,他经常这样。
当年吴乃宜老人[LaoRen]拿到3个儿[GeEr]子的人身及船只保险赔款共24万元,打捞上的渔船变卖了30万元。这些钱他先是把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和数额较大的个人借款本金还掉,自己一分未留。这一举动令债主们惊讶不已。
但是,剩下的还有26万多元的债务,这对老人[LaoRen]来说是个天文数字,它像大山一样重重压在他的孱弱之躯上。吴乃宜常常[ChangChang]迈着蹒跚的脚步到沙滩捡拾可乐瓶塑料罐。他与老伴还常常[ChangChang]拼命替人织渔网。一位村干部撑开老人[LaoRen]手中的渔网对记者[JiZhe]说,织这种小眼渔网工钱按量算,织1万眼1元钱。两个老人[LaoRen]连织4小时,才织5000个网眼。他们动作缓慢,却不停歇。
吴乃宜的感人事迹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后,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有人告诉老人[LaoRen]:法律规定像你这种情况,“子债不用父还”。想不到吴乃宜和吴秀全夫妇却坚定地说:“已经答应人家要还的,必须要还,不能反悔。”他们表示,目前债务还有20多万元,再吃苦十年八年,逐步把所有的债还清。
新华社[XinHuaShe]记者[JiZhe] 张和[ZhangHe]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