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贵州鼓励探索安置新途径 确保生态移民安居乐业--国家形象
8月,贵州省丹寨县扬武乡金钟开发区移民[YiMin]小区的排倒莫蜡染专业合作社蜡染作坊里热闹非凡,苗族姑娘们正用蜡刀点蜡花,一幅幅精巧的花鸟蜡花图旋即成型。合作社社长杨芳告诉记者:“合作社最大的订单来自美国、法国等地,这块土花椒布由我们自己织、自己点蜡,成品至少能卖三四百元。”排倒莫蜡染合作社还创建了品牌网站,客户可以直接在网上下单。 杨芳是扬武乡第一批从深山区迁出的苗族移民[YiMin],2004年搬至开发区后,在政府的扶植下,杨芳办起了排倒莫蜡染专业合作社,专制各类蜡染工艺品。社员分布于周边6个村寨,带动了500名搬迁[BanQian]移民[YiMin]就业。目前,合作社年收入达60多万元,工艺师的月平均收入达2000多元。
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山地和丘陵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2.5%,生态环境脆弱,不少群众生活在深山区、石山区,极为贫穷。为改善群众生存条件,提高发展水平,保护生态环境,2001年,国家把贵州省纳入易地扶贫试点,计划逐步把该省居住在生态环境脆弱及条件艰苦地区的贫困农民搬迁[BanQian]到条件较好的地方发展。截至2011年,该省共完成扶贫易地移民[YiMin]40多万人。按照国家的扶贫标准,目前贵州仍有农村贫困人口1149万人,占全省农村户籍人口的33.4%。实施生态移民[YiMin]工程,仍是贵州扶贫攻坚的“硬骨头”,也是该省实现2020年与全国一道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的迫切要求。今年5月以来,一场声势浩大的扶贫生态移民[YiMin]搬迁[BanQian]工程在贵州全面展开。根据规划,今年该省将投资18.11亿元,建设生态移民[YiMin]安置[AnZhi]点180个,计划搬迁[BanQian]群众10.13万人。
如何确保移民[YiMin]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贵州省扶贫生态移民[YiMin]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付贵林告诉记者:“我们坚持‘农民自愿、先易后难、突出重点、鼓励探索’4条基本原则,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从搬迁[BanQian]和安置[AnZhi]难度小的地方开始实施,不搞盲目铺开、同步推进,鼓励探索移民[YiMin]安置[AnZhi]新途径、新方式,不搞统一模式、一刀切。”
贵州省将生态移民[YiMin]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旅游等特色小城镇、农村危房改造以及基础设施向下延伸结合起来,努力实现科学、和谐、有序搬迁[BanQian],摸索出了一条创新型生态移民[YiMin]安置[AnZhi]模式。铜仁市梵净山地区依托休闲旅游产业安置[AnZhi]移民[YiMin],办起了多个农家乐;剑河县实施“以农为主、有土安置[AnZhi]”的生产安置[AnZhi]方式,确保移民[YiMin]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丹寨县建设移民[YiMin]创业园安置[AnZhi]移民[YiMin],打造“居中有商,商中有居”的特色移民[YiMin]新区,让移民[YiMin]在家门口就能安居就业;台江县依托民族文化旅游业安置[AnZhi]移民[YiMin],移民[YiMin]依靠传统的刺绣、银饰加工技艺,走上了致富路。
贵州省出台多项移民[YiMin]扶持政策,提出要保证每户移民[YiMin]家庭有一套房子、一个门面(摊位)、一次培训、一个孩子免费就读职业学校、一个就业机会支持。对于搬迁[BanQian]移民[YiMin],贵州省给予每户7000元的直接补贴和4900元的基础设施补贴。此外,移民[YiMin]在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后,继续享受政府原有各项支农惠农补贴和退耕还林政策。搬迁[BanQian]进城的移民[YiMin],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等社会保障政策;自主创业的移民[YiMin]可享受各种创业优惠政策,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由财政全额贴息。(记者 王新伟 李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