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中华崛起 >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达沃斯论坛关注我经济增长质量--国家年鉴
新华社大连9月16日电
题:经济增速放缓背后的含义——夏季达沃斯论坛关注中国经济增长质量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王军、张非非 9月14日至16日,2011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大连召开,关注增长质量,谋求经济可持续、平衡增长成为千余位参会的经济学家、企业界人士热议的话题。
经历了30年经济高速增长,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不管是出于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还是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转向“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
高速度不能承受之重
自行车、缝纫机、电池、啤酒等一百多种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全世界在享用质优价廉的中国制造的产品。中国经济奇迹为世界作出了贡献,然而,对资源的过度依赖以及由此带来的对环境的影响与破坏却日益显现。
2007年暴发的无锡太湖蓝藻水污染事件,造成无锡市市民的饮水危机;近几年青岛海面多次出现浒苔,渤海湾几现大面积赤潮;部分城市工厂高度集中,烟尘、废气排放大量增加,土壤、植被被污染……
正在此间参加夏季达沃斯论坛的荷兰全球报道创意组织总裁里格特瑞根认为,世界各国应改变过度消耗资源、能源的发展方式,经济发展应充分考虑环境、可持续性、风险等因素在内。
中国已经意识到经济高速发展对环境载荷的影响。“十二五”规划明确要求,单位GDP能耗到2015年要比2010年降低16%,单位GDP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要比2010年降低17%,主要污染物排放要分别降低8%—10%。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说:“这些都是约束性指标,充分体现了中国更加注重发展质量的要求。”
增速放缓的积极信号
中国GDP30年的两位数高速增长自2008年下半年世界金融危机开始发生变化,2008年至2010年GDP增幅分别达到9%、8.7%和10.4%,今年上半年GDP增长9.6%,经济增速有所放缓。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虽然不排除外部经济环境恶化的影响,但也在传递着一种积极的信号。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表示,未来若干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会有所放缓,这个放缓是必要的,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必然要求。
上半年,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5%,投资贡献率为53.2%,净出口为负0.7%。投资、出口、消费是拉动经济持续增长的三驾马车,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中国出口遭遇重创,而投资拉动的过度与失衡也为可持续增长带来隐患。
高投入、高增长,低就业、低消费,过去几十年粗放式的增长模式积累的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从2010年底至今,央行共动用了5次加息和9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的政策手段,流动性的收紧意味着固定资产投资的减少;实行严格的土地审批制度,限购令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扩展,去泡沫化措施开始给高烧不退的中国房地产市场降温。中国主动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势必影响到经济发展速度。
实际上,中国已主动下调了经济增速的目标,“十二五”规划显示,“十二五”期间中国平均年增长目标为7%。
中国主动放缓速度向外界传递出积极信号:进行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寻求有质量的增长。
美国爱德曼公司亚太区总裁戴维·布雷恩说,经济结构的转型对于中国至关重要。“从投资拉动和出口导向型转为内需拉动型的发展模式之变,可以帮助中国保持长期且持续增长。”
培育新的质量增长发动机
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并不是个新课题,只是今年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多样。在后危机时代,如何让消费这驾马车重新动力十足,显然,构建鼓励消费的长效机制、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升级,已经成为此次夏季达沃斯论坛与会专家传递出的明确信号。
提高城镇化率与加强服务业发展是国内外专家重点提出的提振内需方向。温家宝总理在论坛开幕式致辞时提出,中国将在“十二五”期间,“力争使城镇化率再提高4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再提高4个百分点,使最终需求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李稻葵认为,“中国的城镇化和国土建设将是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他说,未来两到三年国土建设应取代房地产投资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点,中国地方政府长期依赖土地财政的状况将得到改变。
如果中国以年均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加城市人口,要达到目前发达国家70%以上的城镇化水平,至少有3.6亿农民在20年的时间里变为市民。
“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除了大量的机场、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投资需求,中国城镇化背后酝酿着巨大的消费潜力。
此外,鼓励区域发展,特别是促进中西部发展,形成新的市场空间;重视中小企业特别是服务业发展,实行就业优先政策;提高创新能力,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等等,都是拉动消费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