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行业崛起 > 汽车2010 >

堵车之痛如何破解 南宁探寻“治堵”良方纪实--国家年鉴

  

  ——完善城市道路路网规划,缓解城市交通[JiaoTong]拥堵

  要完善城市道路路网规划,必须依靠行政和法律法规、科技、经济等手段,达到缓解城市交通[JiaoTong]拥堵目的。

  在完善城市道路路网规划上,南宁市[NanNingShi]为了解决车多路少的矛盾,新建、改建、扩建了一批中心城区道路。其中,备受市民关注的南湖隧道工程已竣工通车,长堽路工程到今年年底可完成,加上民族大道及建成通车的东葛路延长线,南宁市[NanNingShi]将有4条平行的东西向主干路,路网结构渐趋科学合理。

  另外,西乡塘客运站计划于今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届时将接纳北大客运中心,有效地改善市区交通[JiaoTong]状况。今年,南宁市[NanNingShi]还将建设凌铁大桥、罗文大桥、伶俐大桥和五合大桥等一批桥梁项目,进一步改善越江交通[JiaoTong]。拟新建东葛路延长线、友爱路、民族大道等道路人行过街设施工程,进一步保障市民过街安全。

  在科技上,城市交叉道路的红绿灯设置要科学化,在汽车流量大设置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如白沙路亭江路红绿灯十字路口、夏威夷大酒店旁的红绿灯十字路口、东葛路与圆湖路红绿灯十字路口等地方,建议建设立交桥,使过往汽车“空中地下”各行其道快速疏散流通,从而达到有效避免汽车排起长队等待过路的拥堵现象。此外,通过科技手段向驾驶员提供道路交通[JiaoTong]信息和拥挤、事故状况,促使交通[JiaoTong]需求在空间上分散化。据悉,南宁市[NanNingShi]今年将建设“南宁市[NanNingShi]城市智能交通[JiaoTong]系统完善二期工程”、“固定式电子警察系统升级完善项目”、“南宁市[NanNingShi]道路交通[JiaoTong]系统优化工程一期”等智能交通[JiaoTong]项目,不断提升交通[JiaoTong]管理现代化水平。

  在经济手段的运用上,加强交通[JiaoTong]终端管理,提高市区内的停车费标准,在城市路网拥挤路段或中心区域实施拥挤收费,利用交通[JiaoTong]外部性原理增加出行成本、减少交通[JiaoTong]量,以此来引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少使用小汽车。

  在行政上,采取措施限制私家车过快发展、增加私家车在城市的出行成本。为了缓解迫在眉睫的道路交通[JiaoTong]拥堵矛盾,不少国家和地区都先后实行了限制小汽车拥有量的政策。如新加坡政府于1990年实行按道路网新增容量控制年度汽车车辆增加的配额制度,通过每月举行一次车辆配额公开招标的方式,由欲购私家车或出租车者竞买“车辆拥有权”,获得汽车拥有权证之后才能购车,家用车和出租车拥有权证的有效期分别定为10年和7年。实行这项政策后,新加坡小汽车保有量的年均增长率从过去的6%降至3%。丹麦的国家税收政策中规定,拥有私人小汽车所需缴纳的购置税税额大约相当于购车费的两至三倍,而且购置税税率随着汽车自重和发动机排量的增加而提高,以引导人们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我国香港出于对实情的考虑,实行对汽车征收相当于车价40%至60%的首期登记税政策。此外,为了调控汽车出行生成的车公里总量,还按燃料油征收6.06港元/升的燃油税。这些交通[JiaoTong]政策的实施,使这座拥有近700万人口大都市的私人汽车拥有量不足35万辆。

  在交通[JiaoTong]管理上,要加强交通[JiaoTong]秩序整治力度。对机动车闯红灯、随意变更车道、乱停乱放、酒后驾驶、超速行驶、占道行驶等要加大力度开展交通[JiaoTong]秩序专项整治和综合治理。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JiaoTong],提高运输能力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JiaoTong]是解决交通[JiaoTong]拥堵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最人性化的途径。据了解,国外很多公交系统发达的城市40%至60%的公交分担流量,居民平均步行10至15分钟就能到达公交候车点。相比之下,国内在地铁覆盖率、公交舒适度和服务等方面都有较大差距,因此很多人不得不选择自驾车。目前,在发达国家,城市公共交通[JiaoTong]在整个城市交通[JiaoTong]中的比重已达50%至70%,而中国仅为20%到30%。

  城市交通[JiaoTong]拥堵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从上世纪40年代就开始在美国和欧洲的大城市出现。而这些城市都经历了从开始大规模建设道路基础设施、发展轨道交通[JiaoTong]、采取经济引导等交通[JiaoTong]需求管理,再到回归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这样一个过程。这些世界大城市的交通[JiaoTong]发展给予目前南宁交通[JiaoTong]的一个经验就是,要解决城市交通[JiaoTong]拥堵,必须大力发展公共交通[JiaoTong]和对小汽车的使用进行管理等综合方式共同进行。

  南宁市[NanNingShi]中心城区现有200万人,属大城市人口规模,“十二五”规划要建成人口达300万人的超大城市,应及早着手规划论证轨道交通[JiaoTong]网络布局。公共交通[JiaoTong]是一个城市交通[JiaoTong]运输的基础,其效能是不言而喻的。通过提高公共交通[JiaoTong]和服务水平促进人们利用大运量、高效的公共交通[JiaoTong]。提高运量,一是要增加公共交通[JiaoTong]车辆的数量,二是要增设站点和缩短班次间隙时间,方便群众出行。只要群众能感到乘坐公共交通[JiaoTong]出行既方便又实惠,相信乘坐公共交通[JiaoTong]会成为群众出行的首选,会抑制一部分人的购车欲望,减缓私人小汽车急剧增长的势头,减缓道路拥堵进程。

  据了解,目前南宁市[NanNingShi]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加快了城市轨道交通[JiaoTong]的建设。大学-明秀路口综合交通[JiaoTong]工程预计于今年4月完成全部车站主体结构,封顶后该路段6月可恢复通车;轨道交通[JiaoTong]一号线一期工程也将于今年上半年全线开工建设。这些项目的建设,将极大改善城市交通[JiaoTong]路网。

  ——内外路网衔接促发展,增加南宁市[NanNingShi]快环道路的建设

  要增加南宁市[NanNingShi]快环道路的建设,加强城市次干道的配套,形成内外相互调节的局面。内、外环路之间要加强放射性主干道、增建放射性次干道、增加环路能力、完善区域路网,分流南宁市[NanNingShi]重点路段的车流量,使汽车快速出城与入城,缓解道路交通[JiaoTong]堵塞。

  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加快,小汽车出行方式的特有优势,诱发了城市汽车交通[JiaoTong]的快速膨胀,从而把逐年递增的汽车出行总量与市区有限道路网容量的矛盾,推到了难以承受的极限。这一现象,在许多国家的大城市、特大城市表现得尤为突出。汽车数量的急速膨胀的确给城市交通[JiaoTong]管理和环境保护带来一系列难题,但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还是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汽车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家庭车辆的普及也是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绝不能因难管理就制约其发展。

  城市的机动车拥有量不断增加,路网上的交通[JiaoTong]量越来越大。而道路建设则增长缓慢。这种供求关系的不平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有根本改变。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对行政和法律、科技、经济等交通[JiaoTong]需求管理政策的实施结果和不完全的研究结论表明,交通[JiaoTong]需求综合管理,对解决城市交通[JiaoTong]拥挤问题能够取得相当的效果。(李建军 严景平 苏必庆)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经营管理工具包,让经营管理像拼图一样简单容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18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