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中国记忆 > 行业记忆 > 教育行业 >

教育回望:1958年天津实验半工半读教育--中国年鉴网

  

  教育[JiaoYu]奠基中国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1958 半工半读

原天津[TianJin]市第二教育[JiaoYu]局职工教育[JiaoYu]处处长 段锋

 

  天津[TianJin]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上世纪50年代,闻名全国的工业产品“三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都生产于天津[TianJin]。那时候,工人们生产积极性很高,但由于文化水平所限,技术革新、技术改造有困难,亟待提高专业文化知识。

  根据刘少奇同志的指示,1958年5月27日,第一所半工半读学校[XueXiao]在天津[TianJin]国棉一厂诞生。当时有51名从全厂各车间抽出的生产工人参加,每天6小时上班机声隆隆、2小时上学书声琅琅,所以叫“六二制”半工半读。

  随后,春和织布厂、飞龙橡胶厂等一批工厂[GongChang]也陆续办起了全厂性半工半读学校[XueXiao]。有些工厂[GongChang]还根据生产实际开展了“七一制”半工半读。“年轻小伙把技术学,莫笑我拿笔像拿刻字刀,不用一块钢,不用一度电,教育[JiaoYu]是马力,脑筋嗖嗖转。”这首歌谣描绘的就是当时的半工半读景象。

  1958年7月10日,刘少奇到天津[TianJin]听取了天津[TianJin]市委领导汇报的工人半工半读学校[XueXiao]的情况,少奇同志肯定了这种形式并提出来,是不是可以办另外一种新建或扩建工厂[GongChang]招初中毕业生的半工半读学校[XueXiao],这就是第二种工厂[GongChang]企业招青年学生的半工半读学校[XueXiao]。天津[TianJin]市委根据这一指示,立刻开会布置。那时我们天津[TianJin]市教育[JiaoYu]局职工教育[JiaoYu]处具体负责这一工作,跟天津[TianJin]市计委教育[JiaoYu]处一块跑各工业局,定哪些新建、扩建工厂[GongChang]能办这种半工半读学校[XueXiao]。

  当时,我们定下了以感光胶片、天津[TianJin]制药、电子仪器、有机合成为代表的10所新建、扩建工厂[GongChang],按照少奇同志指示,当年招收4000多名初中毕业生举办半工半读学校[XueXiao]。这类学校[XueXiao]一般由厂长兼任校长,另配专职的副校长,根据本厂生产发展需要参照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XueXiao]设置专业、安排教育[JiaoYu]计划。开始阶段,学生半天在课堂学习,半天在对口车间劳动[LaoDong]。由于学生进车间要固定和老工人订师徒合同,半天劳动[LaoDong]和师傅每周倒一次班有矛盾,后来改成一周学习、一周劳动[LaoDong],学生随工人倒班、确定师徒关系,并对学生生产、学习、生活实行三包。本着“工种轮换、一专多能”的原则,在几个主要工种上基本达到能独立操作水平后,固定在一个工种上。一般达到二级工水平。

  天津[TianJin]感光胶片厂原先是一个只能生产玻璃干板的只有200多人的小厂,1958年扩建时招收初中毕业生400名,试办半工半读中等专业学校[XueXiao],结合生产高级胶片的需要,设置了感光材料制造、有机物制造等4个专业,专业技术课由全厂工程技术人员编写教材并讲课,安排劳动[LaoDong]和课上学的专业知识对口,使劳动[LaoDong]和学习能更紧密结合。当设备全部到位安装的时候,一批熟悉本厂生产,又有专业知识的技术工人也在半工半读中培养出来。很快,这个厂就生产出当时社会急需的X光胶片、黑白、彩色电影胶片和科研用的各种干板。半工半读有了效果,立即遍地开花。到1958年年底,天津[TianJin]市已有这类半工半读学校[XueXiao]89所,学员2万多人。

  在天津[TianJin]崛起的半工半读教育[JiaoYu],是一场从工厂[GongChang]企业发端,后来全面铺开、享誉全国的在职和在学的职业教育[JiaoYu]。可以说,半工半读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初期为社会补缺、为技术工人换代,为当时新产业、新技术的诞生和运用培养了急需、可用的技术人才。(本报记者 刘琴 采访整理)

  链接

    一种教育[JiaoYu]改革的尝试

  上世纪50年代后期,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JiaoYu]改革的新路子,保证产业工人的数量和质量,在天津[TianJin]进行了半工半读教育[JiaoYu]实验。

  八大二次代表会后,刘少奇总结出著名的“两种教育[JiaoYu]制度,两种劳动[LaoDong]制度”之说。他说:“我们国家应该有两种主要的学校[XueXiao]教育[JiaoYu]制度和工厂[GongChang]农村的劳动[LaoDong]制度。一种是现在的全日制的学校[XueXiao]教育[JiaoYu]制度和现在工厂[GongChang]里面、机关里面八小时工作的劳动[LaoDong]制度。此外,是不是还可以采用一种制度,跟这种制度并行,也成为主要制度之一,就是半工半读的学校[XueXiao]教育[JiaoYu]制度和半工半读的劳动[LaoDong]制度。”此后,半工半读教育[JiaoYu]实验在全国迅速铺开。

  据统计,天津[TianJin]市1958年和1959年就有100多个工厂[GongChang]办起了半工半读学校[XueXiao]。其他地区也办起了农业中学和半工半读、半农半读的中等技术学校[XueXiao],一些省市还试办了半工半读劳动[LaoDong]大学。

  半工半读教育[JiaoYu]实验是一种教育[JiaoYu]改革的尝试,它符合我国当时的国情,为我国深入开展半工半读教育[JiaoYu]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